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87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87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87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大联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大联考化学试题2022.2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V 51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提升铁合金品质的方法B.福鼎白茶中茶多酚含量很高,因其较强的氧化性,茶多酚常用作抗氧化剂C.光洁莹润的“德化白瓷”(主要成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私家车出行,更有利于低碳环保2.联二没食子酸内酯(EA)是从核桃中提取的一种芳香类抗乙肝药物,其球棍模型如图。下列有关EA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2种官能团 B.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分子式为 D.能与溶液反应生成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和CO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为B.1mol最多可形成氢键数为4C.1.8g中含中子数为0.9D.的溶液中数为0.014.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Ag和Au)中回收Ag的一种工艺如下。已知Au无法被碱性NaClO溶液氧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中碱性NaClO溶液可用盐酸代替B.“反应1”产生的银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过滤Ⅰ”的目的之一是节约氨水的用量D.“反应2”中0起还原作用5.某温度下,在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两个反应并达到平衡:① 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适量Z,平衡①和②均不移动B.通入X(g),则N(g)的浓度增大C.升高温度,题设条件无法判断R(g)浓度的增减D.若将容器容积缩小至0.5L,平衡①正向移动,②不移动6.下列离子组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C.、、、 D.、、、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装置目的验证的漂白性证明氨气的还原性验证醋酸、碳酸、硅酸酸性的相对强弱模拟钢铁的吸氧腐蚀8.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某配离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催化剂,结构如图。X、Y、Z、M、Q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M同周期,基态Z原子2p轨道有两个单电子,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强酸,不溶于任何碱B.原子半径:M>Z>Y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M>YD.含有X、Y、Z的酸的分子式一定是9.某新型电池工作时中间室溶液浓度增大,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极反应:B.外电路电子流向:N→MC.该原电池总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b为阴离子交换膜10.如图,M、N为常温下单一体系中的溶解平衡曲线(M代表、N代表),P、Q为常温下单一体系中溶解平衡曲线(P代表、Q代表)。向含的碳酸—碳酸盐废水的混合体系中加入NaOH(s),调节pH使达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6.12时,与共沉淀B.pH>6.71时,含废水达排放标准C.常温下为D.,故不能转化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1.(13分)已知在pH=7~8时溶解度最小。某工厂利用钒铬渣提取液(主要成分为和)制备和晶体,流程如下:不同温度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 20℃19.384.00.15.540℃22.596.50.092.4960℃26.31020.091.3(1)关于“钒铬分离”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研磨可防止生成的沉淀覆在表面,提高利用率B.研磨减小了所得钒渣的粒径,提高了后续步骤中钒渣的浸出率C.相对于20℃、40℃,工业上更宜选用60℃D.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2)从滤液A中获取晶体时,应采用的结晶方法为______;残留的含铬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处理时需要经过“酸化→还原→沉降”三个步骤,用溶液还原时,还原产物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为了使不高于,“沉降”时应调节pH______ [该温度下的近似为]。(3)“浸出”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4)“转化”过程中选用溶液不选用溶液的可能原因为______。(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6)某工厂用钒铬渣提取液最终制得质量为70.2kg,则产率为______。12.(14分)室温下,将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某兴趣小组对产生气泡的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Ⅰ 验证气体的成分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移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从而确认了气体的成分。实验Ⅱ 探究产生气体的原理【提出假设】i.大量气泡由Mg与分子反应而产生ii.大量气泡由Mg与水解产生的反应而产生iii.大量气泡由Mg与反应而产生【验证假设】甲同学按照编号顺序进行实验探究:编号操作现象结论1将5mm长的去氧化膜镁条投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镁条表面变红,振荡后红色扩散;一段时间后镁条表面又变红;气泡不明显。假设i不成立2将5mm长的去氧化膜镁条投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镁条表面不变红,产生大量气泡,随着镁条溶解逐渐出现红色浑浊假设ii或假设iii成立3 镁条表面不变红,产生大量气泡,随着镁条溶解逐渐出现红色浑浊假设iii成立回答下列问题:(1)水解的方程式为______。(2)现象1“镁条表面变红”以及现象2“红色浑浊”均表明生成了______(填化学式);镁条与溶液产生的气体为______(填化学式)。(3)已知:,则浓度均为的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填标号)。(4)操作3为______。(5)根据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假设iii成立,即镁条会使的水解平衡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理不够严密,还有一种可能是______。(7)实验发现等pH的盐酸稀硫酸与镁反应,盐酸速率更快,丙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认为操作1不够严密应改为:“将5mm长的去氧化膜镁条投入______。”13.(13分)Ⅰ.NO在医药化工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上主要采用氨催化氧化法生产NO:主反应: 副反应: (1) ,则______。(2)在不同的氨初始含量下,催化剂表面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由图知,生产NO的最佳条件为______。A.氨含量20%、反应温度650℃ B.氨含量40%、反应温度750℃C.氨含量80%、反应温度1150℃ D.氨含量20%、反应温度750℃(3)在某种氨初始含量下,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体系中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Ⅱ.N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以硫酸锂溶液为电解质,泡沫Cu为阴极,利用电化学装置实现NO的消除,阴极反应的模拟能量变化如图。(4)从反应速率角度推断NO最终还原产物主要为______,阴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Ⅲ.用NO生产亚硝酰氯,反应如下: (5)提高NO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答出两种即可)。(6)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O(g)和(g)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进行反应,体系初始总压为,NO的平衡转化率为,则平衡常数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4.(10分)近期,福建物构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得重大进展。某种钙钛矿由Ca、Ti和O三种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原子3d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目为______,原因是______。(2)第一电离能,原因是______。(3)以O原子为中心的经常作为配合物的配体;但是不能做为配体,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不能作为配体的原因是______。(4)某种钙钛矿晶胞结构如下图,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的配位数为______;若以为晶胞的顶点,则位于晶胞的______。(5)若从二维平面角度观察钙钛矿,可以发现与构成了密置层,请在上图中用虚线表示出该密置层。15.(10分)异喹啉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杀菌、抗组胺、降血压、降血糖等,其衍生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信息如下:i. ii.—Ph表示苯基回答下列问题:(1)A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______。(2)B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4)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5)E的分子式为______。(6)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种。①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②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6∶2∶1∶1。 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2届高三大联考化学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BDCADABC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1.(13分)(1)AB(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得一分)(2)蒸发结晶(1分);(1分,写成不得分);≥6(或不小于6,1分)(3)(2分)(4)过多会使溶液酸度增加,影响的结晶;或使用所得滤液可循环利用(2分)(5),,(2分,答出一种或两种得1分)(6)75%(2分)12.(14分)(1)(2分,没写可逆号扣1分)(2)(1分);(1分,写出“”不扣分,只写“”得0分)(3)②<①<③(或②①③,2分)(4)将5mm长的去氧化膜镁条投入滴有酚酞的溶液中(2分,出现得1分,写出浓度和酚酞得1分)(5)左移(2分)(6)假设ii也成立(2分,答Mg与和同时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得分)(7)滴有酚酞的溶液中(2分,出现NaCl得1分,写出浓度和酚酞得1分)13.(13分)(1)(2分)(2)B(2分)(3)升高温度,催化剂对主反应选择性降低(或催化剂对主反应活性降低,或对副反应活性提高);升高温度,主反应逆向移动程度更大。(每点1分,共2分)(4)(1分);(或)(2分)(5)降低温度、增大总压、增加的浓度或分压,及时分离NOCl(2分,任意两种即可)(6)(2分)14.(10分)(1)2(1分);分别占据两个d轨道时,电子间的排斥力更小(1分,直接答洪特规则亦可)(2)N的2p轨道电子排布是半充满,比较稳定,不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高;O失去的是已经配对的电子,配对电子排斥,因而第一电离能较低(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分)。(3)(1分);O原子半径过小,周围无法容纳四个共价键或四个配原子(1分,答出半径小即可得分)(4)(1分);6(1分);面心(1分)。(5)(2分)15.(共10分)(1)(2分)(2)羟基、羧基、醚键(2分,写对一个或两个得1分,写全得2分,多写不扣分)(3)取代反应(1分)(4)(2分)(5)(1分)(6)6(2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种芳香族化合物结构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种芳香族化合物结构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试题化学含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docx、2024届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高三上学期2月大联考化学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