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15化学平衡移动含解析
展开化学平衡移动
一、单选题(共22题)
1.一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
B.达到化学平衡后,减小体系压强,增大,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C.当体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D.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可逆反应,反应过程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
B.平衡后,使用催化剂,将增大
C.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平衡后,增加的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正确使用化肥能更好的提高水稻产量。工业合成氨是制氮肥的重要反应之一:。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高温、高压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B.适当增加的比例,可提高的转化率
C.1mol 与3mol 充分反应,可生成个分子
D.当的浓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
4.已知反应CO(g)+H2O(g) CO2 (g)+H2 (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K增大 B.减小压强,n(CO2)增加
C.更换高效催化剂, CO转化率增大 D.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
5.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硫或硫铁矿通过反应可得,催化氧化生成,再用浓硫酸吸收得发烟硫酸(),发烟硫酸与水反应可得硫酸。“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利用硫酸、碘等来获取氢能源方法。下列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铁矿和氧气在高温下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升高接触室中气体的温度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C.将从吸收塔底部通入,浓硫酸从塔顶喷淋,提高了的吸收率
D.将全部转化为需消耗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图甲装置可测定溶液的浓度
B.用图乙装置可探究温度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C.用图丙装置可制得消毒剂同时减少的逸出
D.用图丁装置可验证铁钉发生了析氢腐蚀
7.“蓝天保卫战”需要持续进行大气治理,有效处理SO2、NO2等大气污染物。化学研究为生产、生活处理废气,防止大气污染做出重要贡献。已知反应: ,运用该反应处理废气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B.该反应不能完全消除废气
C.降低反应温度可提高去除效率 D.升高反应温度可提高废气转化率
8.“蓝天保卫战”需要持续进行大气治理,有效处理、等大气污染物。化学研究为生产、生活处理废气,防止大气污染做出重要贡献。已知反应: ,标准状况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
B.该反应的
C.若,则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D.反应过程中及时分离,有利于废气的转化
9.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s)+dW(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的浓度是原来的1.8倍。则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系数:a+b>c+d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v(逆)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W的质量分数增大
10.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25%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
C.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若降低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加,则正反应的ΔH>0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3C(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走少量B,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
B.扩大容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
C.保持体积恒定,加入少量A,B的转化率增大
D.保持体积恒定,加入少量C,C的体积分数增大
12.在一定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恒容时,若温度适当降低,D的浓度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低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C.若增大c(A)、c(B),K值增大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B(g)C(g)+D(g)
13.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化氢的产出量迅速增长。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Deacon发明的催化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料总物质的量一定,c(HCl)∶c(O2)分别为1∶1、4∶1、7∶1时HCl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4HCl(g)+O2(g) 2Cl2(g)+2H2O(g)的ΔH>0
B.①对应的曲线表示的c(HCl)∶c(O2)=7∶1
C.400℃,进料浓度比c(HCl)∶c(O2)=4∶1时,O2平衡转化率为76%
D.对于③表示的反应,与100 ℃时相比,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在常温下反应不能改变HCl的平衡转化率
1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使CO与H2S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平衡:CO(g)+H2S(g)⇌COS(g)+H2(g),若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8mol,且化学平衡常数为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的浓度增大,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7mol
D.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15.根据相应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X(g)+bY(g)cZ(g)
L(s)+aG(g)bR(g)
aA+bBcC
A+2B2C+3D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甲所示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
C.物质的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丙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C、D均为气体
16.现有一CaC2O4·nH2O试样,分别在氮气气氛、氧气气氛中进行热重分析,得到如下热重(TG)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的值为1
B.曲线说明氧气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400°C-500°C氮气气氛中的反应为CaC2O4CaCO3+CO↑
D.氧气存在时产生CO2会抑制CaCO3CaO+CO2↑进行
17.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图1表示在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H2的物质的量对该反应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N2的转化率增大
B.由图2信息,10 min末该反应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N2)=0.015 mol·L-1·min-1
C.由图2信息,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2的量,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D.图3中温度T1
容器编号
容器类型
初始体积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SO3物质的量/mol
SO2
O2
SO3
Ⅰ
恒温恒容
1.0L
2
1
0
1.6
Ⅱ
恒温恒压
1.0L
2
1
0
a
A.a>1.6
B.选择不同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都将不同
C.随反应进行SO2的浓度逐渐减小,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最小,此时v正(SO2)=0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1molSO2(g)、0.2molO2(g)和4molSO3(g),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9.5mL0.1mol/L的KI溶液与1mL0.1mol/L的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2(Fe2+)/c(Fe3+)•c(I2)
B.经CCl4多次萃取后,向水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存在限度
C.加入碘化钾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D.当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20.反应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A>C
B.A、B、C、D、E各状态,v(正)<v(逆)的是状态E
C.E→A所需时间为x,D→C所需时间为y,则x<y
D.根据C点对应的坐标值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1.某温度下,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CO,进行如下反应:2CO(g)CO2(g)+C(s) △H<0,反应图像如图所示,t1后,若改变下列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O,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转化率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浓度减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1molCO和1molCO2,平衡正向移动
22.在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起始浓度/()
0.1
0.2
0
平衡浓度/()
0.05
0.1
0.1
A.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平衡常数为200
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右移动
D.若升温后Z的平衡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填空题(共6题)
23.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500℃下发生发应,CO2(g)+3H2(g) CH3OH(g)+ H2O(g)。实验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下图1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图2是改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若降低温度到400℃进行,达平衡时,K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措施中不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C.缩小容器的容积 D.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E.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4)500℃条件下,测得某时刻,CO2(g)、H2(g)、CH3OH(g)和H2O(g)的浓度均为0.4mol/L,则此时v(正)___________ v(逆)(填“>”“<”或“=”)。
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的关系如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
(2)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O2,达新平衡后H2的转化率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4)反应达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与平衡混合气组成、比例相同的气体,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B.逆反应速率增大
C.各物质的比例不变 D.c(CO2)增大、c(CO)减小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3[c(CO2)·c(H2)]=5[c(CO)·c(H2O)],此温度为_______℃。
25.分解产生的可用于还原合成有机物,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Ⅰ. 利用硫—碘循环来分解制,其中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① ② ③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 反应①中氧化性: b. 循环过程中需不断补充
c. 反应③在常温下极易发生 d. 、是该实验的最终目标产物
(2)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生成与。
①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字母编号)。
a.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的浓度不再改变
d.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④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
Ⅱ. 用还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不考虑副反应): 。恒压下,和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
(1)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2)点甲醇产率高于点的原因为_______。
(3)根据上图,在此条件下采用该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是_______℃。
26.硫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工业上常用黄铁矿为原料接触法制硫酸。
(1)写出黄铁矿(FeS2)在沸腾炉中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硫酸的生产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把黄铁矿磨成细粉末在“沸腾”状态下燃烧,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B.气体在进接触室前要先净化,可防止催化剂中毒
C.接触室中反应采用400-500°C,主要是因为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吸收塔中操作采取逆的形式,SO3从下而上,水从上而喷下
(3)分别将1mol的SO2(g)、1.45mol的O2(g)通入p1、p2和p3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SO2的转化率α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请回答:
①据图判断p1、p2、p3的大小关系_______。
②判断X、Y、Z中属于平衡点的是_______(填“X”、 “Y”、 “Z”),并计算该温度下平衡的Kp=_______。(用含p1或p2或p3的式子表示)。
(4)为减少SO2的排放,工业上常将SO2转化为CaSO4固定,但存在CO又会同时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
活化能
平衡常数
I
EaI
KI
II
EaII(EaII>EaI)
KII(KI>KII)
①恒容、恒温(T1)条件下,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如图。结合已知信息分析c(SO2)浓度随时间t变化的原因_______。
②恒容、恒温(T2,T2>T1)条件下,请在图中画出T2条件下c(SO2)浓度随时间t变化图_______。
27.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的和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的物质的量为。则平衡时________。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平衡后,若提高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加了催化剂 B.增大容器体积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加入一定量
(3)若在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T/℃
200
300
400
0.5
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
②试比较、的大小,___________ (填“”、“”或“”);
③4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当测得、和物质的量分别为、和时,则该反应的_________(填“”、“”或“”)。
28.氨氮()废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必须脱除才能排放,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氧化法等。
I.化学沉淀法:
(1)向含有氨氮的废水中添加和,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为探究溶液酸碱性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室温下配制氨氮废水[],对该废水进行值与氨氮脱除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如图:
①氨氮脱除效果最佳的范围是_______。
a.6~7b.8~10c.10~12
②氨氮脱除率较低的原因为___,造成氨氮脱除率随增大而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
II.氧化法:
和在有氧条件及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当温度升高到550~700℃时,NO转化率明显下降,产率明显上升,可能原因是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 达到化学平衡时,,A错误;
B.一定温度下容积不变时,减小体系压强,则减小,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B错误;
C.一定温度下容积不变时,体系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该反应气体分子总数会随着反应而改变、故压强也会改变。当体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则气体分子总数不变、C的物质的量及浓度保持不变,C正确;
D. 该反应的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差,与反应的程度无关,不能根据不变判断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选C。
2.C
【详解】
A.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温度:,A项错误;
B.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C的百分含量不变,B项错误;
C.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C项正确;
D. A为固体,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平衡不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C。
3.C
【详解】
A.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气体的分压越大、使用催化剂等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 适当增加的比例,即增大氮气浓度,使平衡右移、可提高的转化率,B正确;
C.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则 1mol 与3mol 充分反应,生成分子小于个,C错误;
D. 当的浓度保持不变时,符合化学平衡特征,说明反应已经到达平衡状态,D正确;
答案选C。
4.D
【详解】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A错误;
B.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减小压强对平衡无影响,n(CO2)不变,B错误;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转化率,C错误;
D.压强恒定,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容器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降低,但由于该反应平衡不受压强影响,所以平衡不移动,n(H2)不变,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5.C
【详解】
A.硫铁矿和氧气在高温下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催化氧化生成是放热反应,升高接触室中气体的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能降低的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
C.将从吸收塔底部通入,浓硫酸从塔顶喷淋,逆向对流有利于提高了的吸收率,故C正确;
D.将全部转化为需消耗,生成2mo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B
【详解】
A.用图甲装置HCl应使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用图乙装置可探究温度对平衡体系的影响,根据左侧颜色加深,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B正确;
C.用图丙装置可制得消毒剂同时减少的逸出,则下端应该生成氯气,上端应该生成NaOH溶液,则下端为阳极,上端为阴极,故C错误;
D.用图丁装置,铁钉浸有食盐水的绵团,该溶液为中性溶液,只能验证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7.B
【详解】
A.增大压强会使气体变为液体甚至固体,体现的熵减小,不利于反应自发,A错误;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不能完全消除废气,B正确;
C.降低反应温度会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效率,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废气转化率降低,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D
【详解】
A.SO2、NO2、NO都是气体,SO3为固体,这个反应属于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该反应为熵减,即<0,故A说法正确;
B.气体变为固体需要放出热量,因此中的<41.8kJ/mol,故B说法正确;
C.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SO2)生成: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NO2)消耗: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v(SO2)生成= v(NO2)消耗,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说法正确;
D.标准状况下的反应中SO3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及时分离出固体SO3,化学平衡不移动,对废气的转化无影响,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9.D
【详解】
A.由于压缩容器的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后,反应物Y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8倍,说明Y被消耗了,平衡正向移动,所以a+b>d,但由于C为固体,所以无法确定a+b和c+d的大小关系,故A错误;
B.压缩容器容积时,由于平衡正向移动,故v(正)>v(逆),故B错误;
C.压缩容器容积时,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反应物X的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
D.压缩容器容积时,由于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生成物W的质量分数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0.A
【分析】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反应达到平衡后,X减小了0.1-0.05=0.05mol,Y减小了0.2-0.05=0.15mol,Z增加了0.1mol,所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且各物质的系数比和各物质的变化量成正比,因此X、Y、Z的系数之比:0.05:0.15:0.1=1:3:2,由于反应物有剩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X(g)+3Y(g)⇌2Z(g),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时,Y减小了0.2-0.05=0.15mol,Y的转化率为×100%=75%,故A错误;
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故B正确;
C.该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反应发生后气体的总量减小,因此增大压强,缩小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D.若降低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加,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D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
A.B是固体,移走少量B,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A错误;
B.正反应体积增大,扩大容积,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
C.保持体积恒定,加入少量A,增大A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
D.保持体积恒定,加入少量C,增大C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D错误;
答案选C。
12.B
【详解】
A.降低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A错误;
B.若温度适当降低,D的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的焓变大于0,B正确;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
D.根据平衡常数只能确定该反应中的气态反应物和气态产物的系数,无法确定是否有非气态物质参与反应,则无法确定其反应方程式,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3.C
【详解】
A.由图中曲线可知,温度升高,HCl的平衡转化率变小,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ΔH<0,故A错误;
B.进料比c(HCl)∶c(O2)越大,HCl的平衡转化率就越低,①对应的曲线在相同温度时HCl的平衡转化率最高,因此 ①对应的曲线表示的c(HCl)∶c(O2)=1∶1,故B错误;
C.由图示知,400℃,进料浓度比c(HCl)∶c(O2)=4∶1时,HCl平衡转化率为76%,进料比正好等于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与O2平衡转化率相等,即O2平衡转化率为76%故C正确;
D.K只与温度有关。选择更高效的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对平衡常数无影响。与100℃相比,常温时温度改变,③的平衡常数在两种温度下肯定不一样,自然HCl的平衡转化率也不一样,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升高温度,H2S的浓度增大,则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吸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通入CO后,CO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浓度开始减小直至达到新平衡,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达到新平衡,B错误;
C.设H2S起始物质的量为amol,体积为1L,列三段式,平衡常数0.1,则2×2=0.1×8(a-2),解得a=7,即反应前H2S的物质的量为7mol/L×1L=7mol,C正确;
D.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100%=20%,D错误;
选C。
15.C
【详解】
A.由图象分析可知,条件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化学平衡不动,则改变条件可能为加入催化剂或a+b=c时增大压强,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G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不是放热反应,p1、p2相对大小不知,不能确定a和b的大小,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T2达到平衡,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含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则A、B、C是气体,D一定为固体或纯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
A.根据图象可知第1步反应是晶体失去结晶水的过程,14.6 g CaC2O4•nH2O失去水后生成12.8 g CaC2O4,根据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CaC2O4•nH2O~CaC2O4,物质失去水的质量多少与物质质量呈正比,可知:(128+18n):128=14.6:12.8,解得n=1,A项正确;
B.第2步发生的反应为CaC2O4受热分解,12.8 g CaC2O4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反应后固体质量是10 g,根据Ca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是CaCO3,根据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生成物是CO,则在氮气环境中反应方程式为:CaC2O4CaCO3+CO↑;若有O2存在,则CO与O2反应会变为CO2,而不影响固体物质的质量,因此不能说氧气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项错误;
C.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可确定反应后生成物是CaCO3、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氮气环境中的反应方程式为:CaC2O4CaCO3+CO↑,C项正确;
D.在O2存在时,CO反应转化为CO2,使体系中c(CO2)增大,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会抑制CaCO3CaO+CO2↑的正向进行,D项正确;
答案选B。
17.D
【详解】
A.由图1知,氮气和氢气的总能量大于氨气的能量,所以由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N2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10min末是瞬时速率无法计算,应该计算10分钟内氮气的速率,故B错误;
C.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2的量,则n(N2)突变,接着平衡正向移动,n(N2)减小,n(N2)的变化曲线为b,故C错误;
D.相同温度下,一定量氮气时,氢气的浓度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氮气的转化率越大,所以图3中e、f、g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的点是g点,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8.A
【详解】
A.该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过程,容器I为恒容,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减少,压强降低,容器Ⅱ为恒压,容器Ⅱ相当于容器I增大压强,根据勒夏特里原理,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SO3的物质的量增大,即a>1.6mol,故A正确;
B.使用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即使用催化剂,平衡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达到平衡时,v正(SO2)≠0,故C错误;
D.建立关系式:,平衡常数K==80,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1molSO2(g)、0.2molO2(g)和4molSO3(g),此时Qc==80=K,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答案为A。
19.A
【详解】
A.由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可知:平衡常数,故A错误;
B.在FeCl3与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用CCl4萃取后,往上层溶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说明上层溶液中有三价铁离子,即铁离子没有完全反应,说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故B正确;
C.加入碘化钾固体,导致溶液中碘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
D.当溶液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碘单质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了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20.D
【详解】
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C点压强大于A点压强,C点反应体系的浓度大于A点反应体系的浓度,所以v(A)<v(C),故A错误;
B.处于曲线上的状态为平衡状态,E点NO2的体积分数小于平衡状态时NO2的体积分数,反应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此时v(正)>v(逆),故B错误;
C.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因D点的压强大于E点的压强,所以D点的反应速率大于E点的反应速率,因此变化相同量时所需时间x>y,故C错误;
D.C点为平衡状态,根据C点对应的坐标值结合三段式可以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以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故选D。
21.D
【详解】
A.增加CO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反应物只有CO,相等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A错误;
B.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即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容器体积缩小,所以CO的浓度会比原平衡时要大,B错误;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
D.据图可知平衡时n(CO2)=0.5mol,则n(CO)=1.0mol,容器体积为1L,所以K=,增加1molCO和1molCO2,则Q=<,所以平衡正向移动,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2.B
【详解】
A.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Y转化了0.1mol/L,转化率为,A项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时X物质转化了0.05mol/L,Y物质转化了0.1mol/L,Z物质生成了0.1mol/L,根据物质转化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到,平衡常数,B项错误;
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根据反应可知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右移动,C项正确;
D.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温后Z的平衡浓度减小,证明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3.0.225mol/(L•min) 5.3 增大 BE <
【详解】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CH3OH)=mol/(L·min)=0.075 mol/(L•min),相同时间内v(H2)=3v(CH3OH)=0.075 mol/(L•min)×3=0.225 mol/(L•min);
(2)根据图像结合三段式可知
化学平衡常数K=≈5.3,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3)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2,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A不选;
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平衡正向移动,但是二氧化碳消耗的量远远小于加入的量导致二氧化碳转化率减小,故B选;
C.缩小容器的容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变大,故C不选;
D.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D不选;
E.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不变,故E选;
故选BE;
(4)此时浓度商==6.25>K,平衡逆向移动,则v(正)<v(逆)。
24. 吸热 增大 BC 700
【详解】
(1)根据反应CO2(g) + H2(g)⇌CO(g) + H2O(g),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从图表信息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其它条件不变时,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增加该物质浓度,该物质的转化率减小,另一种物质的转化率增大,因此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O2,相当于增大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平衡右移,达新平衡后H2的转化率增大;
(4)反应达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与平衡混合气组成、比例相同的气体,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此过程等效于对原平衡体系进行加压,由于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增大压强,体积缩小,各物质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但是平衡不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各物质的比例不变,所以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说法正确的是BC;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3[c(CO2)·c(H2)]=5[c(CO)·c(H2O)],此式变形为: ,从表格中获得信息可知,平衡常数为0.6时,对应的温度为700℃。
25.b ac 64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甲醇产率升高 210
【详解】
(1) a. 反应①中碘单质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氧化性:,故a错误;
b. 由三个反应可知,该循环过程的总反应为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实际消耗的物质是是,因此需不断补充,故b正确;
c. 硫酸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常温下很难发生分解反应,故反应③在常温下不易发生,故c错误;
d. 由反应可知、是反应①的产物,同时也分别是反应②和反应③的反应,是整个循环过程的中间产物,不是最终目标产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2)①由图可知在2min内,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HI的反应速率0.1,故答案为:;
②a. ,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b. 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因此密度不再改变不能确定平衡状态,故错误;
c.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是平衡的特征,故正确;
d.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恒定,故压强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故答案为:ac;
③由图像可知平衡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结合反应可知消耗的HI为0.2mol,HI的转化率=,故答案为:20%;
④由图像信息可知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均为0.1mol/L,HI的浓度为0.8mol/L,可反应的平衡常数K=,常温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故答案为:64;
Ⅱ. (1)由反应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导致甲醇的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2)P点对应的体系中有分子筛膜,由题意可知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水的分离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了甲醇的转化率,故答案为: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甲醇产率升高;
(3)由图像可知使用分子筛膜,在温度210℃时甲醇的转化率最高,故答案为:210;
26. CD P3>P2>P1 Z 由于Ea2>Ea1,反应I的速率更快,开始时c(SO2)上升,直至反应Ⅰ达到最大限度,由于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较大,随着反应II的持续进行,容器中c(CO2)继续增大,c(CO)继续减小,导致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SO2)又逐渐降低
【详解】
(1)黄铁矿在沸腾炉中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A.把黄铁矿磨成细粉末在“沸腾”状态下燃烧,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A正确;
B.气体在进接触室前要先净化,防止有杂质和催化剂反应,使催化剂中毒,故B正确;
C.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较高温度会降低原料的平衡转化率,采用高温主要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以及催化剂活性,故C错误;
D.为防止形成酸雾和加快吸收速率,三氧化硫是被浓硫酸吸收而不是被水吸收,故D错误;故答案为:CD;
(3)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测定α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所以此时随温度升高α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测定α时反应达到平衡,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α减小;
①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减小的反应,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α增大,所以P3>P2>P1,
故答案为:P3>P2>P1;
②当α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所以平衡点为Z;Z点所示温度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0.900,初始投料为1molSO2和1.45molO2,则列三段式:
压强为P3,各组分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则,故答案为:Z,;
(4)①虽然两个反应同时进行,但由于Ea2>Ea1,反应Ⅰ的速率更快,开始时c(SO2)上升,直至反应Ⅰ达到最大限度,由于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较大,随着反应Ⅱ的持续进行,容器中c(CO2)继续增大,c(CO)继续减小,导致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SO2)又逐渐降低,直至反应Ⅱ达到平衡,
故答案为:由于Ea2>Ea1,反应I的速率更快,开始时c(SO2)上升,直至反应Ⅰ达到最大限度,由于反应Ⅱ的平衡常数较大,随着反应II的持续进行,容器中c(CO2)继续增大,c(CO)继续减小,导致反应Ⅰ平衡逆向移动,c(SO2)又逐渐降低;
②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SO2)的最大值要高于T1温度,但由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达到最大值所用时间缩短,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最终平衡时c(SO2)也要高于T1温度,则T2条件下c(SO2)随时间t变化。
27.0.05mol/L 50% CD > 2 >
【详解】
(1)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H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因此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2mol×=0.3mol,氢气的转化率为:,由方程式可知,消耗氮气为0.1mol,平衡时氮气的浓度是=0.05mol/L,故答案为:0.05mol/L;50%;
(2)A.加了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氢气转化率不变,选项A错误;
B.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减小,选项B错误;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选项C正确;
D.加入一定量N2,平衡正向移动,氢气转化率增大,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CD;
(3)①由反应可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故答案为:;
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K1>K2,故答案为:>;
③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与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400℃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化学平衡常数K==2;此时浓度商Qc==
28. b 时,部分更多的转化为,导致减小,结合、生成的沉淀减少 时,与反应生成,与结合生成难溶的,与反应生成难溶的;与反应生成;以上因素均会造成生成沉淀减少即造成氨氮脱除率减少 当温度升高到550~700℃时,平衡逆移,导致转化率下降,同时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反应生成
【详解】
I.(1)向含有氨氮的废水中添加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①当溶液pH适当增大时,除氨氮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当溶液中OH-增大至更高时,会与OH-反应,使得氨氮去除率下降,由图可知,氨氮脱除效果最佳的pH范围是8~10,故答案为:b。
②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属于弱酸根离子,能与H+反应,同时也能与OH-反应生成,Mg2+能与和OH-反应生成难溶物,因此氨氮脱除率较低的原因为:时,部分更多的转化为,导致减小,结合、生成的沉淀减少;时,与反应生成,与结合生成难溶的,与反应生成难溶的;与反应生成;以上因素均会造成生成沉淀减少即造成氨氮脱除率减少。
II.,当温度升高至一定范围后,平衡逆向移动,同时NH3能被O2氧化为NO2,因此当温度升高到550~700℃时,NO转化率明显下降,产率明显上升,可能原因是:当温度升高到550~700℃时,平衡逆移,导致转化率下降,同时在催化剂作用下与反应生成。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0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0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09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09化学平衡常数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0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10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