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4两位数乘两位数-01口算乘法-教案0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901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4两位数乘两位数-01口算乘法-教案0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901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4两位数乘两位数-01口算乘法-教案0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6901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乘法一等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明确目标,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展示提升,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乘法中的相关练习,并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总得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先来复习一下简单的乘法!
口算下列各题:
7×8= 5×9= 6×2= 8×4=
那么这些乘法你们能很快的算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呢?如果是更难的乘法我们应该怎么算?
2、课题导入
《口算乘法》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的方法。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1.课本第41页例1:买三筐草莓,每筐装15盒草莓,一共有多少盒草莓?
15×3= (盒)
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2.想一想:150×3=
你的计算方法是:
3. 课本第42页例2:
(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几个?
列式:
你的计算方法是:
(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几个?
列式:
你的计算方法是:
4. 口算:
5×10= 9×10= 18×10= 40×10=
观察一下算式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三、展示提升:
1.15×3=45
每筐15盒,2筐就是15+15=30(盒),3筐就是15+15+15=45(盒),15+15+15可以写成15×3,所以15×3=45(盒)。
①10×3=30
②5×3=15
③30+15=45
2.150×3=450
3. (1)6×10=60
6×9=54 54+6=60 6×10=60
(2)12×20=240
2×10=20 2×2=4 20+4=24 末尾再加上一个0,结果就是240.
4.整十的数乘一个一位数可以先将0去掉再计算,再在计算的结果上,先前去掉了几个0就添上几个0,便得到最后的结果。
四、课堂检测:
1.口算,并总结规律。
20×4=80 200×4=800 2000×4=8000
30×2=60 300×2=600 3000×2=6000
2.1瓶水有250毫升,现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小名班上总共有5名运动员,每个人需要准备这样的一瓶水,5瓶水一共多少毫升?
250×5=1250(毫升)
五、课堂小结:
1、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口算乘法
①10×3=30
②5×3=15 150×3=450 6×10=60 12×20=240
③30+15=45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乘法的口算步骤。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照样子计算下面各题,写出运算顺序,并口答下面各题。
13×5=45 47×3= 87×5
10×3=30
5×3=15
30+15=45
2、课题导入
《口算乘法》练习课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能熟练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
学习重点:
掌握口算乘法的口算步骤。
二、 巩固提升
1.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3题。
(1)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1×3=
(2)计算步骤:21拆分成20和1,20×3=60,1×3=3,答案为60+3=63.其中20×3可以看做2×3=6,然后把去掉的0补上。
(3)注意拆分两位数的步骤,将两位数拆分成整十的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进行计算。
3.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清题目,按照设置的问题分别解答。
三﹑课堂检测。
1. 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10和11题。
小组交流讨论,集体订正。完成后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 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12题。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口算乘法练习课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三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不进位乘法时,注意竖式的写法和运算的顺序,在教师的教学示范时进行模仿,课后多加练习不进位乘法,注意正确运算和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复习旧知
1. 三年级的同学去春游,每班35人,总共四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参加春游?
2. 6的( )倍是60.
3. 11的4倍是多少?
2、课题导入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3、 学会正确计算和验算。
学习重点: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第46页例1,完成下面小研究。
1.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请你列出算式,并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方法一,方法二
2、 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上面的算式。
3、 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用竖式计算:
12×44= 32×13= 42×11= 21×23=
三、展示提升:
1.14×12=
方法一:将12写成3和4的乘积,12=3×4。
14×4=56 56×3=168
方法二:将12分成10和2,12=10+2。
14×10=140 14×2=28 140+28=168
2. 1 4
× 1 2
2 8
1 4
1 6 8
3. 要注意竖式的格式,相同数位要对齐。
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分别同第二个因数的对应数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四、课堂检测:
1.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
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
22×13=
3.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
学生自主完成,全班订正。
五、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方法:笔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分别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的书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4×12=168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四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乘法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过程,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四月份植树小分队绿化荒山,每天植树12棵,一个月一共能植树多少棵?
12×30=360(课)
2、课题导入
《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第49页例2,完成下面问题。
1、仔细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请大家帮老师先估一估,大概需要多少盒?请你把你估算的方法写下来。
3﹑怎样准确计算?列出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4﹑怎样列竖式计算?
5﹑列竖式计算:
24×36= 27×14= 15×62= 36×25=
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展示提升:
1.已知条件: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问题: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 48≈50 37≈40 50×40=2000
答:大约需要2000盒酸奶。
3.48×37=1776(盒)
4. 4 8
× 3 7
3 3 6
1 4 4
1 7 7 6
5.学生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检测: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2题。
组织学生先独立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并互相检查。
2.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中互相检查,互相交流。
3. 陈明看一本280页的故事书,如果他一天看18页,15天能看完吗?
18×15=270(页) 270<280
答:不能看完。
五、课堂小结:
1、小结:学了这节课,你能说一说进位和不进位的差别吗?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48×37=1776
进位和不进位有什么差别?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五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的运算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乘法运算的价值。
德育目标
学会分享与合作。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的运算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两位数乘法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2×12= 21×13= 13×11= 10×12=
49×64= 23×78= 42×45= 25×52=
强调: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忘记进位,不能把数位对错了。
2、课题导入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的运算算理。
2、提高运算能力和准确率。
学习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的运算算理。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1题。
先读题,再列出算式,然后列竖式计算。
2、 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5题。
教师提示先计算,然后再进行比较判断。
3、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1题。
指定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并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异同。
4﹑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图画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想?
16×56=
12×56=
独立算一算,集体订正。
三、课堂检测:
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5题
(1)观察题目,总共有几问,问题是什么?
(2)买了13个足球没花完,那么也就是说13个足球的总价小于380元。
(3)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可能是多少元?这样买13个需要多少钱?
(4)学生回答:26×13=338(元)21×13=351(元)
28×13=364(元)29×13=377(元)
(5) 下面我们看第二问,已知剩了16元,总共带了380元,那么用了多少钱?380-16=364(元)
(6) 根据第一问,足球的价钱是多少时,买13个正好花了364元?
(7) 学生回答:28元。
四、课堂小结:
1、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作业: 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列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我们一起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计算下列各题:
27×3= 8×120= 10×33=
20×22= 34×21= 16×28=
2、课题导入
《解决问题》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学会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3、培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够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52页例3,完成下面小研究。
1、仔细读题,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
2、要知道一共卖了多少钱,先算什么,在算什么?怎样列式?
方法一:
第一步:算式
先求
第二步:算式
再求
方法二:
第一步:算式
先求
第二步:算式
再求
3﹑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方法一:
方法二:
4﹑课堂检测:
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用两种方法计算)
三、展示提升:
1.已知条件:每个箱子里有12个保温壶,总共卖出5箱,每个保温壶卖45元。
问题:一共卖了多少钱?
2. 方法一:12×5=60(个)
先求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60×45=270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方法二:45×12=540(元)
先求每箱保温壶卖多少钱。
540×5=270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 综合算式:方法一:12×5×45=2700(元)
方法二:45×12×5=2700(元)
4.16×6×8=768(块)
6×8×16=768(块)
答:一共要安装768块玻璃。
四、课堂检测: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4题。
先说说有几种算法,然后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步骤具体的含义。
3.某学校为灾区捐款,学校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个班捐款96元,该学校一共捐了多少元?
6×3×96=1728(元)
答:一共捐了1728元。
五、课堂小结:
1、小结: 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必须的?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
方法一:12×5=60(个) 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40(元)540×5=2700(元)
综合算式:方法一:12×5×45=2700(元)
方法二:45×12×5=2700(元)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七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最终列出综合算式,尝试多种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出示卡片,指定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余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57×40= 40×25= 82×50= 39×5=
93÷3= 804÷2= 128÷8= 245÷7=
2、课题导入
《解决问题(2)》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3、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组讨论课前小研究
自学课本第53页例4,完成下面小研究
1、仔细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要知道每组有多少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你列出算式。
方法一:
第一步:算式
先求
第二步:算式
再求
方法二:
第一步:算式
先求
第二步:算式
再求
3﹑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方法一:
方法二:
4﹑课堂检测:
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计算)
三、展示提升:
1.已知条件: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两队,每队平均分成三组。
问题:每组有多少人?
2. 方法一:60÷2=30(人)
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30÷3=10(人)
再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方法二:2×3=6(组)
先求出总共分成了多少组。
60÷6=10(人)
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3. 方法一:60÷2÷3=10(人)
方法二:60÷(2×3)=10(人)
4. 方法一:960÷6÷8=20(箱)
方法二:960÷(6×8)=20(箱)
答:960个杯子可以装20箱。
四、课堂检测:
1.数学书第53页做一做。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个步骤的含义是什么?提醒学生注意。
3.图书馆有126本数,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6层。平均每层放几本?
126÷3÷6=7(本)
答:平均每层放7本。
五、课堂小结:
1、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2)
方法一:60÷2=30(人) 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30÷3=10(人)再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方法二:2×3=6(组)先求出总共分成了多少组。
60÷6=10(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综合算式:
方法一:60÷2÷3=10(人)方法二:60÷(2×3)=10(人)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
课题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步的方法和条件的选取技巧,综合复习乘除法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和教师指导,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解决连乘,连除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问题,明确分步算式每一步和含义,会列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计算下列各题:
396÷3÷2= 25×8÷4=
985-68-389= 648+480÷3=
34+32÷8= 85×3-154=
2、课题导入
《解决问题(练习课)》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综合复习乘除法相关知识
2、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进一步掌握解决连乘,连除问题的方法。
二、 巩固练习:
1.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题。
(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读题,找出已知条件。
提问:一个星期有几天?(7天)
怎样列算式?可以怎样思考?
先求每天跑多少米,列式:400×2=800(米)
再求总共跑了多少米,列式:800×7=5600(米)
综合算式:
400×2×7=5600(米)
2.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3题和第56页练习十二第10题。
强调:要注意运算顺序,计算时要细心。小组交流订正。
3.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题。
弄清楚“来回”是什么意思?是指往返一次。
他在泳池里游一个来回是指从仪表游到另一边,再从另一边游过来,也就是游了连个25米。
列式:25×2×3=150(米)
25×(2×3)=150(米)
三、课堂检测:
1.教材第56页练习十二第13题。
(1)先让学生看图,注意牙刷的数量。可以得出32元买了8支牙刷第一种牙刷,4元5角买了一支第二种牙刷。
(2)引导学生回顾圆角分的含义。
(3)提醒学生先进行计算,再比较即可。
(4)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强调。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4题。
学生看图,了解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小结:通过这节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整堂课教学
反思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备课教案
课题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时间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三维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巩固练习和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连搞得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方法思考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设计
教学环节反思
一、明确目标
1、课前三分钟
计算下列各题:
60×6= 34×10= 14×20=
150×30= 14×3= 34×40=
42×60= 31×41= 23×300=
56×72= 20×26=
2、课题导入
《整理和复习》
3、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
学习重点: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二、 巩固练习。
1. 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下面的问题,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说一说。
2. 教材第59页整理和复习第1到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 教材第59页整理和复习第4,5题。
师生先共同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后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对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强调讲解。
三、课堂检测:
1.爸爸的书架有12层,每层可放23本书,200本书放得下吗?如果有2个这样的书架,总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12×23=276(本) 276>200 放得下
276×2=552(本)
2. 学校总共派出130人参加夏令营,老师将他们分为2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5个小组,那么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130÷2÷5=13(人)
3. 学校体操队进行小组练习,总共分成了9组,每组分成4队,每队11个人。
(1) 学校体操队总共有多少人?
11×4×9=13(人)
(2)体操队成员全部来自初中的三个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班,那么平均每个班有多少人加入了体操队? 396÷3÷6=22(人)
四、课堂小结:
1、小结:这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作业:课时作业
板书
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整堂课教学
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整百数乘一位数相乘的简便算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公开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口算乘法一等奖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知识运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