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聚落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区域认知:从区域特征的视角,认识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从要素、时空、地方综合的角度,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人地协调观:从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环境的影响。地理实践力:收集当地交通运输布局资料,认识交通运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节要点1.交通运输建设既能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又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相关聚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自主梳理·探新知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优化资源配置: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 合理流动 ,实现空间上的 优化配置 。2.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区域之间的 时空距离 ,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 发展水平 。3.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 原材料 、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 就业 。4.典型案例——“一带一路”建设①“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②意义: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 对外开放 的需要,也是加强与沿线各国 互利合作 的需要。二、对聚落发展的影响1.交通枢纽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1)原因:→→→(2)典例:扬州3.为促进农村的发展,使新建乡村聚落临近 区域主要公路 。合作探究·释疑难知识点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南昆铁路被称为“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云、贵、川出海的最佳捷径。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南昆铁路建成后,对促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扶贫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造福西南各族人民,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提示:(1)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归纳拓展 ■ 1.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资源与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交通通过中国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以上海港和泉州港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工业加强与沿线众多国家的工业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双赢机制,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农业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增加农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商贸文化加强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往来,扩大人文交流 ┃┃典例剖析 ■例题1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019年4月4日,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首趟列车开通。下图为卢森堡至成都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所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 A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D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对点训练 ■1.成都位于成都平原、长江经济地带的西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2013年4月,首列从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快铁”是连接亚欧大陆,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地区的经贸“大动脉”。2015年9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据此完成(1)~(2)题。(1)与重庆比较,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优势条件有( A )A.地形平坦开阔 B.水源充足C.土壤肥沃 D.水运条件好(2)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带来的影响有( A )①加强与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合作②扩大市场腹地③吸引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④促进港区周围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第(1)题,成都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而重庆为山城;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与支流(嘉陵江)交汇处,水运条件更优、水源更充足;土壤肥沃与否对国际铁路港建设影响不大。第(2)题,伴随着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加强了与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合作,故①正确;市场腹地不断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甚至东盟地区扩大,故②正确;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吸引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故③正确;国际铁路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故④不正确。故选A。知识点 影响聚落发展┃┃问题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提示:(1)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2)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归纳拓展 ■ 1.交通枢纽发展成大城市2.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3.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图解如下。4.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典例剖析 ■例题2 梧州(位置见下图)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前后成为广西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据此完成(1)~(2)题。(1)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C )A.纬度 B.地形 C.河流 D.劳动力(2)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D )A.消费市场收缩 B.土地资源短缺C.科技创新不足 D.陆上交通冲击[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因此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故选C。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梧州工商业衰落是由于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其直接原因是陆上交通冲击,故选D。┃┃对点训练 ■2.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题。(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运河沿线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C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解析] 第(1)题,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洋运输的发展及京沪铁路的建成,使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第(2)题,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会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向东发展。素养培优·提技能策略指导 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图的判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及两种模式可能的相互关系。[信息提取]考题展示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1)~(2)题。(1)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D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B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B.东西扩展——铁路线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解析] 第(1)题,由题干可知,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因此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的影响。课堂小结·梳脉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