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2022年)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2022年) 练习01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2022年) 练习02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作业 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2022年) 练习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A.以维持社会正常运行为目的 B.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

    C.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 D.形成了全民参加的体系

    【答案】C

    【解析】学前教育和“种类多样”的学校教育,体现出阿兹特克人鼓励人们全面多元发展,C项正确;学校种类多样不能说明教育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正常运行,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阿兹特克人注重“民主、平等意识的灌输”,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阿兹特克人的教育形成了“体系”,D项错误。

    2.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

    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阿兹特克人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排除D

    3.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古代美洲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

    A.传播宗教场所 B.用于祭祀 C.用作国王陵寝 D.贮藏文化遗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玛雅金字塔是玛雅文明的代表之一,塔顶的平台上建有庙宇,主要功能是用于举行各种宗教祭祀仪式,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4.历史也会出现错觉和失误。如印第安人、西印度群岛因哥伦布的错误判断而永远的错了下来。阿拉伯数字是西欧人对什么文化的错误认知导致的

    A.中国数字

    B.印度数字

    C.埃及数字

    D.希腊数字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的说法是西欧人对印度数字的错误认知,B项正确;中国数字、埃及数字和希腊数字均未被西欧人称为阿拉伯数字,ACD三项错误。

    5.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 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 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积累加工而成的,虽然其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但是必然能从侧面反映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社会风貌,C正确;《摩诃婆罗多》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内容,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肯定,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排除A;写作年代是否久远并不能决定其史料价值的高低,排除B;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可以反映历史的部分内容,排除D

    6.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8~前6世纪在北印度产生,是影响最大的派别

    B.宣扬“众生平等”、“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答案】D

    【解析】宣扬“众生平等”、“因果缘由”、“消灭欲望,刻苦修行”的教派是佛教,它的产生和传播,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D项正确;佛教产生是在公元前6~前4世纪,A项错误;佛教宣传“众生平等”并不宣扬“君权神授”,B项错误;为种姓制度提供理论和宗教基础的是婆罗门教,C项错误。

    7.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它起源于婆罗门教,其原始教义之一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印度教主张维护种姓制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占印度总人口的80%以上”“起源于婆罗门教,其原始教义之一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教源于婆罗门教,其原始教义之一是严格遵守种姓制度,这表明印度教主张维护种姓制度,D正确;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排除A;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印度教主张维护种姓制度,没有体现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的信息,排除B;在种姓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因此婆罗门并非刹帝利的统治工具,排除C

    8.“世界末日”说源自人们对玛雅历法的误解。这一天本是玛雅“长计历”中的第130000天,象征着一个“大循环”的结束,它与灾难、异象等自然现象没有任何关系。这说明(  )

    ①应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

    ②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封闭主义

    ③不能一味推崇外来文化,要做到批判继承

    ④玛雅文化源远流长应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世界末日”说的出现是人们迷信的体现,因此要弘扬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反对迷信,消除对自然的神秘感,故①正确。“世界末日”说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玛雅历法的误解,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玛雅文化有其优秀的值得借鉴的部分,故我们要吸收其精华,而不是全面否定,故②错误。我们对外来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实现自身的发展,故③正确。材料中只讲了“世界末日”说是人们的误解这一事实,未体现玛雅文明源远流长,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D正确;②④错误,排除ABC

    9.中古时期的印度有两大变化,一是4世纪初兴起的笈多帝国统治者支持印度教的发展,二是13世纪初建立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

    B.今天的印度教是笈多帝国时期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

    C.德里苏丹国是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的

    D.佛教逐渐成为中古时期印度的国教

    【答案】D

    【解析】中古时期印度的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故D项符合题意;据所学可知,笈多帝国兴起于恒河中游,故A项排除;印度教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的产物,故B项排除;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C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10.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唐朝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印度、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C选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答案】(1)①、②、③、④。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贡献: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

    影响: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为①古埃及;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②古巴比伦;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为佛教,产生于③古代印度;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④古代中国。

    2)“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得出: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依据材料二信息“网罗各种人才”概括得出:重视人才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天方夜谭》“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得出: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如何汲取”,结合新罗及高丽王朝向中国学习的内容得出: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3课 古代西亚、 非洲文化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设计,教学反思与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六百人,少则一,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历史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