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13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共1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汇总(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小颖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浓氨水和酚酞都具有挥发性C.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D.小烧杯B起参照对比作用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B.转化观:氧化铁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一步转化为铁单质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含有二种元素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4、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小于7C.三甲基一氯硅分子由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硅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D.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5、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因此一氧化碳也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B.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因此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酸溶液的pH<7,因此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鉴别Na2CO3 B.除去H2中的HCl气体C.干燥二氧化碳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8、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2.9~3.3B.葡萄汁3.5~4.5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加热后溶液呈______色,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盛装石灰水的瓶壁上常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要洗净表面的白膜要用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2、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双氧水分子____;(2)Ca(OH)2的俗名_____;(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3、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铵根离子______。(2)氩气______。(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_。(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4、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_________色稀硫酸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_________色稀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变_________色氢氧化钙溶液溶液变_________色溶液变_________色 5、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2)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向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2)试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掌握科学的消毒方法。专家辟谣“熏醋”并不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熏醋”主要使用的是食醋,食醋中的醋酸含量约为3.5%~5%,病毒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某化学兴趣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出售的食醋总酸量(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g/100mL~5g/100mL),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会_________(填“不变”或“偏大”或“偏小”)。(2)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现有食醋500mL,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5.0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3、某兴趣小组用10克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1)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克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______________。(2)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8g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烧杯中,将3.65%的稀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1)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32g时,溶液的pH______7(填“>”、“<”或“=”)。(2)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_。(2)图二点C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______种。(3)计算恰好中和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在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向其中加入,以此验证 “中和反应会放热”,同时用pH计记录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函数图象.(1)用玻璃棒蘸取x点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蒸干,玻璃棒上留下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2)为什么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会放热”?______________。(3)当pH=7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8、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5g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剩余的3.4克固体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2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g。(2)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査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作用;氢氧化钠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饱和碳酸氢钠能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实验回顾)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1)如图1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旨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溶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热上述试管,发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写出上述变化过中所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如图2所示,在C处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以下实验:在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当关闭K时,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K后,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______(填字母)。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交流反思)(3)该小组用空气样品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的样品,控制相同条件测定二者在光照前后温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则与空气样品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是______(填“a”或“b”),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对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产生了兴趣:铁可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常温下,浓硫酸却又可以用铁桶盛装,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常温下,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铁反应,使得铁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浓硫酸与铁继续反应。由此得知,浓硫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提出问题):小华联系所学知识提出疑问: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铜能否和浓硫酸反应呢? 生成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同学们积极查阅到的资料如下: I.常温下铜和浓硫酸不反应,加热后才可以反应 II.二氧化硫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III.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也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设计实验):小红和小明分别设计下列实验装置作为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装置: (1)与 B装置相比,A 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小组同学组装下图装置完成实验。 (2)实验中发现,B中黑色固体没有变成红色,说明_______。 (3)C中品红试液褪色,说明_________。 (4)D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总结反思): (5)实验中发现,A 中产生气泡,溶液变成蓝色。请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6)小红提出:如果制取硫酸铜溶液,我们利用现有知识即可完成,装置更简单而且环保。请你帮小红完成该实验,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pH_____7(填“>”、“=”或“<”)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甲组实验:探究 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向稀硫酸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 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演示实验)他们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一:可能是 NaCl 和 HCl;猜想二:可能只有 NaCl;猜想三:______。猜想四:可能是 NaCl、HCl 和 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______猜想三不成立②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猜想一成立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与方案一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