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第1页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第2页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物质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铜粉 B.CO2 C.澄清石灰水 D.铁粉2、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石灰做干燥剂 B.石墨做电极C.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D.干冰做制冷剂3、下表列出几种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其中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的作物是作物名称棉花茶树苹果树松树pH范围6.0~6.85.0~5.56.0~8.05.0~6.0A.棉花 B.茶树 C.苹果树 D.松树4、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液体或固体B.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C.氢氧化钠溶液遇到无色酚酞溶液会变为红色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6、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都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B.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熔点比其中任何一种金属都低、硬度比其中任何一种金属都大、性能更好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B.铁和盐酸混合:2Fe+ 6HC1=2FeCl3+3H2C.检验二氧化碳:CO2 +Ca(OH)2CaCO3 + H2O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8、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准确测定出某混合气体中(成分:COCO2H2)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实验时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继续实验(已知Fe2O3+3H22Fe+3H2O)实验中供选用试剂:①NaOH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浓硫酸,且装置中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丁中依次盛装试剂①③②B.实验时,应先用管式炉加热,再打开活塞KC.装置戊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干扰实验D.测定装置甲、装置丁反应前后质量差可求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水的pH_______ (“>”“<”“=”7。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时,若先用水润湿试纸,测得结果比实际氢氧化钠溶液的pH_______(偏大”“偏小相等2、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他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1)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___________;都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2)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变大变小”);浓硫酸有 ___________性,实验室可用作气体干燥剂。(3)不同的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3、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A反应的实质是______(2)B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______(写出微粒的符号)。4、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体现化学学科特征的思维方法。(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原子结构示意图①上表中x=___________,排在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_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③今年第2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中国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B.该元素在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D.该元素的原子质量为32.06(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1中原子团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②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3)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改变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D.反应后,丁、戊的分子数比为215、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合适物质的字母填空。A 活性炭      B 生石灰      C 武德合金      D 空气    E 金刚石      F 石墨①可用作电极的是____;②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③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__;④可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__;⑤可用于工业制氧气的是_____;⑥可用来切割大理石的是___(2)2021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①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②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CO2越来越多,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属于_______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_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 植树造林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质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只含有Fe2O3Fe)(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2、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20g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40g(1)如图中abc三溶液能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是______溶液,b溶液中微粒有         (写微粒符号)。(2)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下同)(3)c点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3、100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g5.611.222.433.6生成沉淀的质量/g0.1450.290.580.58(1)当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33.6g时,所得溶液的pH_______(”“=”“>”)7(2)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该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4、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结合图12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1)完全反应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g(2)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2a的数值。(写出计算过程)。5、40g稀盐酸逐滴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中B点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_(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31.4gNa2CO3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2)通过计算求出烧杯中溶液恰好是中性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7、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兴趣小组同学想测定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否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5 mL该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后,再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共加入48 g NaOH溶液。(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2)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与试剂瓶标签上的数据是否相符?8、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步反应的稀硫酸与生成的硫酸铁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坐标图所示:(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步实验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3)若用98%的浓酸硫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4)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含量___________(5)在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6)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8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9、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1)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  g(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做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的实验时,往往会发现反应后试管中仍有黑色固体。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并邀请你一起参与。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氧化铜与木炭充分反应结束后,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猜想或假设)可能是①木炭;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铜、木炭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实验与结论)请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再设计两种方法来证明小明的猜想。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时发现忘记滴加酚酞试液,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为无色。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ClNaOH;猜想二:NaCl;猜想三: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实验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_________猜想三正确实验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交流与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二的方案不正确,若按照方案二的实验操作,猜想二也会生成白色沉淀,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再次探究)如果要验证猜想三正确,可以设计实验方案三: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进行实验,能证明猜想三成立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锌粒  ②铜丝  ③二氧化碳  ④氧化铁 ⑤氯化钾  ⑥硫酸铜  ⑦碳酸钙(拓展延伸)若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知识回顾)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2)甲同学利用图2装置来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图3是实验中测得相对压强变化曲线。1)将三颈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将盛有20mL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预先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的注射器和盛有20mL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溶液的注射器分别固定到三颈瓶上,并将相对压强传感器连接。2)用文具夹子夹住盛有盐酸溶液的注射器活塞,防止瓶内压强减小时,注射器内盐酸被大气压压至三颈瓶内,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三颈瓶中,通过相对压强传感器测量瓶内压强的改变。充分振荡装置,直至压强不再改变为止,压强从③迅速降到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取下文具夹子,将注射器中的盐酸溶液压进三颈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瓶内有气泡产生,红色消失,测得压强从⑤一直增加到⑥,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将两个注射器的活塞都拉回原位,并用文具夹子固定,测量压强的变化。(交流与反思)(1)压强从①增加到②的原因是注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压缩瓶内的气体。2)图中④到⑤压强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增加盐酸后压强反而超过了原来的压强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能否说明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________(填)。                             (结论与反思)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起到了主要作用。4、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小组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会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1)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pH_____7(”)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甲组实验:探究 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________(可以不可以”)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向稀硫酸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__________(可以不可 ”)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A4可打印):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复习试卷(A4可打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可打印):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可打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期末模拟试卷(A4可打印),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