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专题学案苏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导学案,共11页。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课程目标1.了解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的含义。2.了解熵变的含义。3.能用ΔH-TΔS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图说考点 基 础 知 识 自学·思记·尝试 [新知预习]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 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 状态转变为 状态(体系对外部 或者 能量)。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自发转变为 的倾向,即 原理。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 进行的反应。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1)用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2)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 ,具有自发进行的 。2.熵判据(1)熵用来量度体系 的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单位为 。(2)熵值大小判据①物质的混乱度: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 ;②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 ;③物质的存在状态,同一物质:S(g) S(l) S(s)。(3)熵增原理与外界隔绝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 ,即熵变(符号 ) 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熵判据用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5)熵变的判断①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熵 ;②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熵 。三、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1.反应方向的判据体系自由能变化(符号为ΔG,单位为kJ·mol-1)综合考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可用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ΔG=ΔH-TΔS。(1)ΔG 0 反应能自发进行。(2)ΔG=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ΔG 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文字表达在 、 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 的方向进行,直至达到 状态。 [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吸热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 )(2)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 )(3)自发过程一定导致体系的熵增大。( )(4)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 )(5)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6)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正向自发进行,则该条件下其逆反应必定不能自发进行。( )2.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A.Ba(OH)2·8H2O和氯化铵的反应B.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C.(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D.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3.以下自发反应不可用熵判据来解释的是( )A.CaCO3(s)+2HCl(aq)===CaCl2(aq)+CO2(g)+H2O(l)B.NH4Cl(s)===NH3(g)+HCl(g)C.2H2(g)+O2(g)===2H2O(l)D.2C(s)+O2(g)===2CO(g)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D.反应速率快的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5.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1 kPa的条件下,其ΔH=-113.0 kJ·mol-1,ΔS=-145.3 J·mol-1·K-1。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 能 素 养 合作·探究·分享提升点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断[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反应N2(g)+3H2(g)⇌2NH3(g)的ΔH<0,ΔS>0C.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状元随笔 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反应是熵减反应还是熵增反应。 [提升] (1)化学反应:CaCO3(s)===CaO(s)+CO2(g)ΔH(298 K)=+178.2 kJ/mol,ΔS(298 K)=+169.6 J/(mol·K),常温下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CaCO3的分解反应要自发进行,温度T应高于 K。(2)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 K、100 kPa下:ΔH=-113.0 kJ/mol,ΔS=-145.3 J/(mol·K),反应在常温下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3)反应2HCl(g)===H2(g)+Cl2(g),已知:HCl(g)的S=+186.6 J/(mol·K),H2(g)的S=+130 J/(mol·K),Cl2(g)的S=+233 J/(mol·K),则该反应的ΔS= 。(4)已知2CO(g)⇌CO2(g)+C(s),T=980 K时ΔH-TΔ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 K时,估计ΔH-TΔS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当体系温度高于980 K时,估计ΔH-TΔS 0。 状元随笔 在用判据ΔH-TΔS判断时要注意ΔH与ΔS的单位的差别,需要转换。(1)不能片面地用焓判据、熵判据孤立判断。(2)不能忽视温度在大多数化学反应方向判断中的作用。(3)不能错误认为“自发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4)不能忽视ΔH、T、ΔS单位的协调一致。 [关键能力]1.熵值大小判断方法:①从物质状态判断:物质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较小,固态时最小,即S(g)>S(l)>S(s)。②从物质的量的大小判断: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③不同物质熵值间的关系:物质的组成越复杂其熵值越大,一般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相同时,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其混乱度就越大,熵值也越大。④固体的溶解过程、液体和气体的扩散过程,是熵增加的过程。⑤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是熵增加的过程。2.复合判据的应用 形成性自评1.下列过程属于非自发过程的是( )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2.下列对熵变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少量的食盐溶解于水中:ΔS>0B.碳和氧气反应生产CO(g):ΔS>0C.气态水变成液态水:ΔS>0D.CaCO3(s)受热分解为CaO(s)和CO2(g):ΔS>03.已知反应FeO(s)+C(s)===CO(g)+Fe(s)的ΔH>0,ΔS>0(假定ΔH、Δ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B.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C.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D.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4.下列内容与结论相对应的是( )选项内容结论AH2O(g)变成H2O(l)ΔS>0B硝酸铵溶于水可自发进行因为该反应的ΔS>0C一个反应的ΔH>0,Δ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H2(g)+F2(g)===2HF(g)的ΔH=-271 kJ·mol-1,ΔS=+8 J·mol-1·K-1反应在任意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5.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会发生反应:N2(g)+O2(g)===2NO(g) ΔH=+180.50 kJ/mol,ΔS=+247.3 J/(mol·K),若不考虑温度对该反应焓变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000 ℃时,此反应能自发进行B.在1 000 ℃时,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约为730 ℃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高温度约为730 K6.已知在100 kPa、298.15 K时石灰石分解反应:CaCO3(s)⇌CaO(s)+CO2(g) ΔH=+178.3 kJ·mol-1ΔS=+160.4 J·(mol·K)-1,则:(1)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2)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 (填“能”或“不能”)成为反应方向的决定因素。(3)若温度能决定反应方向,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氨的工业合成工艺的成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少科技工作者为了寻找廉价的氨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探索性工作。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已知,在常温下,1 g H2完全转化为NH3,放出的热量为15.4 kJ。(1)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一个反应的ΔH-TΔS<0,则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已知上述氨的合成反应的ΔS=-198.2 J·mol-1·K-1,则其在常温下 (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8.氢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肼(N2H4)是一种液态火箭推进剂。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①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气态肼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气态肼分解反应的ΔS (填“>”“<”或“=”)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为: (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2)氢气是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由冰为原料,获取氢气的过程为:H2O(s)H2O(l)H2O(g)H2(g)和O2(g)①三个转化的ΔS (填“>”“<”或“=”)0,②工业上完成转化③一般有两种途径:电解或者高温,若采用电解的方法,则能量转化形式为 能转化为 能;若采用高温,已知:2H2O(l)===2H2(g)+O2(g) ΔH=+572 kJ·mol-1,ΔS (298K)=+520 J/(mol·K)则要是反应自发进行,最低温度为 K(假设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结果保留整数)。 练后感悟1.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都不能独立作为自发性的判据,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2.根据ΔH-TΔS<0判断的只是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具体反应能否实际发生,还涉及反应速率的问题。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基础知识新知预习一、1.(1)不用借助于外力 (2)高能 低能 做功 释放 有序 无序 熵增2.自动二、1.(1)焓变 (2)降低 趋向2.(1)混乱度 S J·mol-1·K-1 (2)越大 不同 > > (3)增加 ΔS 大于 (4)熵变 (5)增加 减小三、1.(1)< (3)>2.温度 压强 <0 平衡即时性自测1.答案:(1)× (2)√ (3)× (4)√ (5)√ (6)√2.解析:焓判据可以解释放热过程可以自发进行,A项、B项和C项中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答案:D3.解析:熵判据是ΔS>0的反应自发进行。A、B、D选项中都有显著的熵增,可用熵判据解释。答案:C4.答案:A5.解析:ΔG=ΔH-TΔS=-113.0 kJ·mol-1-298 K×(-145.3×10-3 kJ·mol-1·K-1)=-69.7 kJ·mol-1<0,故理论上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答案:能 该反应的ΔH-TΔS=-69.7 kJ·mol-1<0,说明该反应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以能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技能素养例 解析:A、C、D中反应均为熵减反应,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故根据ΔH-TΔS<0判断三个反应均属于放热反应,故A、C错误,D正确;B中反应为熵减反应,ΔS<0,B错误。答案:D提升 解析:(1)298 K时,ΔH-TΔS=+178.2 kJ·mol-1-298 K×169.6×10-3 kJ/(mol·K)≈128 kJ·mol-1>0,故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当ΔH-TΔS=0时,T==≈1 051 K,故当T>1 051 K时,ΔH-TΔ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2)298 K时,ΔH-TΔS=-113.0 kJ·mol-1- 298 K×[-145.3×10-3 kJ/(mol·K)]≈-69.7 kJ·mol-1<0,因此常温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3)ΔS=130 J/(mol·K)+233 J/(mol·K) -2×186.6 J/(mol·K)=-10.2 J/(mol·K)。(4)反应C(s)+CO2(g)===2CO(g)为吸热反应,ΔH>0,则2CO(g)===CO2(g)+C(s)为放热反应,ΔH<0,且该反应ΔS<0,则当T<980 K时,ΔH-TΔS<0,T>980 K时,ΔH-TΔS>0。答案:(1)不能 1 051 (2)能 (3)-10.2 J/(mol·K) (4)小于 大于形成性自评1.解析: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向低处流、天然气的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室温下冰的融化都属于自发过程,其逆向都是非自发的。答案:D2.解析:食盐溶于水是典型的熵增加过程;2C(s)+O2(g)===2CO(g),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为熵增加的反应;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是体系混乱度减小的过程,为熵减小的过程;CaCO3(s)分解产生了气体,为熵增加的反应。答案:C3.解析:ΔH>0,ΔS>0,低温下,ΔG=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ΔG=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故B正确。答案:B4.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混乱度减小,即ΔS<0,A项不符合题意;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熵增加过程,ΔS>0,反应可自发进行,B项符合题意;ΔH>0,ΔS>0,根据复合判据可知,高温时ΔH-TΔS<0,即高温条件下,反应能自发进行,C项不符合题意;由ΔH<0,ΔS>0知,ΔH-TΔS<0,故该反应在任意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5.解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由反应N2(g)+O2(g)===2NO( g) ΔH=+180.50 kJ·mol-1,ΔS=+247.3 J/(mol·K),可知该反应吸热,且熵值增大,根据ΔG=ΔH-TΔS判断,若反应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ΔH-TΔS<0才可,即180.50 kJ·mol-1-T×247.3×10-3 kJ/(mol·K)<0,解得T>730 K(约456.85 ℃),则该反应在T>730 K(约456.85 ℃)时能自发进行,A项正确。答案:A6.解析:(1)ΔG=ΔH-TΔS=178.3 kJ·mol-1-298.15 K×160.4×10-3 kJ·(mol·K)-1≈130.5 kJ·mol-1>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因为该反应ΔH>0、ΔS>0,所以根据ΔG=ΔH-TΔS可知,在温度较高的时候,ΔG可能小于0。(3)根据ΔG=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则有:T>ΔH/ΔS≈1 111.6 K。答案:(1)不能 (2)能 (3)1 111.6 K7.解析:ΔH-TΔS=-92.4 kJ·mol-1-298 K×(-0.198 2 kJ·mol-1·K-1)<0,所以可以自发进行。答案:(1)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2)能8.解析:(1)①由图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a+50.7) kJ/mol。气态肼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ol-1;②由于该反应气体分子总数增多,所以ΔS>0;由于该反应ΔS>0,ΔH>0,因此高温自发; (2)①前两个转化为状态转化,由于同一物质的熵气体>液态>固态,所以①②的ΔS大于0;③为液体转化为气体的反应,所以ΔS大于0;②电解水的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根据ΔH-TΔS=572×1 000-T×520<0,所以T >1 100 K。答案:(1)①a+50.7 N2H4(g)===N2(g)+2H2(g) ΔH= ②> 高温(2)①> ②电 化学 1 10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法指导,基础梳理,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导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学案及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