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汇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汇编】(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混合物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3、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温度/℃05101520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6.97.458.859.610.35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 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 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 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B.℃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将℃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C两种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B.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不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6、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B. 恒温蒸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反应D.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化铜7、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NH3和N2闻气味B蔗糖、面粉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C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A B.B C.C D.D8、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337.037.3硝酸钾20.945.885.5110(1)图中能表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选填“A”或“B”),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2)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______℃之间。(3)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4)60℃时,用等质量的氯化钠、硝酸钾分别配制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依次为m1g和m2g,则m1______m2(填或“>”、“<”“=”)。2、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3、下面是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过程。配制上述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1)计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g。(2)本实验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错误。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______(填“50mL”或“100mL”)。在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15%(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3)若用20%的NaCl溶液1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加水______mL。4、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1)某同学进行下图1实验。①由以上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②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2)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每个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某兴趣小组把4.0g硫酸钠固体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试管A中收集到1.2g气体(装置如图2)。则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是______g。(4)生活中的水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写出质子数与水相同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只填一个分子)。Ⅱ.将浑浊的河水净化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操作①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和烧杯。若液体b为硬水,则操作③可以是_______。A.过滤 B.蒸馏 C.加明矾、搅拌、静置Ⅲ.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49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mL(精确到0.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结晶。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5、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净水器中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3)用化学用语填空①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③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________。(4)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________。(6)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___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7)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8)铁桶不能装波尔多液的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向 100 克 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 100 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1)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回答下列问题(1)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为_____kg。(2)要配制800kg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质量分数为16%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3、为测定实验室中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图示信息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1)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_____g。(2)求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锌粒反应制取硫酸锌。现取废硫酸4.9吨与足量的废锌粒反应,得到质量为1.61 吨的硫酸锌和一定量的氢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废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5、实验室中经常要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1)4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2)若要将8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4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要8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______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6、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同学取20g石灰石样品于锥形瓶中,将200g稀盐酸缓缓加入锥形瓶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求:(1)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如果要配制200g10%的稀盐酸,则需要量取浓度为36%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cm3)体积为___________m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为了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计算:(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1)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8、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20g氯化钠充分溶解在50g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01%)9、下图是我县某校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溶液时的实验操作留影。请你也参与到实验中来。(1)计算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2)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3)溶解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4)若使10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蔗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通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①增加蔗糖,②蒸发水。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法并计算出具体数值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1)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⑤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3)为了回收硝酸钾晶体,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方案处理实验后的废液:将⑤继续冷却至0℃,过滤,共可回收得到硝酸钾固体______ g。2、(活动探究二)某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下图)(温馨提示:标签上的5%表示该混合物中主要成分所占的质量分数)。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大胆猜想)猜想一:水 猜想二: 过氧化氢溶液小组同学对标签又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_____(设计方案)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如下探究方案: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该液体,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实验与事实)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与解释)(1)以上事实证明猜想_____是正确的;(2)产生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反思与评价)(1)在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应该先将气体收集,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你认为 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2)为避免在今后的实验中出现标签残缺的情况,在倾倒液体时应注意_____。(拓展与迁移) 根据探究结果,重新贴好标签。标签上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已知氢元素显+1价)。3、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提示:本实验汽油与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实验: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 (1)由图 2 所示现象可知:碘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2)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选填“强”或“弱”)(反思与应用)(3)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②“从稀碘水巾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巾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选),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试卷(汇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通用,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