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共1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训练试卷审定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纳米Fe粉可治疗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H2+FeCO3Fe+H2O+CO2)制取纳米铁粉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加热及部分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中、②中依次盛装盐酸、浓H2SO4B.反应开始时,点燃Y处的酒精灯后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C.装置③的作用是检验H2O,装置⑤是尾气处理装置D.装置②和装置④可以互换位置2、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象来建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別与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C.电解水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验满 B.稀释浓硫酸C.取固体粉末 D.蒸干滤液4、一定条件下,溶液中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就越快,现用 50g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镁粉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可向硫酸中加入适量的① 10%的硫酸 ②水 ③碳酸钾固体 ④氯化钠固体A.②④ B.①② C.② D.③④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将引燃的铁丝伸入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C.加热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蓝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铜沉淀6、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氢气验纯 B.二氧化碳验满C.浓硫酸稀释 D.滴进液体7、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柠檬汁2.2~2.4;番茄汁4.0~4.4;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柠橡汁C.番茄汁比柠檬汁的酸性强 D.以上数值是用pH试纸测量得出的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I.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1)如图装置A、B、C、D中液体变红的是_______(填序号);(2)此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3)此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Ⅱ.如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其中都有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小干花,请回答问题:(4)装置②小花喷水后的颜色是_______。(5)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碱的通性(1)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_。(2)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__。(3)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如:___________。(4)酸+碱 → 盐+水;如:___________。(5)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如:____________。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① “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4、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双氧水分子____;(2)Ca(OH)2的俗名_____;(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5、某校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_______色。(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_________(用化方程式表示)。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某市售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1所示。小张同学取5mL该浓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2所示。(1)小张同学所取的5mL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2)需要配制5%的NaOH溶液1000g,实验室有密度为1.22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需要量取___________mL来稀释配制。(3)通过计算,判断该浓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需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2、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2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2)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2 g石灰石样品开展实验探究,并精确地记录了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图所示。(该石灰石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请计算并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当盐酸和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实验室预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现取10克稀硫酸样品,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pH值,其记录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2)求该稀硫酸总溶质的质量分数。5、现有一包氯化镁与氯化钡的混合固体20g,为测定其组成,小明先将该混合固体全部溶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再将60gNaOH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实验次数一二三四NaOH溶液质量/g15151515沉淀质量/g2.02.01.80 (1)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2)计算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6、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 反应;向右盘烧杯中投入 6.4 g 金属镁的样品(样品有杂质且杂质不含镁元素,不与稀盐酸反应), 充分反应后天平再次平衡,则该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 ω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7、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硫酸溶液质量洗涤后溶液的pH①30g110gpH<7②40g110gpH=7③50g110gpH>7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你觉得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进行计算。(2)请计算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8、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9、小慧称取20g某氯化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 50g 水使氯化铜完全溶解,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钾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①,氯化铜样品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试计算:(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为______克?(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气体制取)(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2)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_______,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3)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_______。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4)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5)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___,可观察到__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2小段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2mL上述溶液,观察现象。若___________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1)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3、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1)二氧化碳在生活中作用很广泛,温室效应可以提高温度保护地表,也是气体肥料,二氧化碳还有其他用途例如______。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名称质量/g①碳酸氢钠0.10V1②碳酸钠0.10V2③白色粉末aV1表中a=______;V1______V2(填“>”、“<”或“=”)。[分析并得出结论](5)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该粉末成分是______(填名称),理由是______。4、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Ⅰ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 HCOOH Ⅱ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另一种氧化物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某些气体中的水分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色, 说明蚁酸显酸性。(2)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Ⅰ是 CO2; 猜想Ⅱ是____________。(3)他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向装置中通入一会 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Ⅰ 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③装置C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 ④装置D中溶液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结论](4)甲酸受热能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讨论交流](5)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___________。 [拓展延伸](6)小组同学利用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测定 C 装置中 20g 氧化铜样品(杂质不 参与反应)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时刻测定 C 中固体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246810固体质量/g18.617.61716.816.8分析表中数据,请求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不写计算过程不得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