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80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80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880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
展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汇编)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食盐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 B.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2、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并进行如图2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试管内所盛饱和溶液的溶质为对应图1溶解度曲线中的丙
B.将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
C.t3℃时,9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40g溶质
D.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冰水 C.碘酒 D.白醋
4、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的溶解度大于b
B.增加溶质都可将a、b的不饱和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
C.b中含有少量a,最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取b
D.P点表示该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 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
6、在t℃时,向mg水中加入ng硫酸铜晶体,充分搅拌后得到硫酸铜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是ng B.溶剂的质量是mg
C.溶液的质量是(m+n)g D.溶解度是g/100g水
7、下列有关氯化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水分子
C.氯化钠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B.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从粗盐(含泥沙)中提取纯净的氯化钠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12杂质,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
D.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吸附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 | 氯化钠/g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碳酸钠/g | 6 | 10 | 18 | 36.5 | 50 |
(1)如图中表示Na2C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10℃时将3.5 g NaCl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m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
(3)t2℃时将40g固体A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4)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2、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1)某同学进行下图1实验。
①由以上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_______。
(2)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每个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
(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某兴趣小组把4.0g硫酸钠固体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试管A中收集到1.2g气体(装置如图2)。则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其质量是______g。
(4)生活中的水
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写出质子数与水相同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只填一个分子)。
Ⅱ.将浑浊的河水净化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①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和烧杯。
若液体b为硬水,则操作③可以是_______。
A.过滤 B.蒸馏 C.加明矾、搅拌、静置
Ⅲ.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49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mL(精确到0.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
实验A,滴加水后看到U型管中________(填“左边”或“右边”)液面升高。
(2)如图B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含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乙易溶于水
D.从t2℃降至t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③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________,然后过滤。
4、打开汽水瓶盖是,汽水会自动喷出来的原因______;喝了汽水以后,会常常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和______有关系。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洁精由于有__________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2)食品包装袋内通常会填充氮气,这是因为_________。
(3)生活中可用于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
1、为测定一瓶久置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电子天平示数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2)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现在 70g20%的硫酸铵溶液,试计算下列问题。
(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
3、双氧水(H2O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化剂,又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小樱配制了5%的双氧水3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小樱倒出了100g双氧水溶液进行消毒,则剩下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小樱想用15%的双氧水溶液配制上述溶液,则需要该溶液___________g。
4、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4.0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第一次加入10g | 3.0g |
第二次加入10g | 2.0g |
第三次加入10g | 1.0g |
第四次加入10g | 0.4g |
(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5、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钾和氯化钾,十五中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水中碳酸钾的含量,提取50g废水样品于容器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如图。请计算:
(提示: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钾不与酸反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
(2)该废水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6、6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8.8gCO2后的固液混合物206.3g,倒入废液缸中进行如下探究和处理:
已知在(1)中盐酸反应一半,(2)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与氧化钙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3)所用石灰石的纯度______;
(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5)用36.5%的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400g,加水的质量为______。
7、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世界宣布了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碳达峰”是指国家整体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达到峰值。有研究表明,当前全球每年人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420 亿吨,在这些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亿吨?(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亿吨)
(2)20℃时,向 3 个盛有 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编号 | A | B | C |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 20 | 36 | 50 |
溶液质量(克) | 120 | 136 | 136 |
①实验所得 3 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
②求溶液 C 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
8、计算题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与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
(1)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求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是我国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利用此原理,向160kg含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得到金属铜6.4kg。请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______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
(2)方案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装置气密性良好)(写一条即可)。
2、Ⅰ: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49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
(1)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填选项)
A 10mL量筒 B 100mL烧杯 C 100mL量筒 D 胶头滴管
(3)稀释浓硫酸时,将_______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_____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Ⅱ:小兵同学对“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设计并实验:小兵同学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在相同时间内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 锌的形状(均取1g) | 氢气的体积(mL) |
① | 20% | 锌粒 | 31.7 |
② | 20% | 锌片 | 50.9 |
③ | 30% | 锌粒 | 61.7 |
④ | 30% | 锌片 | 79.9 |
(4)收集证据: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5)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6)下表是小兵开展第②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第6分钟 |
H2的体积 | 3.1mL | 16.7mL | 10.9mL | 8.6mL | 6.6mL | 5.0mL |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__,综合以上信息,分析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_______。
Ⅲ:(7)用惰性电极电解只含一种溶质A的水溶液可得到稀硫酸、铜和氧气,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电解生成了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则至少需要_______g质量分数为10%的A的水溶液。
3、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跟随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此实验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实验内容](1)溶质种类的影响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 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 | 在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 |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分析: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5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 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 在不同温度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
4、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如图1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触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如图2所示)。
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乙:氮气;丙:氧气;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____;乙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____。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取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证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C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_______。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精品):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精品),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 这是一份2022学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考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