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二)
展开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二)
1.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红光 B. 橙光 C. 黄光 D. 紫光
2. 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B.
C. D.
3.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 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4.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 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 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 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 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5.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 用筷子搅拌可以降低冰的温度
C. 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形成的
D. 小明认为家用体温计可以完成该实验
6.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7. 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
A. 都是凸透镜 B. 都是凹透镜
C. 凸透镜和凹透镜 D. 凹透镜和凸透镜
8.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够正确描述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B.
C. D.
9. 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10. 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 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 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11. 光斜射到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砖上,在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发生折射,下列关于光传播的四张光路图A、B、C、D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3. 下列四种光现象中,形成原因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手影游戏
C. 水中倒影
D. 树下阴影
14. 在以下实例中,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雷声响起预示可能会下雨 B. 敲西瓜听声音判断是否成熟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 通过超声波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
15. 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 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 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 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16.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17. 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是利用了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
18. 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某两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甲需要配戴______ 镜,乙需要配戴______ 镜.
19. 如图所示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则他总走了______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__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0. 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
21. 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使镜面转动15度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度是______;如图所示是通过平面镜看到的钟面的像,此像是______(填“实”或“虚”)像,此钟面所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22.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______。(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23. 小辉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前,他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横梁上的螺母向______ 侧移动;天平平衡后,测物体质量时,右盘上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__ kg.
24. 如图所示,MN是一平面镜,S是一发光点,请根据反射定律(或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路图.
25. 画出图所示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6.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状态;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锡处于______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27. 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厚海绵,海绵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______ 传播的.
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2)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COB是该光路的______ (选填“入射”或“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像光一样反射.
下列现象或应用与声音的反射有关的是:______
A.打鼓时我们能听见鼓声
B.雷雨天时我们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
C.天坛公园的回音壁
D.铁路工人利用敲击铁轨来发现螺栓松动
(3)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实验中应该保持玻璃圆筒A和入耳位置______ ,只改变反射面的______ .小明又将实验改进,如图丙所示在原来的人耳处增加了圆纸筒,这样做可以增加听到声音的______ .
(4)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______ 有关.如果利用声波的反射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材料若在表中选的话,应该选择______ .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
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28. 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老醋的密度。
(1)调节天平时,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2)当天平平衡后,小明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3)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老醋的密度是______kg/m3。
29.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现某同学乘坐的汽艇正对面有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经过5s听到回声.(空气中声速为340m/s)
(1)如果汽艇静止在水面上,则他离山崖有多远?
(2)若汽艇以10m/s的速度对着山崖驶去,他大喊时离山崖有多远?
30. 一个玻璃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700g.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mL?若用它装植物油,能装多少千克?(植物油的密度是0.9×103kg/m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故选A.
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2.【答案】B
【解析】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B正确;
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
故选:B。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0刻度线磨损的可任选一刻度线作为0刻度线;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3.【答案】A
【解析】解:测液体密度时,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液体的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有少量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
为防止容器壁粘有液体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出液体的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用密度公式ρ=mV算出液体的密度;所以选项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
故选:A。
在测液体密度时,玻璃容器中的液体向外倒的过程中,容器壁一定要粘液体,所以不能全部倒出,将会带来实验误差,在做实验时,必须考虑容器壁粘液体的问题。
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若先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质量,这种做法会因量筒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质量偏小,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小。
4.【答案】B
【解析】解: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是球迷们激动之举,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由于是震耳欲聋的,这种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所以是噪声,此项符合题意;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在歌舞厅里人们愿意去欣赏,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是为了方便人们,不是噪声,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生活的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的,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的,都可以称为噪声。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什么是噪声。
5.【答案】A
【解析】解:A、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选项正确;
B、搅拌可以加快冰的熔化,冰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选项错误;
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选项错误;
D、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体温计的最小值。选项错误;
故选:A。
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
6.【答案】A
【解析】解: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之外,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D错误。
故选:A。
A、掌握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根据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C、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7.【答案】D
【解析】解:小莉看书时却把书放得很近,说明她的眼睛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
小莉的外公看报时,总是把报纸放得离眼睛很远,说明外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因此是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
故选:D。
解决此题要知道: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远视眼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需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8.【答案】A
【解析】解:晶体凝固前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A、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有一段时间内物质放热,温度不变,说明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为晶体的凝固图象;
B、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是非晶体熔化图象;
C、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一段时间内,吸热温度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
D、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是凝固图象,又因为该物质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故选:A.
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图象是物体的凝固还是熔化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熔点或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晶体有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9.【答案】C
【解析】解: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
故选:C。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掌握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和放热情况。
10.【答案】B
【解析】解: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些,则摄影师要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应减小像距才可以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即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故选B.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是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由空气通过玻璃砖要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第二次由玻璃砖斜射再进入空气,两次均符合折射定律.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法线;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要远离法线.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解: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
13.【答案】C
【解析】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
14.【答案】C
【解析】解:A、雷声预示有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错误;
B、敲西瓜听声音判断是否成熟,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通过超声波了解胎儿发育的情况,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5.【答案】D
【解析】解:A、调节音响的音量旋钮,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调节音量旋钮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频率,故A错误;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传播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16.【答案】折射;反射。
【解析】
【分析】
此题通过两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解答】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因为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所以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
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7.【答案】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解析】解: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
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正对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光线射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也能控制电视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光从水中射入了空气中折射时,眼睛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在物体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像的下方,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可以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是直的;
(2)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遇到墙壁会反射。
(3)光从水中射入了空气中时,光发生折射,所看到的虚像总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
本题考查了光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考查的比较全面,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18.【答案】凹透;凸透
【解析】解:根据物理知识可知: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甲是近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凹透镜;乙是远视眼原理图,应佩戴凸透镜.
故答案为:凹透;凸透.
本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19.【答案】3000 1 静止
【解析】解: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
他步行的速度v=st=3000m3000s=1m/s;
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3000;1;静止。
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v=st求出步行速度;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运动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20.【答案】放大 不能
【解析】解:(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2f>u>f,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靠近凸透镜7cm,u
(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承接不到的是虚像。
(2)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
21.【答案】30∘虚 12:05
【解析】解:(1)因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所以入射角等于0∘,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0∘。
若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旋转15∘;
则入射角为1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为15∘;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5∘+15∘=30∘;
(2)平面镜成的钟面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20: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2:05。
故答案为:30∘;虚;12:05。
(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和镜面对称的知识,得到相应的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注意2、5的关于竖直的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是5、2。
22.【答案】吸收;熔化;晶体
【解析】解:海波的熔点和凝固点为48℃,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以下时,海波会凝固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海波有熔点,是晶体。
故答案为:吸热;熔化;晶体。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晶体由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物态变化问题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留心观察生活,本题也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23.【答案】左;3.32×10−2
【解析】解:(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发现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说明天平右侧沉,应将横梁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2)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物体的质量=20g+10g+3.2g=33.2g=3.32×10−2kg.
故答案为:左; 3.32×10−2.
正确使用天平:(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本体主要考查天平的使用,正确调节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读出质量是多少;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移动.
24.【答案】解: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对称性,画出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这样AS′与平面镜有一个交点,此交点即为入射点O,再连接S与入射点O画出入射光线.注意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对称,找到发光点S的像S′,然后连接AS′画出反射光线,再连接S与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
该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
25.【答案】解: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规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线在同一平面内。
本题主要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26.【答案】230℃230℃固液混合 固液混合 4 吸热 不变
【解析】解:(1)由图可知锡在220℃时开始熔化,且温度保持230℃不变,所以熔点为:230℃,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即凝固点也是230℃。
(2)在BC段,锡处于熔点温度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处于凝固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
(3)由图可知锡从3分钟开始熔化,到7分钟熔化完成,所以锡的熔化用了4min,它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1)230℃;230℃;(2)固液共存;固液共存;(3)4;吸热;不变。
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
(2)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晶体在熔点和凝固点是固液共存,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先从温度的升降判断出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并找出其对应的时间段。
27.【答案】空气;反射;C;不变;材料;响度;材料;大理石
【解析】解:(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人看见表,是表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所以光线AO是入射光,所以∠COB是入射角;
A.打鼓时我们能听见鼓声的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雷雨天时我们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是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故C正确;
D.铁路工人利用敲击铁轨时通过铁轨发出的声音进行判断,故D错误.故选:C;
(3)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时,应该保持玻璃圆筒A和入耳位置不变,只改变反射面的材料.小明又将实验改进,如图丙所示在原来的人耳处增加了圆纸筒,这样做可以增加听到声音的响度;
(4)由实验表格知,材料不同,反射效果不同,所以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有关;由实验表格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海绵的吸音效果最好,大理石反射效果最好,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表面松软的物体反射声音性能差或易于吸收声音.
因为相同条件下,大理石的反射效果好,可以利用大理石作为反射面.所以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大理石.
故答案为:(1)空气;(2)反射;C;(3)不变;材料;响度;(4)材料;大理石.
(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判断入射角;根据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反射分析;
(3)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反射面的材料有关时应改变反射面的材料,其他因素不变;
(4)根据实验表格,分析反射声音强弱与充当反射面材料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利用声音反射现象,进行选择反射效果好的材料做反射面.
此题是一道由光的反射扩展到声音反射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物理知识的题目,要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档题.
28.【答案】;;
【解析】解:(1)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所以左盘高,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在调平过程不能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2)要正确测量醋的密度,需先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3)由图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量筒中的醋的质量为
醋的体积为V=40cm3
所以醋的密度为ρ=mV=45g40cm3=1.125g/cm3=1.125×103kg/m3
故答案为:(1)B;(2)BCA;(3)1.125×103。
(1)要掌握天平的调平,根据两边盘的高低情况,平衡螺母要向较高的一端移动。
(2)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过程,需先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计算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3)读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及剩余醋和烧杯的质量,读出量筒中醋的体积。
在读数时注意标尺的分度值和量筒的分度值。
此题是测量液体的密度,此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和读数及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掌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
29.【答案】解:(1)由v=st得,
声音的路程,
如果汽艇静止,人到高崖处的距离d=st=1700m2=850m;
(2)如图所示,汽艇由A→B所用时间:t=5s,
汽艇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AB+sAC+sBC=2sAC,
即
(10m/s+340m/s)×5s=2sAC,
sAC=875m.
答:(1)如果汽艇静止在水面上,则他离山崖有850m;
(2)若汽艇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喊叫时离山崖875m远.
【解析】(1)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式s=vt求出声音的传播路程,该路程是人到高崖距离的一半.
(2)若汽艇运动,如图所示,在A处喊话,因为声速大于船速,所以声音从A→C、回声由C→B;设声音的传播所用时间为t,在这个时间内,船由A→B,所用时间也为t,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列方程,然后求出喊话时船到高崖的距离.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1)确定声音从喊话处传到高崖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2)该题较复杂,注意画草图,搞清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得答案.
30.【答案】解:
(1)瓶子装满水的质量:,
由ρ=mV可得瓶子的容积:
,
(2)该瓶中装满植物油,植物油的体积:
,
由ρ=mV可得植物油的质量:
。
答:这个玻璃瓶的容积是500mL;若用它装植物油,能装0.45千克。
【解析】(1)求出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2)该瓶中装满植物油时,植物油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植物油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计算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瓶子的容积就是盛满水后水的体积,也是盛满植物油后植物油的体积。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g,【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二),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B,5米,均设有自动扶梯和楼梯,【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