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共12分)
    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迂腐(yú) 辟邪(pì) 遒劲(jìng) 无动于衷(zhōng)
    B.蹒跚(shān) 雕镂(1óu) 摄取(niè) 藏污纳垢(gòu)
    C.冗长(rǒng) 纤弱(xiān) 惩罚(chéng) 翘首以待(qiáo)
    D.天堑(qiàn) 卑鄙(bì) 旌旗(jīn) 素湍绿潭(tuān)
    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锁屑 推祟 挑衅 张目接舌
    B.秀颀 苍桑 销毁 俯仰生恣
    C.赡仰 躁热 雷同 通霄达旦
    D.序幕 锃亮 开垦 因地制宜
    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扮演了一个不大熟悉的角色,竟做到_______,博得同行的好评。
    ②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③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_______,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④武汉“解封”后举行水上电子音乐节,数以千计民众参加,人山人海,_______。
    A.栩栩如生 妄自菲薄 巧夺天工 摩肩接踵
    B.惟妙惟肖 自惭形秽 天衣无缝 车水马龙
    C.惟妙惟肖 妄自菲薄 天衣无缝 摩肩接踵
    D.栩栩如生 自惭形秽 巧夺天工 车水马龙
    4.(2分)下列括号内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旅行团半夜就登上了泰山山顶。他们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够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这一句没有语病。)
    B.“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施展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句子的主干是:改革开放提供舞台。)
    C.“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三句分别运用了超前夸张、缩小夸张、夸大夸张。)
    D.“母亲是个好劳动。她每天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5.(2分)下列关于《昆虫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选自英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B.《昆虫记》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所以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C.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为它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实在是一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D.法布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去发现,大胆的钻研。
    6.(2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你结合下面的语段内容分析这句话。
    “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又矮又胖的锥体,但是它们的皮肤比任何绸缎都要好看。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自己的儿女,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9分)
    7.(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乙]甘蝇,古之善射者,教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①,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②牵挺③。二年后,虽锥末倒眦④,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⑤,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箭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⑤膺曰:“汝得之矣!”
    节选自《列子•纪昌学射》
    [注]①瞬:眨眼。②承:由下向上注视。③牵挺:织布机的踏板。④眦:眼角。⑤牖:窗户。⑥拊(fǔ):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惩:苦于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C.汝之不惠
    惠:同“慧”,聪明
    D.彀弓而兽伏鸟下
    彀:张开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又学射于飞卫
    B.以残年余力
    以告飞卫
    C.笑而止之
    贯虱之心
    D.而山不加增
    而巧过其师
    (3)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愚公和纪昌两个人物形象的相同点。
    8.(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①,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杜宇:杜鹃鸟。
    (1)全词通过描写    、飞絮缱绻、   、春雨潇潇,构成一幅凄婉缠绵的画面,词句清丽委婉,意境深远。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9.(5分)古诗文默写。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三章》)
    (5)在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中,写水动鸟飞的句子是:   ,   。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0.(2分)古往今来的很多诗文中,人们都借助对鸟的描写寄托情感。请从下面列出的鸟中,任选一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雁、燕子、鹤、鹧鸪、黄鹂、乌鸦、莺
    例句:子规 我从“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中,读到了子规哀啼的凄凉,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担忧和牵挂。
    仿句   。
    11.(3分)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请给这幅漫画取个名字,并说说取名的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2.(12分)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亲爱的南先生
    阿九
    ①“亲爱的南先生,现在是2020年2月28日,为了保护您的安全,请允许人类将您送往舒适的新西兰生活区,系好您的安全带,前往家乡的航班马上起飞!”
    ②这场奇妙之旅来源于上海一新西兰航班最新发布的航空安全宣传片。事实上,早在2018年,南先生就真正搭乘航班去往新西兰了。
    ③南先生的全名叫作南秧鸡,有一双红色的腿,一个不长不短的喙,一双小小而机灵的黑眼睛,以及圆滚滚、胖嘟嘟的身体,大体上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④尽管南先生无法做到艳压全场,但它的远房亲戚一鹤可以南先生隶属鹤目。它跟在新西兰生活的大部分鸟类一样,小小的翅膀不允许胖胖的身体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⑤在新西兰这片土地上,存在着南先生的理想居住地。南先生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它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不然被阳光晒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除了气温和湿度之外,南先生更喜欢居住在肥沃的土地上,好土地才能长出好粮食,好粮食才能填饱肚子,这样才会使它的体重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至于损害它可爱的公众形象。冬天下雪后,南先生就会把家搬到树林和灌木丛中,虽然有羽毛和脂肪护体,但还是找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过冬更好。
    ⑥南先生的主食是草木的茎叶,偶尔开荤吃吃昆虫,荤素搭配,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⑦南先生相信爱情,而且用情专一。它绝对不会三妻四妾,而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南先生觉得,有一个愿意嫁给它的“南小姐”,婚后再生一两个“南小朋友”,家中有0.04~0.4平方千米良田,这就是生活最幸福的样子。
    ⑧南先生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⑨南先生曾经有一个身材很苗条的表妹,叫北姑娘,全名是北秧鸡。可能是红颜薄命的缘故,北姑娘在20世纪末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⑩在这段时间里,南先生也曾与拿着镰刀的死神并肩走过。气候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让南先生很难适应。人类踏上了南先生的领地,带来了哺乳动物,他们大量捕杀南先生们,使得南先生奄奄一息。
    ⑪1982年,偌大的地球上,南先生只剩下118个兄弟姐妹。这时候,南先生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和孤独。南先生开始了逃亡生活,既然打不过人类,那就只能拼命地离人类远一点,再远一点。
    ⑫在南先生漫长逃亡岁月中的某一天,人类突然醒悟,开始在全世界找寻南先生的身影,并且为它提供理想的居住环境。人类将南先生送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一段时间过后,南先生渐渐又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作为补偿,人类亲自用飞机将南先生送往故乡。
    ⑬南先生的故乡新西兰是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它也是入侵物种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样在新西兰居佳的人类,也将南先生等特有动物视为掌上明珠,为保护它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边界动物园”,需要人类共同的守护。
    ⑭南先生是幸运的,因为它现在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至今仍然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看见南先生的足迹。自从人类踏上新西兰这片土地,50种鸟类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年有多达2500万只鸟儿被捕杀。
    ⑮“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人类向这个美丽的世界说了抱歉之后,每个人都应该尽力保护这个美丽的世界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南先生们。
    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摘自《知识窗》
    (1)通过阅读文章,我们认识到南先生的公众形象着实可爱。那么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2)文中第⑦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它绝对不会三妻四妾,而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3)第⑫段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人类将南先生送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一段时间过后,南先生渐渐又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
    (4)下面对原文信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补偿自己曾经的过错,早在2018年就亲自用飞机将南先生送往故乡新西兰。
    B.文章标题不仅点明了说明对象,还暗示了南先生可爱的形象,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C.20世纪末,南先生因北姑娘的离开而变得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以至于奄奄一息。
    D.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笔法写南秧鸡,知识性、抒情性、思想性完美结合,文字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白杨礼赞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③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息,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全文多次写道:“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分析第七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②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哪些好处?
    五、写作(40分)
    14.(40分)汪曾祺曾回忆在西南联大听闻一多先生上课的情景:很多学生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跑来听……在他看来,这是一件虽辛苦却很值得的事。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历过这样的事:虽然尝试失败了,但积累了经验;虽然过程有波折,却终有收获;虽然只是配角,但也能光彩熠熠……这些事看起来不如所愿,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这些都是值得的。请以“______也值得”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经历过往和思考感悟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字数600字以上;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抄写前文,不得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与解析含范文
    一、基础积累(共12分)
    1.【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迂腐”的“迂”应读作“yū”,“辟邪”的“辟”应读作“bì”;
    B.有误,“雕镂”的“镂”应读作“lòu”,“摄取”的“摄”应读作“shè”;
    C.正确;
    D.有误,“卑鄙”的“鄙”应读作“bǐ”,“旌旗”的“旌”应读作“jīng”。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锁屑”的“锁”应为“琐”,“推祟”的“祟”应为“崇”,“张目接舌”的“接”应为“结”;
    B.有误,“苍桑”的“苍”应为“沧”,“俯仰生恣”的“恣”应为“姿”;
    C.有误,“赡仰”的“赡”应为“瞻”,“躁热”的“躁”应为“燥”,“通霄达旦”的“霄”应为“宵”;
    D.正确。
    故选:D。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①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此处是”他扮演了一个不大熟悉的角色“,对象是人,且动作是模仿,故选”惟妙惟肖“。
    ②妄自菲薄: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惭形秽: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此处是与“盲目乐观”相照应,故选“妄自菲薄”。
    ③天衣无缝:比喻事情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此处形容画的修补找不出破绽,故选“天衣无缝”。
    ④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此处形容人多,故选“摩肩接踵”。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提取句子主干、修辞方法、标点符号。根据各知识点的掌握作答。
    【解答】A.有误,“目的是”和“为了”表意重复,删去一个;
    B.有误,句子的主干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舞台;
    C.有误,三句分别运用了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D.正确。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把握。《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解答】A.有误,法布尔是法国人;
    BCD.正确。
    故选:A。
    6.【分析】《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语言赏析。“蟹蛛是一只非常漂亮的小东西。虽然它们的身材并不十分好,像是一个雕在石基上的又矮又胖的锥体”运用比喻手法,将蟹蛛比作又矮又胖的锥体,“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蟹蛛守护子女的紧张状态,为读者展示了新奇神秘的昆虫世界;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并将蟹蛛拟人化,读来情趣盎然。
    答案:
    法布尔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示了新奇神秘的昆虫世界;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19分)
    7.【分析】参考译文:
    【甲】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堵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聚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知道这件事后)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剩下的力量,甚至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木,又能把山上的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必担忧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乙】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有个弟子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飞卫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睛,然后才能谈及射箭。”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二年后,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说:“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学会看东西才可以。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从南面来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用眼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于是就用燕国牛角装饰的弓,北方蓬杆造成的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他把这件事)告诉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步,用手拍胸膛说:“你掌握了(射箭的)要领。”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的翻译。
    ACD.正确;
    B.有误,句意为: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箕:用箕畚装。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到/向;
    B.不同,凭借/来;
    C.不同,代词/的;
    D.相同,表转折。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句中重点词语有:汝,你;心,思想;固,顽固。句意为: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4)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把小的看大,把微小的看出显著,然后再来告诉我。故断为: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5)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结合文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和“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箭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可知两人都有恒心,有毅力。
    答案:
    (1)B
    (2)D
    (3)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孤儿。
    (4)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5)共同点:有恒心,有毅力。
    8.【分析】这首词通过描写楼外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这首词通过描写楼外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
    (2)本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从下片来看,主要是写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间接抒情。“把酒送春春不语”写出词人面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不舍,而这时已近黄昏,又下起了“潇潇雨”,更衬托出词人悲凉的心情。
    答案:
    (1)楼外垂杨 杜鹃哀鸣
    (2)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最后一句作者描写黄昏时分天空飘洒的潇潇暮雨来表达春归之后内心的孤寂与凄冷,含蓄蕴藉,韵味悠远。
    参考译文: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大漠孤烟直(注意“孤”的书写)
    (2)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携”的书写)
    (3)东风不与周郎便(重点字:郎)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注意“患”的书写)
    (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意“漪”的书写)
    三、语言运用(共5分)
    10.【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大雁”一般为思乡之情,“燕子”为对新春的赞美、春天的活力和生机等,“鹤”为品格高洁、生活闲适,“鹧鸪”为思乡念亲,“鸳鸯”为甜蜜、幸福、美满等。
    示例:燕子 我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读到了燕子的勤劳,以及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11.【分析】本题考查拟名能力。首先要理解漫画内容,小笼子是学校,大笼子是各种补习班,小鸟象征学生。学生平时被关在学校这个笼子里,放假了,本该恢复自由的学生却又被家长关进各种补习班的笼子。这幅漫画反映了学生缺乏自由时间的社会现象。可据此拟题。
    【解答】答案:
    示例:名字:笼。
    理由:笼,意味着限制。这里指学生上学期间被学校限制,放假了,本该拥有自由时间了,却又被家长送进各种补习班,“笼”强调了学生缺乏自由时间的社会现象。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2.【分析】本文说明了南先生很可爱,人类为了补偿自己曾经的过错,用飞机将南先生送往故乡新西兰。文章结尾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南先生的全名叫作南秧鸡,有一双红色的腿,一个不长不短的喙,一双小小而机灵的黑眼睛,以及圆滚滚、胖嘟嘟的身体,大体上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可可爱爱,没有脑袋”,概括为:南先生形体可爱。结合“南先生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它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不然被阳光晒黑了可不是闹着玩的。除了气温和湿度之外,南先生更喜欢居住在肥沃的土地上,好土地才能长出好粮食,好粮食才能填饱肚子,这样才会使它的体重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不至于损害它可爱的公众形象”,概括为:南先生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它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喜欢居住在肥沃的土地上。结合“南先生相信爱情,而且用情专一。它绝对不会三妻四妾,而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概括为:南先生用情专一。结合“南先生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概括为:南先生有故事。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引用歌词,增加文采,结合“南先生相信爱情,而且用情专一”分析,说明南先生相信爱情,而且用情专一。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首先回答:不能,然后分析原因。“一段时间过后”表时间,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南先生来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不是立刻活蹦乱跳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如果去掉以后,就变成了“人类将南先生送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南先生渐渐又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了”,说明南先生来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渐渐活蹦乱跳了,时间很短,与实际不符。“一段时间过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在这段时间里,南先生也曾与拿着镰刀的死神并肩走过。气候阴晴不定,喜怒无常,让南先生很难适应。人类踏上了南先生的领地,带来了哺乳动物,他们大量捕杀南先生们,使得南先生奄奄一息”分析,可知选项“南先生因北姑娘的离开而变得阴晴不定,喜怒无常,以至于奄奄一息”错误。
    故选:C。
    答案:
    (1)南先生形体可爱;南先生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它喜欢凉爽、潮湿的环境,喜欢居住在肥沃的土地上;南先生用情专一;南先生有故事。
    (2)引用,增加文采,说明南先生相信爱情,用情专一。
    (3)不能,“一段时间过后”表时间,说明南先生来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不是立刻活蹦乱跳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如果去掉以后,说明南先生来到没有入侵物种威胁的小岛上渐渐活蹦乱跳了,时间很短,与实际不符。“一段时间过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C
    13.【分析】《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文章立意高远,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①②③段,可知第②段主要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以黄土高原的美丽景色来突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结合④⑤段可知,第⑤段主要描写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通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来突出它的不平凡;结合⑥⑦段,可知第⑦段写了白杨树的内在精神,“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靠紧团结,力求上进”“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以此来突出它的不平凡。
    (2)本题考查反问作用分析。第④段连用四个反问句,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着重地提出白杨树“跟北方的农民”相似,由外到内,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树及人,展示一种深远的境界: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本题考查语段的内容及其作用。第①②段主要写高原的景象和初见到白杨树时的情形,交代了白杨树的生存环境。高原黄绿错综、辽阔平坦,给人以“雄壮”“伟大”之感,渲染了不平凡的气氛;从结构上看,为下文描写白杨做的不平凡、伟大作铺垫。
    答案:
    (1)写出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景美;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形美;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神美。多方面赞颂了白杨树的美,突出它的不平凡,更是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引发读者思考,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树及人,展示一种深远的境界: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写黄绿错综、辽阔平坦的高原景象,交代了白杨的生存环境。给人以“雄壮”“伟大”之感,渲染了不平凡的气氛,为下文描写白杨作了铺垫。
    五、写作(40分)
    14.【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审题可知,“值得”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为了表现“也”的转折义,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看似“不值得”的事情,比如,“学会放弃,也值得”“失败了,也值得”“拒绝完美,也值得”“遭受欺骗,也值得”等。从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与真实事件,加以适当地艺术加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真情来打动读者和评卷老师。文体上适合写记叙文。
    【解答】
    放弃“荣誉”,也值得
    “咱们班唯一的满分……”老师的声音在脑海中远去,我看着面前那个鲜红刺眼的120分,脑子里“嗡”的一声,炸开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匆匆借了同学的卷子看了一眼,果然,第十四题我确实写错了。我听见旁边同学笑话我得了满分还借她的卷子,我敷衍说:“没什么。”怎么办?要说吗?用唯一的满分荣誉换取根本没人知道的事实,值得吗?
    我不停地纠结:反正是自己查出来的错,其他人又不知道,何必呢?是呀,其实不说也没什么,只不过是一次考试罢了。我一边安慰自己,一边向窗外看去,试图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不敢看同学们的脸,不敢看老师的脸,不敢看黑板上的题,更不敢看手中那滚烫的卷子。哼,敢骗我们!我仿佛听见有个声音在大声讽刺我,揭发我自欺欺人的事实。就连窗外金黄的银杏叶,也像不想看见我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
    值得吗?真的值得吗?用诚信替换一个别人没有注意的事实,值得吗?尽管其他人不知道,可你自己不知道吗?你不能成为一个爱慕虚荣、不诚信的人哪!“勿以恶小而为之”,为诚信放弃这份虚假的“荣誉”,我想,应该是值得的!
    当我决定说出真相时,羞愧感如潮水般退去,刚才不敢面对的人又变得和蔼可亲,惧怕被发现的错误已不值一提。也许118分没有120分完美,可我却保留了完美的诚信。
    当我走出教室,看着阳光下在枝头熠熠生辉的银杏叶,我又找回那个胸怀坦荡、不惧阴霾的我。这份问心无愧值得我守护。



    相关试卷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3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