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合集
2022届江西省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江西省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时量:90分钟 满分:90分第I卷 选择题(共3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第21~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5分)1.苏轼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饴”是麦芽糖,“酥”是酥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相同的麦芽糖和酥油相比较,麦芽糖被彻底氧化分解耗氧更多B.用显微镜观察苏丹III染色后的“小饼”切片,可见细胞中橘黄色的脂肪滴C.“饴”属于还原糖,将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试剂并用水浴加热处理有砖红色沉淀生成D.糖类和脂质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多食“小饼”等富含糖与脂质的食品不会影响健康2.初步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A.β-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时消耗水分子B.一个β-AP分子中含有39个肽键C.β-AP寡聚合物可能引起大脑功能异常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3.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可用来维持细胞的形态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染色后,需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进行观察D.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4.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科学家已经明确了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如图为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周期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若图示为胰岛B细胞的细胞核,则结构②与蛋白质和RNA的形成无关D.由图可知,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ATP5.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塑形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B.构成“分子垃圾袋”的主要化膜相似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D.囊泡将来自细胞区室表而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6.多酶片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它是由糖衣(外层酶)和肠溶衣(内层酶)组成的双层包衣片,外层为胃蛋白酶,内层为胰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酶和胃蛋白酶发挥作用的部位不同B.多酶片不宜用过热的水送服,因为高温会影响酶的活性C多酶片可加温水捣烂或嚼碎后再给孩子喂服,这样做不会降低药效D.胰酶和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相似,均在37℃左右7.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脂质体,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近年来在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脂溶性药物,应包裹在A中B.能在水中结晶的药物,应包裹在B中C.构成脂质体的元素有C、H、O、N、PD.脂质体与靶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把药物运送到靶细胞内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可参与构成RNA分子B.细胞内ATP的合成是一个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没有关系C.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属于生物界的共性D.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9.雌果蝇某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不会出现在雄配子中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10.在玻璃温室中,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实验,补光的光强度为150 µmol·m-1·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着补光的光强度的增强而加快B.580 nm补光对光合速率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若450 nm补光组在9:00突然换成680 nm补光,短时间内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含量将增加D.对照组在8:00到10:00间从温室吸收的CO2总量大于450 nm补光组在此时间段内吸收的CO2总量11.受精作用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随机的结合体现了基因重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C.精子和卵细胞之间可以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实现识别和结合D.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12.若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让其侵染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对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外壳中找到15N B.只能在DNA中找到15NC.外壳和DNA中均能找到15N D.外壳和DNA中都找不到15N13.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B.该miRNA通过与W基因的mRNA结合成双链使W蛋白合成过程提前终止C.该miRNA在细胞核内转录后立刻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加工并发挥作用D.miRNA、rRNA、mRNA、tRNA都由DNA转录而来14.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②能使DNA双链的氢键重新形成B.酶①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C.图中可体现DNA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15.地中海贫血症(常染色体遗传病)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改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患者的β-珠蛋白合成受阻是因为翻译提前终止C.图示基因突变发生了C/G这一个碱基对的缺失D.图中正常mRNA与异常mRNA只有一个密码子不同16.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穿梭育种涉及的主要是杂交育种 B.穿梭育种有效克服了地理隔离C.穿梭育种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穿梭育种可扩大优良性状的选择范围17.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够完全有效地预防遗传病D.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出镰刀状细胞贫血症18.獅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的特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中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深渊狮子鱼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发生了进化B.因为超深渊狮子鱼属于新物种,所以它一定不能和狮子鱼交配C.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进行了选择D.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19.“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若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两种类型的表现型,比例接近1:1D.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20.已知某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基因a和对应的等位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含致病基因的精子的存活率会降低50%。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已经生育了一个基因型为aa的女孩。现在计划生育第二胎,则他们生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A.1/8 B.1/9 C.1/12 D.1/1821.生物学上经常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替代非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实验中追踪放射性流向,来确定元素流向,这种实验技术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放射性同位索标记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含15N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证明了DNA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用H218O的水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在H2O、CO2、(CH2O) 、O2等物质中可检测到放射性D.在乳腺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科学家可以依次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中检测到放射性22.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并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C.信号序列中的氨基酸顺序改变,则核糖体可能与内质网无法结合D.信号肽儒借助DP(SRP受体)和SRP的识别结合才能转移至内质网膜上23.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RQ=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吸收的氧气的量)反映细胞呼吸的底物类型和呼吸方式。如图是在25℃恒温条件下测定某作物种子呼吸熵的装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当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时,若测得甲、乙装置红墨水滴向左移动的距离分别为200mm和0mm,则该种子的RQ=1B.当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时,若将甲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为CO2缓冲液(维持装置中CO2浓度不变),则无法测定种子的RQC.若种子仅进行有氧呼吸,且呼吸熵小于1,则分解的有机物可能为脂肪D.甲装置中放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种子细胞呼吸释放的CO224.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不同的细胞用不同的机制解决这种危机。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与原生生物细胞以三种不同的机制(如图所示)避免细胞渗透膨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细胞的细胞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B.植物细胞避免吸水涨破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C.若将原生生物置于低于其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降低D.动物细胞避免吸水涨破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运出离子从而降低细胞吸水量25.如图,图甲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提高温度,图甲中曲线将下移B.图甲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C.图乙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主要是0~5点和20~24点D.图乙的阴影部分大致可以表示6点~19点时段内有机物的积累量26.如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丙中M、m的产生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精细胞或极体 D.丙细胞不可能是乙细胞分裂的结果27.玉米原产于美洲,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有抗病和不抗病(基因A和a),宽叶和窄叶(基因B和b)两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病宽叶玉米自交,子一代表现型是抗病宽叶:不抗病宽叶:抗病窄叶=4:2:2。科学研究发现子一代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亲本中有花粉出现不育,则这花粉的基因组成为A.Ab B.ab C.AB和ab D.Ab和aB28.已知大雁(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羽毛有芦花(B)和非芦花(b)两种表现型。为了探究等位基因B和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Z染色体上(不考虑Z和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统计下列各杂交组合所得子代的性状,在一个繁殖季节里最可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杂交组合是A.多只芦花雌雁与多只非芦花雄雁杂交 B.多只非芦花雌雁与多只芦花雄雁杂交C.多只芦花雌雁与多只芦花雄雁杂交 D.多只非芦花雌膗与多只非芦花雄雁杂交29.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下图是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到的变异只有染色体结构变异B,深红棉S与粉红棉M杂交产生粉红棉的概率是1/2C.深红棉S与白色棉N杂交产生粉红棉的概率是1/2D.粉红棉M自交产生白色棉N的概率为1/230.萤火虫(性别决定为XY型)的体色有红色、黄色和棕色3种,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和e、X染色体上的基因F和f控制。已知含有基因F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含基因E但不含基因F的个体体色均为黄色,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现有一只红色个体与一只黄色个体交配,子代中1/16为棕色雄性个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中有一半个体为红色B.子代中黄色雄性个体的概率为3/8C.亲本雄性个体产生基因型为eXf的配子的概率为1/4D.亲本雌性表现型为红色,基因型为EeXFXf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道小题,共计55分)31.(10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发现了细胞的自噬机理,由此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自噬是细胞维持胞内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通过自噬可清除细胞内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以及受损或老化的细胞器。下图表示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以及溶酶体参与自噬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自噬作用普遍存在于 (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自噬体是包裹了蛋白质或细胞器的囊泡,该囊泡可与溶酶体融合并被后者所含水解酶消化,这一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 性。(2)细胞自噬现象最旱发现于酵母细胞中,自噬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排出细胞或被细胞利用,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自噬作用”会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3)细胞内受损蛋白质可与热休克蛋白形成复合物,与溶酶体膜上的 结合,并在其作用下转入溶酶体腔。据研究,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据图推测,癌细胞能在营养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存活的原因可能是 。32.(11分)科研人员将长势一致的桃树幼苗平均分成正常灌水、干旱处理、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组,只在幼苗枝条中部成熟叶片供给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幼根、幼叶与茎尖的光合产物分布,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干旱胁迫中期,检测到光反应释放的氧气减少,推测可能是叶绿体内 (结构)受损,为暗反应提供的 碱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另外由于 ,C3的生成速率降低,从而导致光合速率降低。(2)由图可知,干旱处理后,14CO2供给叶的光合产物的输出量 (填“增加”“基本不变”或“减少”)。(3)本实验表明桃树幼苗干旱处理后向幼根所分配的光合产物的比例增加而向幼叶和茎尖所分配的光合产物的比例降低。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33.(12分)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2)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丙酮酸和乙醇的场所分别是 和 。(3)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 ,“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 受阻。(4)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洪水、灌溉不均匀的情况下,根系更容易腐烂的是品种 。34.(11分)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食桑少、出丝率高等优点。科学家通过辐射,创建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标。该平衡致死系的染色体上基因结构为:雄蚕的两条Z染色体上有两对与致死有关的等位基因A、a和B、b(不发生交叉互换),任一对基因隐性纯合则胚胎致死(无等位基因时,一个隐性致死基因同样具有致死效应),雌蚕的Z染色体有隐性基因a,W染色体上有其等位基因。另有一对控制产卵颜色的常染色体基因D(产黑卵)和d(产白卵)。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图中雄蚕产生的配子种类有几种? ,分别为 。(2)某地引入平衡致死系雄蚕原种与本地产纯种产黑卵家蚕(与致死相关的正常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杂交,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标,请解释原理: 。(3)平衡致死系原种可以体系内雌雄相互交配得到保持,请写出体系内交配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 ,据此分析品系内W染色体上设计D基因的目的: 。35.(11分)近些年,研究人员在对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的研究中发现不同于“常规”减数分裂的“逆反”减数分裂现象,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部分染色体未标出,“。”代表着丝点)。研究人员还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分配规律,如图2所示(注:MI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MI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1)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通常要将染色体染色,请举出一种能将染色体染色的染色剂: 。(2)图中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 (填“精子”“卵细胞”或“卵细胞和精子”)的过程(部分染色体未标出),细胞②中 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3)与“常规”减数分裂相比,“逆反”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是 。(4)经过对大量样本的统计研究发现了染色体的分配规律,如图2所示的这种分配规律及其意义在于: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宜春中学十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天竺鼠中控制短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江西省五市九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