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石壕吏随堂练习题
展开
24 唐诗三首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邺城(yè) 伐薪(xīn) 石壕吏(háo)
B.老妪(yù) 俄顷(qīng) 沉塘坳(ào)
C.幽咽(yàn) 布衾(qīn) 口称敕(chì)
D.挂罥(juàn) 突兀(pài) 三重茅(chóng)
2.下面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投石壕村(投宿) 秋天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B.突兀(高耸的样子) 何出彻(到天亮)
C.何所营(谋求) 翩翩两骑(形容衣服飘舞的样子)
D.回车叱牛牵向北(吆喝) 两鬓苍苍(灰白)
3.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对偶)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夸张)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借代)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茅飞渡江洒江郊。
译文:茅草被风吹起飞过江对岸,落在江边上。
B.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虽然唯独吹破了我的茅屋,自己受冻而死就足够了!
C.心忧炭贱愿天寒。
译文: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D.有孙母未去。
译文:(因为)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以诗论史,被誉为“诗史”。
B.《石壕吏》构思巧妙,藏问于答。明写老妇,暗写差役。诗人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诗人遭遇了大风破屋。面对这场风雨,诗人的情感只是焦急和无助。
D.《石壕史》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有较强的叙事性和较为精彩的描写。
6.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戍(________)
老妪(________)
幽咽(________)
风怒号(________)
高者挂罥(________)
沉塘坳(________)
俄顷(________)
布衾(________)
大庇(________)
辗冰辙(________)
两骑(________)
口称敕(________)
系向牛头(________)
7.填空。
(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_____诗人,自号“_____”。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_____”,明清文人推崇他为“_____”。
(2)《卖炭翁》的作者是_____(朝代)诗人_____,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黄衣使者”是指_____;“白衫儿”是指_____。
(3)“_____”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_____。
8.请用诗文原句填空。
(1)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茅飞渡江洒江郊”后面的一句“____________”。
(2)《石壕吏》中,体现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甘愿牺牲自己以换取百姓温暖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所提供材料,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参照示例,为杜甫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词。
材料一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材料二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稳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材料三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大历三年,杜甫思乡心切,弃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往南行。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漳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示例】李白推荐词——他酒中著诗,著出盛唐经典,他用手中之笔,刺出心中高昂的理想锦绣,他作诗成仙,饮酒作乐,用诗抒发他高扬亢奋的精神,用诗实现他自身的价值。一身傲骨,让人们看到青莲居士,秀口一吐,造就了半个盛唐。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两句写出了卖炭翁的苍老与烧炭的辛劳。
B.“把”“称”“回”“叱”“牵”这一连串行为,刻画出了宫使专横凶残、蛮不讲理的样子。
C.“惜不得”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宫使对百姓毫不怜惜的丑恶嘴脸。
D.这是一首叙事诗,简洁而完整地讲述了一个老人烧炭、卖炭以及最后失炭的经过。
(2)卖炭翁与《石壕吏》中的老翁各有其不幸,两个诗人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述。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____的悲惨故事。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13.下面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是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韵脚的自由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B.“夜捉人”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
C.这十三句诗,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县吏也一直在那里洗耳恭听。
D.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
(2)请赏析“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5.试着将下面这一段文字改写成散文片段,200字以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顷qǐng。C.咽yè。D.兀wù。
2.答案:C
解析:翩翩:轻快的样子。
3.答案:D
解析:本项是对比。
4.答案:B
解析:正确翻译:(即使)只有我的小茅屋破了,自已受冻而死也是心满意足的!
5.答案:C
解析:诗人的情感不只是焦急和无助,还有愁苦、担忧、祈盼等。
6.答案:shù yù yè háo juàn ào qǐng qīn bì niǎn jì chì jì
7.答案:(1)现实主义 少陵野老 诗史 诗圣
(2)唐朝 白居易 太监 太监手下的爪牙
(3)半匹红纱一丈绫 皇帝的命令
8.答案:(1)高者挂罥长林梢
(2)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并准确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罥”“俄顷”“突兀”。
9.答案: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朝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词的能力。拟写推荐词时,可围绕杜甫的诗歌风格、人生经历、精神品质来拟写。解答时可先分析示例,然后从所给的材料中寻找相关的内容。语言要富于文采与气势,能让人感受到被推荐人的独特之处。
10.答案:(1)C
(2)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老百姓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不同点:白诗借以表达对“宫市”罪恶的控诉,杜诗借以表达对战争罪恶的控诉。
解析:(1)“惜不得”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面对宫使盘剥时的无奈、悲愤与绝望。
(2)此题考查比较阅读,分析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石壕吏》写自己夜间投宿时的所见所闻。主人家三个儿子两死一存,为了躲避兵役,老翁越墙而走,最后老妇被带去了军营。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关怀。白诗主要写了卖炭翁的不幸遭遇:辛苦烧炭,身上衣单,腹中无食,最后却被宫使以极低的价格将炭买去。诗中并无议论性的句子,在质朴的叙事中,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与关怀。两诗都反映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不同点:两诗批判的对象不同。《石壕吏》中造成老妇一家悲惨命运的是战争,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白诗中造成卖炭翁悲惨命运的是宫使与“宫市”制度,表达了作者对“宫市”制度的批判。
11.答案:(1)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
(2)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应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按照“何人+何事+何结果”的方式概括。这首诗写了一个卖炭老人辛苦烧炭得到千余斤的炭,本想趁着天寒卖个好价钱,以便换来口中食身上衣,没想到却被宫使蛮横掠夺一空的催人泪下的悲惨故事。据此概括即可。
(2)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把”“敕”“叱”“牵”几个动词,分析宫使的形象,想象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和无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2.答案:(1)D
(2)该句运用了“飞”“渡”“洒”“挂罥”“飘转”“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写了狂风中茅草乱飞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痛惜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的能力。D项,最后一段运用的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之炼句的能力。解题时先找出本句的关键词,然后赏析本句所表现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进行分析。
13.答案:C
解析:诗人在秋雨来临后对自己的茅屋生活的关心、担心乃至无奈达到了极致,进而引出下面对“天下寒士”的由己及人的关怀。
14.答案:(1)C
(2)这两句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器隳突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老妇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县吏也未洗耳恭听。
(2)本题考查品析诗句的能力。解答要抓住“一何”是“多么”的意思来理解。指出县吏的凶残蛮横,老妇人的悲苦,并联系下文情节点出结构上的作用。
15.答案:不久,风渐渐平息了,而云却渐渐凝成了墨色,深秋的天空中布着黑压压的乌云,增添了几分伤感。还好,屋里还能住,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便准备睡下了。盖着那铁般冰冷的被子,我的心也被它冻结了。孩子的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我望着雨滴顺着折断的茅草落下,砸到布满灰尘的蜘蛛网上。在这漫漫长夜,脑海中不断剪辑着战乱的画面,要我如何挨到破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解释下列加粗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