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精编)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精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考试卷(精编)(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g水溶解了30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温度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D.20℃,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是20%2、下列关于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洗洁精的溶解作用洗去碗上的油污 B.饱和溶液降温都能析出晶体C.浓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浑浊的液体过滤后仍然浑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粗盐提纯的产率偏低: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4、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5、如图是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gB.5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 NH4Cl,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80gC.把50℃时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有晶体析出D.要使NH4Cl溶液的状态从a点转化为b点,可升高温度到60℃6、小华配制50g浓度为5%的KNO3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将固体放在天平右盘称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C.配制溶液的烧杯内壁有水滴 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滴洒7、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室温下比较氯化钠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A.A B.B C.C D.D8、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 B.蔗糖 C.食盐 D.味精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M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2)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3)t3℃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4)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燃烧时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作用。(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3、溶液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物。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石灰水,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4、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将45g的甲物质放入8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g。(2)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较纯的甲物质。(3)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______g。5、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1)某同学进行下图1实验。①由以上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②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2)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每个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某兴趣小组把4.0g硫酸钠固体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试管A中收集到1.2g气体(装置如图2)。则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是______g。(4)生活中的水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写出质子数与水相同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只填一个分子)。Ⅱ.将浑浊的河水净化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操作①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和烧杯。若液体b为硬水,则操作③可以是_______。A.过滤 B.蒸馏 C.加明矾、搅拌、静置Ⅲ.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49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mL(精确到0.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结晶。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17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锥形瓶内剩余的固液混合物(以下简称废液)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3)根据实验可知废液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所用废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5)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6)下图中可以表示H+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6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8.8gCO2后的固液混合物206.3g,倒入废液缸中进行如下探究和处理:已知在(1)中盐酸反应一半,(2)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与氧化钙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3)所用石灰石的纯度______;(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5)用36.5%的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400g,加水的质量为______。3、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是______g。(2)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向80g15%的NaNO3溶液中加入28gNaNO3固体后,发现有8 gNaNO3未溶解,则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解题过程)5、将含杂质的铁样品7g放入盛有121.6g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刚好完全反应(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称得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28.4g。(已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2)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6、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实验序号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剩余物质的质量/g5.531.6m(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___________g(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7、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为测定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做如下实验:向烧杯中加入10 g该氯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滴加硝酸银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实验计算:(1)该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克。(2)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3=NaNO3+AgCl↓)9、实验室常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1)欲配置 100g 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取用 1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mL。(2)含 0.04mol 溶质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能产生多少克的氧气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反应结束后,发生装置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氧气,请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该剩余气体______________。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某校同学们开展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活动。(1)某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验证铁和铜两种金属活动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___________铁比铜活动性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小组做镁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该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即对“白雾”进行如下探究:反应过程中,“白雾”产生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提出问题)实验过程中,大家只听见氢气燃烧的爆鸣声而没有看见火焰,小组讨论如何实现氢气持续地燃烧并看见淡蓝色火焰呢?(查阅资料)水蒸的存在,对氢气燃烧火焰的传播有很明显的阻滞作用,即水蒸气浓度越高,火焰传播的速度越慢。(设计实验)经老师指导,同学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取0.3镁条放入装有5.0g稀硫酸的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锥形瓶中,反应开始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试管口的氢气,观察到氢气持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解释与反思)(3)①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②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对此“意外”的现象,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请计算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g)。2、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I:将足量的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钾三种物质分别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探究II:实验①②③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探究III: 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I中,溶解过程放出热量的物质是 __________ 。(2)对探究II中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需要做的对比是 ________ 。分析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__________ 。(3)探究III中,所得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__ 。通过该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4)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想通过探究,比较食盐和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探究方案应该是 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兴趣实验,发现有的同学得到蓝色溶液,有的同学得到绿色溶液。老师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与所得氯化铜溶液有关。同学们对这个现象进行探究。实验1:探究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铜溶液各20mL置于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加热(忽略溶剂蒸发)。待溶液温度恒定后,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烧杯编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溶质质量分数/%555101010202020水浴箱温度/℃305070305070305070溶液颜色浅蓝浅蓝蓝蓝蓝绿翠绿蓝绿翠绿墨绿实验2:探究室温下氯化铜溶液的变色浓度范围(1)室温下,称取15.4g的氯化铜固体溶于35.0g水中,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30.6%的氯化铜溶液。(2)将上述氯化铜溶液依次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配制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观察溶液颜色,记录如表:溶质质量分数/%30.625.521.919.217.015.3溶液颜色深绿翠绿蓝绿蓝绿蓝浅蓝(结果与讨论)(1)实验1中,④⑤⑥的实验目的是______。(2)根据实验1的结果可知,③⑥⑨中影响氯化铜溶液颜色的因素是______。(反思与评价)(3)室温下,小文将20g氯化铜固体溶于80g水中,则此溶液的颜色为______。(4)小昕配制了一杯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铜溶液,溶液为浅蓝色,若要使此溶液由蓝向绿色转变,可进行的操作有______(填字母序号)。A.将溶液放在水浴箱中加热到70℃B.加入适量的氯化铜固体并使之溶解C.加入适量的水稀释(拓展探究)如何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或变黄呢?(查阅资料)①氯化铜溶于水后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大量的Cu2+和Cl﹣。②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随着溶液中的Cu2+与其他离子形成不同的络合离子而改变。其中:水合铜离子[Cu(H2O)4]2+为蓝色:四氯合铜络离子[CuCl4]2﹣为黄色。③由光学知识可知:黄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因此,氯化铜溶液变绿的原因实际上是溶液中的[Cu(H2O)4]2+和[CuCl4]2﹣混合形成的。(设计实验)目的步骤现象1、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蓝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水溶液变蓝2、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取少量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加入稀盐酸溶液未变黄(5)若将将绿色的氯化铜溶液变为黄色,可向其中加入______。4、碳酸氢钠 (NaHC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温度10℃20℃30℃40℃溶解度8.1g9.6g11.1g12.7g②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分解均生成 Na2CO3、H2O和CO2。(实验探究)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1)实验中配制的 NaHCO3溶液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2)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__。探究2: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的反应。分别向10mL0.5%和5% 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发现均有白色浑浊出现,通过传感器测得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3)由上图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4)该条件下, NaHCO3溶液和CaC1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3:久置的 NaHCO3样品中 NaHCO3含量的测定: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 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19.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5.9g。(5)①计算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01%)________。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 NaHC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精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模拟试卷精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