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展开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三)
1. 学校体检,小明参加了一些项目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 质量50kg B. 身高160m C. 体温37℃ D. 1min心跳75次
2.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蓝光二极管的发明使制成白光LED灯成为现实,下列关于LED灯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要制成白光LED灯,除了蓝光二极管还需要红光和绿光二极管
B. 在漆黑的房间内,蓝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在红裙子上,看到的裙子呈绿色
C. 蓝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不能被三棱镜折射
D. 红玻璃能够透过蓝光二极管发出的光
3.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像距大于10 cm小于20 cm
4. 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 图(a)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 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老花眼
C. 图(c)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五莲山是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美丽.关于云雾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从山中冒出的烟 B. 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 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
A. 铝球 B. 铜球 C. 铅球 D. 无法判断
7. 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
A. 凝固现象且吸热 B. 凝固现象且放热
C. 凝华现象且放热 D. 凝华现象且吸热
8. 下列过程中,物体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密闭的气球受热变大了
B. 密闭的氧气钢瓶中,氧气用去了一半
C. 一根铁条截去了一半
D. 冬天水结成了冰
9.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10.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游戏中的“手影”
B. 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 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11. 如图所示,是 2016 年 10 月 17 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神舟十一号 载人飞船时的情景,关于下列相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B. 以飞船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C. 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是运动的
D. 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12. 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 )
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
③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
④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
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④
13. 王阿姨借了邻居10kg的油,她想给邻居还油时,想用标着10L的罐子装油,请问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够还了吗?那么该罐子能装多少千克的油?
A. 不够9 kg B. 不够10 kg C. 够9 kg D. 够10 kg
14. 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15.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海市蜃楼
C. 光的色散 D. 小孔成像
16.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 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cm.
17. 2010上海世博会安全保卫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cm.
18. 由于光的_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9. 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②______。
20. 小明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橡皮泥的密度是______kg/m3,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______g。
21. 奥运会火炬“祥云”中使用的燃料是丙烷,常温下丙烷为气态,可采用______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2. 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声音的______;听音乐时,我们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笛子声,是小提琴声笛子声的______不同。(以上两空选填乐音的一种特性)
23.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____侧。
24.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25. 在图中完成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
2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透镜焦距f=10cm).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实像
3
18
23
倒立、放大、实像
4
15
倒立、放大、实像
5
6
正立、放大、虚像
①根据表中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cm时,成倒立、______的实像;
②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______cm;
③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同”或“异”)侧;
④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_____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27. 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完成以下内容:
(1)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______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图中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的S发出的三条光线(中间一条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其像的位置S′。
(3)实验中当物距u等于焦距f时,某同学却发现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_。
A.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
B.因为烛焰有一定的宽度,实际上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
C.这是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表面反射形成的像。
28.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 g.
(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______ kg/m3.
(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将会偏______ (选填“大”或“小”).
(5)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给了她一个烧杯和充足的水,请你帮小华粗略的测量矿石的密度;
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为m.
②______ ;
③______ .
则矿石的密度ρ=______ (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9. 一辆轿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1)轿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30. 体积240立方厘米,质量是1.78kg的铜球,你认为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那么在空心部分注满水、问球的总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
A、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此选项正确;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m左右。此选项错误;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正确;
D、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此选项正确。
故选:B。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2.【答案】A
【解析】解:
A、红、绿、蓝叫做色光三原色,它们按不同比例组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的光;三者共同混合还可以得到白光;因此,要制成白光LED灯,除蓝光二极管外,还需要红、绿两种色光二极管,故A正确.
B、蓝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在红裙子上,蓝光被吸收,裙子不反射光,故看到的裙子呈黑色,故B错误;
C、蓝光是单色光,能被折射,故C错误;
D、红玻璃能够吸收蓝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故D错误.
故选:A.
(1)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即可做出解答.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决定的;
(3)单色光和复合光都能被折射;
(4)红玻璃能吸收蓝光.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以及知道它们的不同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可顺利做出解答.
3.【答案】A
【解析】解:由图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焦距为10cm,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
故选:A。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2倍焦距。
掌握物距的概念,知道物距是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物距的概念。
4.【答案】B
【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
B、远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故B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B。
(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2)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
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都是常见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中不要误以为雾气是水蒸气。
生活中看到的白气、白雾都是液态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它的形成过程都是液化.如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烧开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离开壶嘴后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冰棍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的雾气是什么状态,然后知道这种状态的物质从哪来的.雾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来的。
【解答】
雨后的山上总有很多的水蒸气,但是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的.山顶的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由ρ=mV得:
三种材料的体积V=mρ,
∵铝、铜和铅的质量相等,且,
∴铅球需要的金属材料体积最小,铝球需要的金属材料体积最大,
故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
故选:C。
已知三个质量、体积都相等的空心球,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可算出三种材料的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空心体积。
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变形的灵活运用,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7.【答案】C
【解析】解:雪是固体,是由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故选:C。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情况,先分析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是判断密度变化的前提。
(1)首先判断当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体积怎样变化,再由公式ρ=mV来分析密度的变化;
(2)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质量变大体积变大,质量变小体积变小,二者的比值不变。
【解答】
A.密闭的气球受热变大了,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故A错误;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部分,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变小,故B错误;
C.一根铁条截去了一半后,质量减半,体积减半,物质种类不变,密度不变,故C正确;
D.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C
【解析】解: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正确。
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10.【答案】C
【解析】解:A、游戏中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通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①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1.【答案】D
【解析】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飞船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火箭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错误;
D、以宇航员为参照物,飞船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2.【答案】D
【解析】解:①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浴霸会发出红外线;
②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的灭菌灯会发出紫外线,能杀菌;
③验钞机发出的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④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原理工作的;
⑤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属于电磁波。
故选D。
(1)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不可见光;
(2)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不同,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医生对疾病作出判断,另外可以做成红外线夜视仪;
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杀菌;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使用紫外线来鉴别钞票和商标的真假;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
此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要根据实例进行解释。
13.【答案】A
【解析】解:罐子的容积V′=10L=10dm3=1×10−2m3,
根据ρ=mV可得,油的体积:
V=mρ=10kg0.9×103kg/m3≈1.1×10−2m3>V′,
所以,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不够还;
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即,
根据ρ=mV可得,罐子能装油的质量:
故选A.
(1)已知油的质量和密度,利用ρ=mV计算油的体积,然后与罐子的容积进行比较可知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是否够还;
(2)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可求该罐子能装油的质量.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利用好罐子装满油,油的体积等于罐子的容积这个隐含条件.
14.【答案】C
【解析】解: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梢,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故B、D不符合题意;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确定光的传播方向,并看是否符合光的折射规律。
不管是从空气中向水中看,还是从水中向空气中看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潜入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等等。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多归纳总结。
15.【答案】A
【解析】解:A、平静水面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后的偏折情况不同,从而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与题意不符.
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6.【答案】0.1;1.16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0.1cm;
木块的长度为2.16cm−1.00cm=1.16cm.
故答案为:0.1;1.16.
(1)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的距离是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2)确定刻度尺度的最小分度值,由图知,木块的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
木块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木块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对刻度尺读数,对刻度尺读数时应注意:①确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②看物体的端点是否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③读数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并在最小分度值之后再估读一位;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线垂直.
17.【答案】凸;50
【解析】解: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已知物距u=1m,因为u>2f,所以焦距f<12u=0.5m,即小于50cm.
故答案为:凸;50.
人脸在摄像机镜头前1m处被拍摄成数码照片,则物距为1m,由于摄像机镜头属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可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本题主要考查对凸透镜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条件的了解.
18.【答案】漫反射
【解析】解: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故答案为:漫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漫反射现象,是一道光学的基础题。
19.【答案】响度 频率
【解析】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由图可知,①应该为响度;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故②应为频率。
故答案为:响度;频率。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充分识图,然后根据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牢记影响声音三特性的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0.【答案】2×10340
【解析】解:
由图象知,当橡皮泥的质量为60g时,体积为30cm3,
所以其密度为ρ=m1V1=60g30cm3=2g/cm3=2×103kg/m3;
当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时,
质量为m2=ρV2=2g/cm3×20cm3=40g。
故答案为:2×103;40。
①在图象中取一定质量和对应的体积,利用公式ρ=mV得到橡皮泥的密度;
②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和体积,可以得到质量。
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读懂图象信息是解答第一步,注意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1.【答案】压缩体积 放出
【解析】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放出。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在常温下,我们可以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比如打火机、煤气罐里的液化气都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
此题从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入手,考查了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22.【答案】响度;音色
【解析】解:“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即描述声音响度大。由于笛子和小提琴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答案为:响度;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题目选项来分析。
了解生活中常说的词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音量是指响度,音高是指音调,高保真是指音色,音品也指音色。
23.【答案】放大; 右.
【解析】解: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
故答案为:放大;右。
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一道光学综合题。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
24.【答案】解: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
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
【解析】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当井中灌满水时,光由空气进入水中,在水面上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画出大致的光线传播路径,确定青蛙的视野范围。
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光的传播进行处理分析。在P点放一点光源,根据折射定律,作出两条经过井口两顶点的两条折射光线,根据光路可逆,箭头方向改为相反即可。
25.【答案】解: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下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6.【答案】同一高度上 缩小 可逆 30 异 2
【解析】解:(1)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①由题意知,f=10cm;当物距u=25cm时,物距u>2f.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由第一组数据知,物距为30cm时,像距为15cm,所以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为30cm;
③虚像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要观察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异侧进行观察;
④由表格中数据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成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20cm=2f处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上;(2)①缩小;②可逆;30;③异;④2。
(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由1的数据可知4的数据;
③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体同侧;
④根据数据,成等大像的位置应该时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这道题目就是考查学生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掌握,看能否根据规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7.【答案】(1)光屏;(2);(3)B。
【解析】解:(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方向不变,如图所示,S′为像点:
(3)据题可知,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故
A、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即蜡烛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应该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焦距,即在1倍焦距以内,此时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正确;
C、若是通过透镜的表面反射成像,即相当于凸面镜成像,故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
故答案为:(1)光屏;(2);(3)B。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首先应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3)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断;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光路图的做法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的实验题,难度不大。
28.【答案】左;46.8;2.6×103;大;用烧杯装满水测其总质量为m′;将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待水溢出后测其总质量为m′′;
【解析】解:(1)由图a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由图b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矿石的质量为m=20g+20g+5g+1.8g=46.8g;
(3)右图c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矿石的体积V=38ml−20ml=18ml=18cm3,
矿石的密度为ρ=mV=46.8g18cm3=2.6g/cm3=2.6×103.
(4)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矿石上会沾有水,会使质量测量偏大,由公式ρ=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5)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矿石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为m.
②用烧杯装满水测其总质量为m′;
③将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待水溢出后测其总质量为m′′.
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m;
则排出水的质量;
④矿石的体积
则矿石的密度:
故答案为:(1)左;(2)46.8;(3)2.6×103kg/m3;(4)大;(5)②用烧杯装满水测其总质量为m′;③将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待水溢出后测其总质量为m′′;
(1)为使横梁平衡,无论是平衡螺母还是游码,相对于指针的偏转,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
(2)矿石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
利用公式ρ=mV得到矿石的密度.
(4)若先测体积,后使矿石沾有水,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
(5)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效替代法,利用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来进行分析.
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物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要利用好等效替代法.
29.【答案】解:
(1)从速度表中可知,轿车行驶速度为v=60km/h;
(2)轿车行驶时间为t=2min=130h,
由v=st可得,在2min内轿车行驶的路程:
s=vt=60km/h×130h=2km。
答:(1)轿车行驶速度为60km/h;(2)2min行驶路程为2km。
【解析】(1)速度表指针指在60,即轿车速度为60km/h;
(2)轿车在2min内行驶的路程可用公式s=vt来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的有两个地方:①要会看汽车的速度计;②单位的换算。
30.【答案】解:(1)已知:V=240cm3=2.4×10−4m3,m1=1.78kg,。
若球为实心,其体积应为:,
因为,所以此球为空心。
。
(2)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则水的质量,
。
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
答:此球为空心的。注满水后铁球的总质量是1.82kg。
【解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mρ求出此时铜球的实心体积,再与铜球的实际体积(240立方厘米)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实心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铜球的实际体积减去实心部分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2)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在加上铜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铜球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空心部分体积和铁球质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实质上都是根据密度定义式,比较实际物体与实心物体的质量,体积或密度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比较质量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密度法,如果存在差异,则实际的物体为空心物体,此题运用的是比较体积法,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练习试卷(一),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g,【答案】C,【答案】B,【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