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新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新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和CO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但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氧气流中灼烧B.区分一氧化碳和甲烷:在空气中点燃,看火焰颜色C.检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D.鉴别固体氢氧化钠与硝酸铵: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化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不同实验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片和Zn片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 室温下,往等体积水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NH4NO3、NaOH,搅拌溶解C. 煅烧石灰石D. 往20°C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 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5、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室温下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A.A B.B C.C D.D6、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 B.冰水 C.碘酒 D.白醋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一定溶剂中固体溶质的溶解质量B.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X稀盐酸水水水Y锌粒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下图装置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填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3)操作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2、图1是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1)3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填“>”、“<”或“=”)碳酸钠的溶解度。(2)40 ℃时,向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40 g,所得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3)在我国某盐湖周边百姓有在盐湖中“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的做法。其中“夏天晒盐”的原理是___________。(4)向图2所示的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晶体逐渐溶解。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A.水 B.生石灰 C.硝酸铵 D.食盐3、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1)写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并且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碘酒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4)白酒中的溶剂______。4、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一)回答下列问题(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2)4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3)60℃时,向10g水中加入 Xg KNO3固体形成溶液,再降温到20℃,析出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二所示。Ⅰ、X的数值是______。Ⅱ、60℃时形成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Ⅲ、该溶液降温过程中,在60℃、40℃、20℃时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Ⅵ、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50℃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40℃时,1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31.6gKNO3C.20℃时,若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变D.溶液从60℃降到20℃析出的固体比在60℃时恒温蒸发90g水析出的固体多Ⅴ、实验结束后,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不能回收到 XgKNO3固体,理由是______。5、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50607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2)1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选填“NaCl”或“KNO3”);(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A.10℃时,不能够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B.20℃时,20g 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到30℃之间,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原溶液小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20℃时,将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变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1)若蒸发,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2)若加溶质,需要加入多少克氢氧化钠?(请写出计算步骤)2、实验室有一瓶含有杂质并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其中杂质不含钠元素也不溶于水)。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3)此样品中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4)将反应后溶液蒸发21.8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5)将最终所得溶液加水进行稀释,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组成,取黄铜样品5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分5次共加入250克稀硫酸,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1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累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50100150200250累计产生气体的质量/g0.2m0.60.70.7(1)表中m=______g;(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__;(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实验室中经常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1)4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2)若要将8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4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8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5、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一颗生锈的铁钉产生了兴趣,经称量,生锈的铁钉重7.2克(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把该铁钉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3)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_____6、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高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纯碱样品12.5g,加入15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为158.1g.计算:(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要配置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100g来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2)如果对100g 4%的NaCl溶液进行如下处理,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假设每次增加的溶质皆完全溶解。以下各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①蒸发1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②增加5g氯化钠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③增加5g氯化钠和5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8、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______g;(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9、6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8.8gCO2后的固液混合物206.3g,倒入废液缸中进行如下探究和处理:已知在(1)中盐酸反应一半,(2)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与氧化钙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3)所用石灰石的纯度______;(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5)用36.5%的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400g,加水的质量为_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同学对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探究常温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1)将2支医用注射器用胶皮管连接(如图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2)取100mL蒸馏水于锥形瓶中,加热煮沸后,立刻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3)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纯净二氧化碳和10mL上述处理过的蒸馏水,按图1所示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为13mL。可知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实验中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______。(实验二)比较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步骤1: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组实验中注射器内分别装有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水。步骤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三种试剂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测得实验过程中装置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4)图3中曲线AB段压强增大的原因是______。(5)实验时注入试剂后,烧瓶中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6)由图3中曲线可知,三种试剂中______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最好。(7)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从曲线判断“一段时间”指______(填“200”“400”或“800”)s时。2、某小组欲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铵溶液并探究其酸碱度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1)计算:已知氯化铵在20℃时溶解度为37.2g/100g水,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下同),配制90g该溶液需氟化铵的质量为_______g。(2)称量所需氯化铵固体的质量:在图17-5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_____、_____。(3)量取水的体积:用_________mL规格的量筒取_________mL水()。(4)溶解:若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配制的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测溶液的酸碱度:要测定上述溶液的酸碱度,除有正确的操作步骤外,其中不能采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来进行实验。①pH试纸②紫色石蕊试液③酚酞试液组内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甲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銨饱和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乙同学: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氯化铵饱和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丙同学: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得。(6)评价与反思;三位同学中操作正确的是同学________。指出其余同学的操作错误:________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________________。(7)设计探究实验:为了探究其酸碱度与溶液的浓度温度是否有关,采用以下四个步骤研究。请完成第一、第二、第三步实验步骤。(不必写实验中涉及的仪器)第一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10%的氯化铵溶液各40g,分别需称取上述氯化铵饱和溶液各________g、________g,再加水稀释至40g;第二步:在相同________下;分别测5%、10%和上述饱和的氯化铵溶液的pH;第三步:______________;第四步:根据测得数据综合分析得出氯化铵溶液的酸碱度与浓度、温度的关系。3、探究“烧不坏的滤纸”实验。(实验过程)将浸泡于适宜浓度的酒精溶液中的滤纸取出后点燃,发现酒精发生燃烧, 而滤纸不燃烧且完好无损。(1)酒精(C2H6O)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2)从燃烧条件分析,滤纸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提出问题)该实验中,适合的酒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探究步骤)Ⅰ.按下表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 0.8 g/mL,水的密度为 1.0 g/mL)实验编号无水酒精体积/mL水体积/mL①105②1010③1015④1020⑤1030Ⅱ.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浸泡滤纸。Ⅲ.用温度传感仪测定酒精燃烧时滤纸的温度数据,绘成图像如图。 (3)曲线①在接近 20 s 时,温度突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4)实验③大约在____s 时酒精燃尽,火焰熄灭。(5)没有继续进行“无水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10:35” 实验的原因是____。(实验结论)(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为确保实验成功,所用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合理的范围是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1 位)。4、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查阅资料)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提出问题)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进行实验)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120℃水 实验220℃0.5%草酸溶液实验320℃0.25%草酸溶液实验420℃0.125%草酸溶液实验530℃0.25%草酸溶液实验640℃0.25%草酸溶液现象颜色没有褪去70秒后颜色褪去98秒后颜色褪去150秒后颜色褪去51秒后颜色褪去40秒后颜色褪去(解释与结论)(2)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 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 ______ 。(4)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 ______ (填实验序号)。(5)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反思与评价)(6)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______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新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新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今年),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