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53kg,【答案】D,【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春天,湖面的上空弥漫着大雾--液化
    B. 夏天,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汽化
    C. 秋天,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熔化
    D. 冬天,农家的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凝固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物质水银酒精熔点15353410沸点2750357785927A. 铁在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用金属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
    C. 平原上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课桌高度约为80mm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g
    C. 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
    D. 人体正常温度为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向右移动游码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将一杯水倒掉一半,水的密度变为原先的一半
    B. 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不一定大
    D. 由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A.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 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大 D. 以飞机为参考物,鸟的速度很小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5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 35 B. 53 C. 154 D. 41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 建筑工地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 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
    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 在市区种草植树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A.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B.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听闹钟的铃声变化情况
    D.  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小刚的声音去年第一场天文奇观--“日偏食”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筷子“折断” B. 小孔成像
    C. 雨后彩虹 D. 水中倒影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要想使反射光线从原来位置偏转60度,可采取下列哪种办法A. 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60 B. 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30
    C. 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30 D. 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15如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圆形物体的直径为______;如图2,秒表的读数为______;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性质制成的,如图3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户外装有水的水缸常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缸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3s内运动了12m,乙在5s内运动了15m,若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______ 运动;若以乙为参照物,则路边的树向______ 运动;10s后甲乙相距______ m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6m处,则像距离人______ m远,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如果此人以的速度靠近镜面,像的大小______ ,则2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 m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它们的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______。“立竿见影”的“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光的______根据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是______填字母,用了______
    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______,物质会______热量。
    凝固点为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选填“高”或“低”了。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
    ______调节平衡螺母。
    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______盘中,并用______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______g
    在量筒中装入20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______
    金属螺母的密度是______
    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小龙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____ 选填“反射”或“折射”
    如图甲所示,选取两只相同的棋子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把棋子放在玻璃板前20cm处,在玻璃板后移动另一只棋子恰好在距离玻璃板______ cm处与像完全重合;撤去玻璃板后的棋子,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
    如图乙所示,在三只棋子的正面贴上黑色的大小相同的半圆形图案,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______ 选填“B”或“C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可以使半圆形图案重合;实验过程中发现棋子A成的像不够清晰,小龙同学想到两种方案:方案一:用手电简照射到玻璃板上;方案二:用手电筒照射棋子A正面。你认为______ 效果更好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一个空瓶子的质量为4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800g,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720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一个的铁球,质量是237g
    通过计算说明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在汽车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的速度向前行驶时,鸣笛一声,6s后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设当时气温为15摄氏度
    问:司机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多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正确;
    B、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是由于身上的水汽化吸热,故B正确;
    C、从冰箱取出的冰块化成水,是冰的熔化现象,故C正确;
    D、屋顶上铺了一层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D不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答案】B
     【解析】解:A、铁的熔点为,所以铁在时是固态,故A错误;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因此用钨做白炽灯的灯丝,故B正确;
    C、沸水的温度为,如果用酒精温度计去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还没等达到水的沸点,酒精已经沸腾了,无法测出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
    D、黑龙江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水银的凝固点为,没等到测出当地气温,里面的水银已经凝固了,无法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晶体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后为液态;物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温度计测温物质在所测量的温度下必须为液态。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点凝固点及沸点的综合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作出判断,得出结果。
     3.【答案】C
     【解析】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此选项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不能减小天平右盘的砝码,
    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CD错误。
    故选:B
    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5.【答案】C
     【解析】解:
    A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D错误;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相同,故B错误;
    C、根据密度变形公式可知,在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不一定大.故C正确.
    故选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体积和质量而改变;
    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
    故选:C
    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参照物的选择。
    ②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
     7.【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53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

    故选:D
    知道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之比和所用的时间之比,根据求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8.【答案】D
     【解析】解:A、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在市区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故选:D
    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措施,与以上三种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两者对应起来,可以简化对噪声减弱办法的记忆。
     9.【答案】B
     【解析】解:A、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长度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A错误。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正确;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
    D、通过“土电话”听到另一个人轻声说话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故D错误。
    故选:B
    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并熟知相关的小实验是解答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A、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像比物体的位置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1.【答案】B
     【解析】【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并且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解答】A、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则反射光线转过,故A错误;
    B、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则反射光线转过,故B正确;
    C、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反射光线也偏转,故C错误;
    D、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偏转,反射光线也偏转,故D错误。
    故选:B  12.【答案】热胀冷缩 
     【解析】解:由图1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形物体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圆形物体的直径为
    由图2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由图3知: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此时的温度为
    故答案为:1mm;热胀冷缩;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
    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13.【答案】密度  变大  变小
     【解析】解:
    因为铁和木头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但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水结冰时,状态发生变化,虽然质量不变,但体积增大,所以会出现冬天室外的水缸被“冻破”的现象;
    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知,密度变小。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密度的本质,还要熟练掌握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
     14.【答案】西  西  10
     【解析】解: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则:
    由于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甲为参照物,则乙向西运动。
    若以乙为参照物,则路边的树向西运动;
    经过10s后,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此时两物体相距:
    故答案为:西;西;10
    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由于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甲为参照物,判断乙的运动状态。若以乙为参照物,判断路边的树与乙的运动状态;
    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
    本题考查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并且会灵活应用速度的计算公式。
     15.【答案】12 虚像  不变  8
     【解析】解: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6m,则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6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人以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2s后走的路程为,人到镜面、像到镜面的距离为:;人和像的距离为
    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但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2;虚;不变;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
     16.【答案】绿
     【解析】解: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绿.
    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17.【答案】虚像  光的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解析】解: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虚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竿上而形成的影子;
    故答案为:虚像;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光现象的理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8.【答案】解: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镜前的物体AB
    如图: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一规律作图。
    平面镜成像作图方法有两种:一种按成像特点来做,一种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做,成像特点是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反射定律中,像一定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找到技巧点,严格按要求作图。
     19.【答案】解: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在做光路图时,要注意细节:光线要画实线,并且有箭头表示方向;若告诉了入射角,一定要标明反射角。
     20.【答案】BC 10 不变  放出    变多
     【解析】解:从图象可知:物质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温度,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温度不变的BC段即为其凝固过程,共用了
    从图象可知该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不断放出热量;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即为凝固点,所用该物质的凝固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低了;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故答案为:10不变;放出;;低;变多。
    凝固过程是温度保持不变的那一段,即可确定正确答案;从凝固开始到结束时间,即为盐水的凝固过程所用时间;
    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凝固点;
    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
    读取物质凝固图象时要学会找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并能分析出在不同时间段时它的变化情况。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水,这是一条很实用的生活规律,我们应该了解它。
     21.【答案】    镊子  不能
     【解析】解:
    由图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较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金属螺母的质量:
    由图知,螺母的体积为
    螺母的密度为
    金属螺母可能是某种金属制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密度较大的金属所制成的空心螺母,还可能是由密度较大和密度较小的其他金属的合金制成的,所以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故答案为:左;左;镊子;不能。
    调平时应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平衡螺母;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
    已知螺母和水的总体积及水的体积,两者之差就是螺母的体积;
    已知螺母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得到螺母的密度;
    金属螺母可能是某种金属制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密度较大的金属所制成的空心螺母,还可能是由密度较大和密度较小的其他金属的合金制成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托盘天平使用方法和固体密度测量过程的掌握和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22.【答案】反射  大小  20   C 方案二
     【解析】解:
    平面镜的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选取两只相同的棋子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由于像距等于物距,所以当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0cm时,棋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0cm;撤去玻璃板后的棋子,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由于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棋子A放在玻璃板前,将棋子C玻璃板后方移动可以使半圆形图案重合;
    由于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的虚像,所以想要像清晰,就需要物体反射的光线多,所以需要用手电筒照射棋子A正面,即选方案二。
    故答案为:反射;大小;20;虚;方案二。
    平面镜的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选取两只相同的棋子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
    考查平面镜成像,难度不大。
     23.【答案】解:瓶中水的质量:

    瓶子的容积:

    油的质量:

    油的体积:

    油的密度:

    答:这种油的密度是
     【解析】已知空瓶的质量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者之差是水的质量;又已知水的密度,利用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此瓶装满油后油的体积和瓶的容积相等,此瓶装满油后油的总质量减掉空瓶的质量即为油的质量,再根据公式可求出油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瓶子的容积不变、所装水的体积和油的体积相等。
     24.【答案】解:可知,
    铁球中铁的体积:

    因为
    所以此球为空心;
    空心部分的体积:

    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
    液体的质量为: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答:小铁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 
     【解析】根据密度公式变形求出此时铁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铁球的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
    用铁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球的总质量减去铁球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空心体积的计算和液体密度的计算,要注意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
     25.【答案】解:由速度公式得,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有:
    所以,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答:司机鸣笛时与高山的距离为1065m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975m
     【解析】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的速度已经前行了6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汽车行驶的距离;
    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