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 我们在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B. 正常教室的高约为200cm
C.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D. 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1000g
- 下列的物理单位,属于长度单位的是
A. 光年 B. 秒 C. 千米每小时 D. 摄氏度
-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山 B. 船 C. 流水 D. 河岸
-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关于砝码和物体的摆放说法正确的是
A.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B. 右盘放物体,左盘放砝码
C. 可以随意摆放 D. 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可以
- 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后听到回声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那么这口井的深度大约是
A. 255m B. 510m C. 340m D. 680m
- 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积增大了 B. 密度增大了 C. 质量减小了 D. 体积不改变
- 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 B. 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土 D. 背着月光走,地上较暗的是土
- 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不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 筷子在水中变弯折
B. 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
C. 平静的湖水中人的倒影
D. 早晨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能被看到
-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根据人的质量估算一下自己身体的体积。那么人的体积估算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 B. C. D.
-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音调高 B. 次声波的响度大
C. 次声波的速度大 D. 超声波的速度大
- 下列四幅图片中,现象与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 雕像的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B. 桥的倒影--光的折射
C. 露珠--熔化
D. 雾凇--凝华
- 如图所示是水沸腾实验的加热装置,如果想缩短水沸腾的时间,你认为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A. 提高水的初温 B. 在酒精灯内多加点酒精
C. 尽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D. 减少水的质量
- 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运动图象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 三辆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乙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C. 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是静止的 D. 经过相等时间,丙车跑在最前面
- 人们发现,把红、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 利用超声波可以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利用超声波可以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传递______。
-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天平放在______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此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 手背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的蒸发,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______ .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 ,使液体及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而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______。
- 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______,如果想将这种差别尽量减小,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______且还要持续吸热。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放出的热使菜窖温度不会太低。
-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______ 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______ 求出平均速度
- 人们经常提到的看不见的光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平面镜的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来解释,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相对于镜面是______的。填“对称”或“不对称”
实验要求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在实验中需要点燃______支蜡烛。填“一”或“二”
在实验中要求玻璃板要比较______填“薄”或“厚”,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等大的______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测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______。
②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B.______;
C.______;
D.盐水密度的表达式______。用测得的已知量表示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在测小石块的质量时,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一个1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 g。
②向量筒内注入______的水,读出示数为。
③让小石块在量筒内的水中______,读出示数为。
④如果这个实验先测石块体积而后测石块质量,测的密度值比实际要偏______大/小。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
将蜡烛、透镜和______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______上。
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______立、缩小的,生活中的______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______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上/下移动,或将光屏向______上/下移动。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后,回答相应的问题。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请把文中描述“干冰有致冷作用的原因”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这句话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
云中的小冰晶下落到最后又是如何变成了小雨滴的?
- 在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白气”的现象。例如吃冰棒的时候,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有人认为“白气”是水蒸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解释“白气”形成的原因,并且再举出两个生活中的“白气”现象的实例。
- 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在2021东京奥运会百米预赛的成绩是这个成绩创造了黄种人的百米历史。请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苏炳添在百米赛跑的时候做的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苏炳添跑百米的平均速度?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如果苏炳添以的速度跑向月球,他到达月球的时间大约为400天,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m?
- 一个空塑料瓶的质量是50g,将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2550g,如果用它装满植物油的总质量是2300g。请解答以下问题:
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g?
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瓶中植物油的密度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教室的高度在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在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在50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2.【答案】A
【解析】解:在物理学中,
A、光年指光在真空中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属于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故A符合题意;
B、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
C、千米每小时是速度的常用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摄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船向前行时,看到“山……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后退”,一定是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既这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故选:B。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答案】A
【解析】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应该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不可以随意摆放,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对于天平来说,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
天平是物理学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之一,属于精密的测量仪器,它的调节与使用都有特定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
5.【答案】A
【解析】解:由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
井的深度:,故A正确。
故选:A。
利用速度公式先计算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回声问题中,声音与障碍物的距离为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本题考查回声测距问题,注意速度公式的灵活变形,关键是理解声音与障碍物的距离是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
6.【答案】B
【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态无关,冰熔化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知:密度变大。
故选:B。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态、位置、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密度大小变化。
要理解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态、形状、位置、温度等无关;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物态、温度等有关。
7.【答案】A
【解析】解:AC、迎着月光走,地上的水面对月光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全部能入射到人的眼睛,地面对月光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相对较少,所以地上发亮的是水,故A正确,C错误;
BD、背着月光走,人看不到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的月光,而能看到地面发生漫反射的月光,所以地上发暗的是水,故BD错误。
故选:A。
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掌握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正确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
8.【答案】C
【解析】解:A、筷子在水中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鱼看起比实际位置浅,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的湖水中人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早晨的太阳在地平线以下能被看到,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列举的事例或现象比较全面,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9.【答案】D
【解析】解: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水的密度,人体的密度,
由可得自己的体积:
,所以D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先估测中学生的质量,知道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人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较准确地估测中学生的质量是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B、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所以超声波的音调高,次声波的音调低,故A正确,B错误;
CD、超声波、次声波也是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D错误。
故选:A。
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
超声波、次声波也是声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声音,具有声音的一般特征。
11.【答案】AD
【解析】解:A、雕像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AD。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
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物态变化等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2.【答案】ACD
【解析】解:在此实验中,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减少加热所用的时间,需要给烧杯加盖,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等。而在酒精灯内多加点酒精,无法改变酒精灯火焰的大小,故无法缩短水沸腾的时间。
故选:ACD。
在此实验中,为了减少热量的损失,减少加热所用的时间,需要给烧杯加盖,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温、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等。
本题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考查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为基础知识。
13.【答案】AB
【解析】解:路程-时间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运动。
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
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故乙车的速度最大,故AB正确;
甲、乙、丙三辆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出发,丙车的速度小于乙车,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是运动的;
已知乙车的速度最大,根据可知,经过相等时间,乙车跑在最前面,故CD错误。
故选:AB。
路程-时间图象中倾斜直线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
本题考查图象的认识与应用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图象法为物理学中常用方法,故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
14.【答案】绿 蓝
【解析】解:将红光、绿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绿;蓝。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能合成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能看到彩色的画面。
光的三原色是属于识记型的知识点,一般情况下不深挖,识记即可。
15.【答案】信息 能量
【解析】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利用超声波可以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注意区分。
16.【答案】前 凹
【解析】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凹。
必须先了解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17.【答案】水平桌面 右
【解析】解:
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左边,应把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水平桌面;右。
①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使用之前要进行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②为使横梁平衡,无论是平衡螺母还是游码,相对于指针的偏转,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
此题考查的是天平使用之前的调节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天平横梁两端各有一个平衡螺母,但调节方向是一致的,与螺母的位置无关。
18.【答案】清凉;吸热
【解析】解:手背擦上酒精后,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发生了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所以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清凉.
故答案为:清凉;吸热.
液体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吸热能达到降温致冷的作用.
本题考查了蒸发吸热特点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道好题.
19.【答案】焦点 改变
【解析】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焦点;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认识凸透镜,学习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必须从认识它的基本概念入手,包括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等。
20.【答案】误差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析】解: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最有效的方法。
故答案为: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此题考查我们对误差概念及减小误差方法的掌握,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1.【答案】熔点 凝固
【解析】解: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还要持续吸热。北方的冬天,人们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在凝固时放出的热使菜窖温度不会太低。
故答案为:熔点;凝固。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变化过程,熔化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是放热过程。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2.【答案】刻度尺;秒表;
【解析】解: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s,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刻度尺;秒表;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测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及实验原理,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23.【答案】红外线 紫外线
【解析】解:
红外线、紫外线都是看不见的光,是人眼看不到的,用处很大,人们经常提到。
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
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红光以外的是红外线,紫光以外的是紫外线,我们都不能用肉眼观察到。
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24.【答案】反射 对称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一 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虚 垂直
【解析】解:平面镜的成像可以用光的反射来解释,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实验要求两个蜡烛要完全相同,其原因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在实验中需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即点燃一支蜡烛。
为了防止出现两个像,在实验中要求玻璃板要比较薄,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的原因是,使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的结论是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故答案为:反射;对称;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一;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虚;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为光的反射,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应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中需要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将另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不需要点燃。
为了防止出现两个像,在实验中要求玻璃板要比较薄;玻璃板透明,使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5.【答案】 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适量 浸没 大
【解析】解:①测盐水密度,需要测量盐水的质量和盐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得到盐水的密度,所以实验原理是;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C.用天平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D.由A、C可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又由密度公式得:盐水的密度
①由图示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游码所示位置是。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一个10g的砝码,物体的质量;
②向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读出示数为;
③把小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
④先测出了石块的体积,然后测质量,由于石块上会沾有水,所以这样测得的质量会偏大,由密度公式得到所测的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①;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用天平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①;②适量;③浸没;④大。
①测盐水的密度,需要测量盐水的质量和体积,再由密度公式计算;
②测液体的质量需要两次测量,第一次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第二次测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进而求倒出液体的质量;
③倒出的液体直接用量筒测其体积,再由密度公式可求其密度;
①固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和游码刻度之和;
②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量筒中水浸没固体前后的体积之差等于固体的体积;
③利用密度公式分析,石块沾水后质量偏大,体积准确,则密度偏大。
本题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天平、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基本计算,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
26.【答案】光屏 高度 倒 照相机 实 投影仪 下 上
【解析】解:将蜡烛、透镜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知,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光屏;高度;倒;照相机;实;投影仪;下;上。
为便于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判断透镜和光屏的移动方向。
此题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7.【答案】答:“干冰有致冷作用的原因”的句子: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
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解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28.【答案】答:这种说法不对,“白气”是由小水珠组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周围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白气”现象的例子:寒冷的冬天,把刚烧好的开水倒出杯子时,杯子上方会冒“白气”;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解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考试的热点。
29.【答案】解:百米赛跑的时候,先由静止开始运动,经历加速减速的过程,所以是变速运动;
苏炳添跑百米的平均速度:;
由可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答:苏炳添在百米赛跑的时候做的是变速运动;
苏炳添跑百米的平均速度为;
如果苏炳添以的速度跑向月球,他到达月球的时间大约为400天,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
【解析】百米赛跑的时候,先由静止开始运动,经历加速减速的过程,所以是变速运动;
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苏炳添跑百米的平均速度;
利用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本题考查对变速运动的认识、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题目比较基础。
30.【答案】解: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
;
由可得,瓶子的容积:
;
烧杯植物油后植物油的质量:
,
植物油的体积:
,
植物油的密度:
。
答:瓶中水的质量是2500g;
瓶子的容积是;
瓶中植物油的密度是。
【解析】知道空瓶的质量、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可求水的质量
利用求瓶子装满水后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装满植物油后植物油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又知道装满植物油后的总质量,可求植物油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植物油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要知道隐含条件:塑料瓶装满液体后液体的体积等于塑料瓶的容积。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九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九上物理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分析与交流题,综合与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