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864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864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试卷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864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点P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4章圆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和等于1;
②半圆是弧;
③正八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抛掷3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全部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
⑤如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这个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已知⊙O的半径为4,,则点A在( )
A.⊙O内 B.⊙O上 C.⊙O外 D.无法确定
3、如图,DC是⊙O的直径,弦AB⊥CD于M,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M=BM B.CM=DM C. D.
4、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如图,AB是的直径,的弦DC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于点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6、如图,在△ABC中,∠CAB=64°,将△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使CC′AB,则旋转角的度数为( )
A.64° B.52° C.42° D.36°
7、如图图案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点P(-3,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3,1) B.(3,1) C.(3,-1) D.(-3,-1)
9、如图,在△ABC中,∠BAC=130°,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D,E,连接AD.当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则∠BAD的大小是( )
A.80° B.70° C.60° D.50°
10、已知⊙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相交或相切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正多边形的半径与边长相等,那么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
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如图,现有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边)长为 8 步,股(长直角边)长为 15 步,问该直角三角形所能容纳的最大圆的直径是多少?”答:该直角三角形所能容纳的最大圆的直径是______步.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A0A1=90°,∠A1OA0=60°,以OA1为直角边向外作Rt△OA1A2,使∠A2A1O=90°,∠A2OA1=60°,按此方法进行下去,得到 Rt△OA2A3,Rt△OA3A4…,若点A0的坐标是(1,0),则点A2021的横坐标是___________.
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P为AB延长线上的点,过点P作⊙O的切线PE,切点为M,过A、B两点分别作PE垂线AC、BD,垂足分别为C、D,连接A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写所有正确论的号)
①AM平分∠CAB;②;③若AB=4,∠APE=30°,则的长为;④若AC=3BD,则有tan∠MAP=.
5、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2,∠D=110°,则的长为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抛物线y=-+x+2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求A,B两点的坐标;
(2)如图1,点C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且AC=BC,求点C的坐标;
(3)如图2,将△ABO绕平面内点P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DEF(点A,B,O的对应点分别是点D,E,F),D,E两点刚好在抛物线上.
①求点F的坐标;
②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将两个含60°角的三角板MON和三角板OPQ如图摆放,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OM、OP在直线AB上,其中.
(1)将图1中的三角板OPQ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边OP在的内部且平分,此时三角板OPQ旋转的角度为______度;
(2)三角板OPQ在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若OP在的内部.试探究与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将图1中的三角板MON绕点O以每秒2°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将三角板OPQ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将射线OB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后的射线OB记为OE,射线OC平分,射线OD平分,当射线OC、OD重合时,射线OE改为绕点O以原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C与OD第二次相遇前,当时,直接写出旋转时间t的值.
3、问题:如图,是的直径,点在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中边上的高.
小芸解决这个问题时,结合圆以及三角形高线的相关知识,设计了如下作图过程.
作法:如图,
①延长交于点,延长交于点;
②分别连接,并延长相交于点;
③连接并延长交于点.
所以线段即为中边上的高.
(1)根据小芸的作法,补全图形;
(2)完成下面的证明.
证明:∵是的直径,点,在上,
∴__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
∴,.
∴,________是的两条高线.
∵,所在直线交于点,
∴直线也是的高所在直线.
∴是中边上的高.
4、如图,已知为的直径,切于点C,交的延长线于点D,且.
(1)求的大小;
(2)若,求的长.
5、如图,在等边中,D为BC边上一点,连接AD,将沿AD翻折得到,连接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
(1)若,求的度数;
(2)若,求的大小;
(3)猜想CF,BF,A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对五个命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1、Δ=12-4×1=-3r,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
解:∵⊙O的半径r=4,且点A到圆心O的距离d=5,
∴d>r,
∴点A在⊙O外,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3种.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①点P在圆外⇔d>r;②点P在圆上⇔d=r;③点P在圆内⇔d<r.
3、B
【分析】
根据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
解:∵弦AB⊥CD,CD过圆心O,
∴AM=BM,,,
即选项A、C、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根据已知条件得CM和DM不一定相等,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垂径定理.
4、C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5、B
【分析】
由垂径定理可知,AE=C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AOD的面积,求出,然后利用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如图:
∵AB是的直径,OD是半径,,
∴AE=CE,
∴阴影CED的面积等于AED的面积,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扇形的面积,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6、B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ACC′=∠CAB=64°,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CAC′等于旋转角,AC=AC′,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CC′=∠AC′C=64°,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CAC′的度数,从而得到旋转角的度数.
【详解】
解:∵CC′∥AB,
∴∠ACC′=∠CAB=64°
∵△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到△AB′C′的位置,
∴∠CAC′等于旋转角,AC=AC′,
∴∠ACC′=∠AC′C=64°,
∴∠CAC′=180°-∠ACC′-∠AC′C=180°-2×64°=52°,
∴旋转角为5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7、C
【分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求解.
【详解】
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不合题意;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符合题意;
D、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重合.
8、C
【分析】
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然后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可知:点P(3,1)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关系,是需要熟记的基本问题,记忆方法可以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图形.
9、A
【分析】
根据三角形旋转得出,,根据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邻补角关系求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DAC=50°,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
证明:∵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
∴,,
∴∠ADC=∠DAC,
∵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
∴,
∴∠DAC=50°,
∴∠BAD=∠BAC-∠DAC=8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旋转性质,邻补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
10、B
【分析】
圆的半径为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 当时,直线与圆相切,当时,直线与圆相离,当时,直线与圆相交,根据原理直接作答即可.
【详解】
解: ⊙O的直径为10cm,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cm,
⊙O的半径等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
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相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六
【分析】
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可知OA=OB=AB,则△OAB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OB=60°,则,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正多边形的半径与边长相等,
∴OA=OB=AB,
∴△OAB是等边三角形,
∴∠AOB=60°,
∴,
∴,
∴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六,
故答案为:六.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多边形和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6
【分析】
依题意,直角三角形性质,结合题意能够容纳的最大为内切圆,结合内切圆半径,利用等积法求解即可;
【详解】
设直角三角形中能容纳最大圆的半径为:;
依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斜边长为:
依据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为;
内切圆半径面积公式:,即为;
所以,可得:,所以直径为:;
故填: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及其内切圆的性质,重点在理解题意和利用内切圆半径求解面积;
3、22020
【分析】
根据,,点的坐标是,得,点 的横坐标是,点 的横坐标是-,同理可得点 的横坐标是,点 的横坐标是,点 的横坐标是,点 的横坐标是,点 的横坐标是,依次进行下去,可得点的横坐标,进而求得的横坐标.
【详解】
解:∵∠OA0A1=90°,∠A1OA0=60°,点A0的坐标是(1,0),
∴OA0=1,
∴点A1 的横坐标是 1=20,
∴OA1=2OA0=2,
∵∠A2A1O=90°,∠A2OA1=60°,
∴OA2=2OA1=4,
∴点A2 的横坐标是- OA2=-2=-21,
依次进行下去,Rt△OA2A3,Rt△OA3A4…,
同理可得:
点A3 的横坐标是﹣2OA2=﹣8=﹣23,
点A4 的横坐标是﹣8=﹣23,
点A5 的横坐标是 OA5=×2OA4=2OA3=4OA2=16=24,
点A6 的横坐标是2OA5=2×2OA4=23OA3=64=26,
点A7 的横坐标是64=26,
…
发现规律,6次一循环,
即
,
,
2021÷6=336……5
则点A2021的横坐标与的坐标规律一致是 22020.
故答案为:2202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点的运动过程,总结规律,发现规律,点A3n在轴上,且坐标为.
4、①②④
【分析】
连接OM,由切线的性质可得,继而得,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边对等角即可求得,由此可判断①;通过证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判断②;求出,利用弧长公式求得的长可判断③;由,,,可得,继而可得,,进而有,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可得,由此可判断④.
【详解】
解:连接OM,
∵PE为的切线,
∴,
∵,
∴,
∴,
∵,,
∴,
即AM平分,故①正确;
∵AB为的直径,
∴,
∵,,
∴,
∴,
∴,故②正确;
∵,
∴,
∵,
∴,
∴的长为,故③错误;
∵,,,
∴,
∴,
∴,
∴,
又∵,,,
∴,
又∵,
∴,
设,则,
∴,
在中,,
∴,
∴,
由①可得,
,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
【分析】
连接OA、OC,先求出∠ABC的度数,然后得到∠AOC,再由弧长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连接OA、OC,如图,
∵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110°,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以及圆周角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弧长公式.
三、解答题
1、(1)A(-1,0),B(0,2);(2)点C的坐标(,);(3)①求点F的坐标(1,2);②点P的坐标(,)
【分析】
(1)令x=0,求得y值,得点B的坐标;令y=0,求得x的值,取较小的一个即求A点的坐标;
(2)设C的坐标为(x,-+x+2),根据AC=BC,得到,令t=-+x,解方程即可;
(3)①根据题意,得∠BPE=90°,PB=PE即点P在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B,E都在抛物线上,则B,E是对称点,从而确定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F在BE上,且BE∥x轴,点E(3,2),确定BE=3,根据旋转性质,得EF=BO=2,从而确定点F的坐标;
②根据BE=3,∠BPE=90°,PB=PE,确定P到BE的距离,即可写出点P的坐标.
【详解】
(1)令x=0,得y=2,
∴点B的坐标为B(0,2);
令y=0,得-+x+2=0,
解得
∵点A在x轴的负半轴;
∴A点的坐标(-1,0);
(2)设C的坐标为(x,-+x+2),
∵AC=BC,A(-1,0),B(0,2),
∴,
∵A(-1,0),B(0,2),
∴,
即,
设t=-+x,
∴,
∴,
∴,
∴,
整理,得,
解得
∵点C在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
∴,
此时y=,
∴点C的坐标(,);
(3)①如图,根据题意,得∠BPE=90°,PB=PE即点P在线段BE的垂直平分线上,
∵B,E都在抛物线上,
∴B,E是对称点,
∴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F在BE上,且BE∥x轴,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B(0,2),
∴点E(3,2),BE=3,
∵EF=BO=2,
∴BF=1,
∴点F的坐标为(1,2);
②如图,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BE交于点M,交x轴与点N,
∵BE=3,
∴BM=,
∵∠BPE=90°,PB=PE,
∴PM=BM=,
∴PM=BM=,
∴PN=2-=,
∴点P的坐标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旋转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换元法解方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对称性,灵活理解旋转的意义,熟练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
(1)135°
(2)∠MOP-∠NOQ=30°,理由见解析
(3)s或s.
【分析】
(1)先根据OP平分得到∠PON,然后求出∠BOP即可;
(2)先根据题意可得∠MOP=90°-∠POQ, ∠NOQ=60°-∠POQ,然后作差即可;
(3)先求出旋转前OC、OD的夹角,然后再求出OC与OD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所需要的时间,再设在OC与OD第二次相遇前,当时,需要旋转时间为t,再分OE在OC的左侧和OE在OC的右侧两种情况解答即可.
(1)
解:∵OP平分∠MON
∴∠PON=∠MON=45°
∴三角板OPQ旋转的角:∠BOP=∠PON+∠NOB=135°.
故答案是135°
(2)
解:∠MOP-∠NOQ=30°,理由如下:
∵∠MON=90°,∠POQ=60°
∴∠MOP=90°-∠POQ, ∠NOQ=60°-∠POQ,
∴∠MOP-∠NOQ=90°-∠POQ -(60°-∠POQ)=30°.
(3)
解:∵射线OC平分,射线OD平分
∴∠NOC=45°,∠POD=30°
∴选择前OC与OD的夹角为∠COD=∠NOC+∠NOP+∠POD=165°
∴OC与OD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165°÷(2°+3°)=33秒,此时OB旋转的角度为33×5°=165°
∴此时OC与OE的夹角165-(180-45-2×33)=96°
OC与OD第二次相遇需要时间360°÷(3°+2°)=72秒
设在OC与OD第二次相遇前,当时,需要旋转时间为t
①当OE在OC的左侧时,有(5°-2°)t=96°-13°,解得:t=s
②当OE在OC的右侧时,有(5°-2°)t=96°+13°,解得:t=s
然后,①②都是每隔360÷(5°-2°)=120秒,出现一次这种现象
∵C、D第二次相遇需要时间72秒
∴在OC与OD第二次相遇前,当时,、旋转时间t的值为s或s.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
3、(1)见详解;(2)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BD.
【分析】
(1)根据作图步骤作出图形即可;
(2)根据题意填空,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如图,CH为△ABC中AB边上的高;
(2)证明:∵是的直径,点,在上,
∴___90_°.(__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_)(填推理的依据)
∴,.
∴,_BD__是的两条高线.
∵,所在直线交于点,
∴直线也是的高所在直线.
∴是中边上的高.
故答案为: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B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推理,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等知识,熟知两个定理,并根据题意灵活应用是解题关键.
4、
(1)45°
(2)
【分析】
(1)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C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OC=2∠CAD,进而证明∠D=∠DOC,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的度数;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C,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即可.
(1)
连接.
∵ ,
∴ ,即 .
∵ ,
∴ .
∵ 是⊙的切线,
∴ ,即 .
∴ .
∴ .
∴ .
(2)
∵ ,,
∴ .
∵ ,
∴ .
∴ 的长.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弧长的计算,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5、(1)20°;(2);(3)AF= CF+BF,理由见解析
【分析】
(1)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AC,∠BAC=∠ABC=6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CAD=20°,AC=AE,则∠BAE=∠BAC-∠EAD-∠CAD=20°,AB=AE,,∠CBF=∠ABE-∠ABC=20°;
(2)同(1)求解即可;
(3)如图所示,将△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G,先证明△AEF≌△ACF得到∠AFE=∠AFC,然后证明∠AFE=∠AFC=60°,得到∠BFC=120°,即可证明F、C、G三点共线,得到△AFG是等边三角形,则AF=GF=CF+CG=CF+BF.
【详解】
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ABC=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AD=∠CAD=20°,AC=AE,
∴∠BAE=∠BAC-∠EAD-∠CAD=20°,AB=AE,
∴,
∴∠CBF=∠ABE-∠ABC=20°;
(2)∵△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ABC=60°,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C=AE,
∴ ,AB=AE,
∴,
∴;
(3)AF= CF+BF,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将△ABF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CG,
∴AF=AG,∠FAG=60°,∠ACG=∠ABF,BF=CG
在△AEF和△ACF中,
,
∴△AEF≌△ACF(SAS),
∴∠AFE=∠AFC,
∵∠CBF+∠BCF+∠BFD+∠CFD=180°,∠CAF+∠CFA+∠ACD+∠CFD=180°,
∴∠BFD=∠ACD=60°,
∴∠AFE=∠AFC=60°,
∴∠BFC=120°,
∴∠BAC+∠BFC=180°,
∴∠ABF+∠ACF=180°,
∴∠ACG+∠ACF=180°,
∴F、C、G三点共线,
∴△AFG是等边三角形,
∴AF=GF=CF+CG=CF+B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旋转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28页。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O的半径为4,,则点A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第24章 圆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的直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