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训练试卷精选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训练试卷精选(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 B.氮气用于食品包装C.干冰用作制冷剂 D.金刚石用于裁玻璃2、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C.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用某同学改进的如图装置,测得甲中硬质玻璃管(含药品)在反应前和完全反应后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玻璃管内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装置乙只能起到验证二氧化碳的作用C.停止加热需继续通CO直至冷却D.制得铁的质量为(M1-M2)4、为证明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易生锈,下列实验必须要做的有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5、 “建设美丽宜居成都”是成都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下列措施与该目标不相符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 B.建设天府绿道C.推广燃煤锅炉 D.严禁车辆任意鸣笛6、化学的学习上应注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蔗糖是甜的,食醋是酸的——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C.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变化——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7、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CO2和CO点燃BCO2 (H2O)将气体通过装有生石灰的干燥管CCu (Fe)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DCaCO3 (CaO)高温煅烧A.A B.B C.C D.D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银用作导线 B.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干冰用作制冷剂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湿法冶金之先驱:西汉刘安在《准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告即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2)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根据图文回答问题。(1)“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一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镁锂合金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2)铝锅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_______;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共享汽车在广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_________;乙醇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2)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3)通电分解水______。4、用如图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研究铁的性质。(1)实验1,观察到铁片上的蜡片熔化,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2)实验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1)下列用途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铁锅 B.铜导线 C.水龙头(2)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金属,下列记载均与金属有关,请按要求填空。①“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②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百炼钢”指生铁经过高温煅烧,反复锤炼成为钢)。③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④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首饰”、“印”指金制品)。①~④划线部分,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①说明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3)金属锂和钛均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某小组想通过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比较锂、铝的活动性,进行实验时应控制的变量除温度、金属颗粒形状大小外,还有______。钛的活动性位于铜、铝之间,预测钛能与______、______(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等物质反应。(4)化学小组对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废液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处理:滤液的成分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滤液质量______原混合溶液(填“>”、“<”或“=”)。(5)现有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取2.4g该混合物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若混合物为Mg、Al,a可能是0.2gB.若混合物为Mg、Fe,a不可能是0.2gC.若混合物为Mg、Zn,a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为50%D.若混合物为Mg、Al,则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大于9.8%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10g黄铜(铜锌合金)加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2、某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Cu、Zn)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 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3)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__________。(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5)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中水与硫酸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3、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外观很像黄金。为了测定黄铜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取五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第5份黄铜样品质量/g2020202020稀硫酸质量/g1530456075产生气体质量/g0.150.30.450.50.5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第_____份样品,稀硫酸有剩余。(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4、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3.25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制得多少g氢气?5、市场上常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取22.6g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1234稀硫酸的质量/g40404040剩余固体质量/g2017.414.814.2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0.1%)(2)第2次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化学式)。(3)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3CO+Fe2O32Fe+3CO2)。某地出产一种赤铁矿,其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64%,试计算:用100 t该赤铁矿经过充分冶炼,最多可以生产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7、 “黄铜”是铜、锌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质量均为56g) 甲乙丙烧杯+稀盐酸质量139g129g129g加入黄铜样品质量20g24g20g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质质量158.7g152.7g148.7g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同学取用的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他制取的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8、金属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中国制造,让世界瞩目!(1)航天: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铝合金和钛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一般情况下,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纯铝___________(填“高”或“低”)。(2)交通:制造港珠澳大桥需要大量的钢铁,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3)冶炼:我国湿法炼铜很早就有记载,东汉《神农本草经》曾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可用方程是表示为___________。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4)应用:随州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代表了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较高水平,青铜是铜锌合金。现有20g铜锌合金,与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9、将一块质量为6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4.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固液混合物质量为100.4g(已知碳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并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氢氧化钠(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现象:_____________,天平指针没有发生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猜想2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是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___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二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实验时,在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酒精灯②的作用是_________。(4)(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查阅资料)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物质性质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氧化铁铁粉颜色黑色黑色红色黑色能否被磁铁吸引能不能不能能④CuSO4溶液能与铁反应,不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猜想与验证)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猜想一:全部为铁猜想二:全部是四氧化三铁猜想三:______________ 。③进行实验:取样,加入足量的 _______溶液,若固体 _______(填“全部”、“部分”或“不”)变红,则猜想 _______正确。3、兴趣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一:O2 猜想二:SO2 猜想三:H2 猜想四:N2(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依据是______。(查阅资料)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实验探究)同学们收集气体,并分别对各自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______猜想一不正确实验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质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猜想______实验3: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并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______猜想三正确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老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即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验证猜想二,你认为所选择更为简便方法的依据是______。(拓展与延伸)据老师介绍,CuSO4可做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①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______。4、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探究一)铁生锈的条件(实验1)将洁净无锈的铁丝置于如图一所示装置中,关闭止水夹K,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装置中的铁丝没有锈迹。(1)蒸馏水经过煮沸的目的是______。(2)铁丝没有锈迹说明了______。(实验2)打开止水夹K,通入O2,排出试管中的水(试管底部留少量的水),如图二所示,关闭止水夹K,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铁丝生锈严重。(3)通入O2时,应从______端(填“a”或“b”)通入。(实验3)兴趣小组认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论,于是利用图一装置补做了一个实验。简述兴趣小组补做实验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4)简述兴趣小组补做实验的具体方法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______。(探究二)酸性条件下铁发生腐蚀的影响因素(实验4)将混合均匀的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三)。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①为以下实验做参照1.03.080.0②探究醋酸浓度的影响1.0 32.0③ 0.53.080.0资料:碳粉不参与锥形瓶中的化学反应,醋酸溶液显酸性。(5)上表中编号②实验中铁粉的质量为______;编号③试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6)编号①试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四,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______。(7)兴趣小组总结了图四中0~t1时压强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拓展延伸)(8)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9)为了防止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涂刷矿物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层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防止锈蚀的原理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