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密度与质量测试题(总分:6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为 A.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B.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C.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体积V成反比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A.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C.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D.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 使用磨损的砝码D. 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50g的是 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C. 一个鸡蛋 D. 一张课桌常温常压下,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 同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C.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D.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把相同质量的水、酒精、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则液面最高的是 A. 水 B. 酒精 C. 盐水 D. 无法判断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那么甲与乙的体积之比是 A. 5:12 B. 20:3 C. 3:20 D. 12:5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A. 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B. 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C. 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D. 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酒精的密度是 A. 大于 B. 小于C. 等于 D. 无法判断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 9:2 B. 2:1 C. 2:9 D. 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______;若将甲切去,乙切去,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______。体积为1米冰块的质量为______ 千克,全部融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 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 米冰的密度为千克米甲、乙两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体积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_ ,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一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则:此瓶容积是______;若用此瓶装满油后总质量是500g,那么这种油的密度是______。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因为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体积______,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聚集在房间的______方。铝块的密度是,单位读作______ ,若将铝块截去,剩下部分铝块的密度会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小明想知道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将天平放在______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______ 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______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 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b、将一个烧杯______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小明为了测量某种醋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如图所示: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部分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它是步骤______选填步骤序号.由图可知量筒中醋的质量为______g,求得醋的密度为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其重为10N,若把石块的一半浸没于底面积为装有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 则:此石块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这种石块的密度是多少?若把石块全部浸入煤油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为多大?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体积为的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种液体后,质量为485g,问:空心部分体积?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答案和解析【答案】1. D 2. D 3. D 4. C 5. C 6. B 7. A8. A 9. A 10. A 11. 1:1;2:3 12. ;; 13. 6:5;5:6 14. 400; 15. 变大;变小;上 16. 千克每立方米;不变 17. 水平;标尺左端零刻线;平衡螺母向左调;45;;偏大;装满水; 18. 零刻度线;A;44; 19. 解:石块受到的浮力:.由可得,石块的质量:,由可得,石块的体积:,它浸在水中的体积为自身的一半,所以: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石块受到的浮力:,解得:.由、可知,石块的质量为,密度 由可得,石块的体积:,将石块全部浸没在煤油中时,石块受到的浮力:,弹簧秤的读数,石块浸在水中水上升的高度,.答:此石块所受到的浮力是2N.这种石块的密度是.若把石块全部浸入煤油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为.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加了200Pa. 20. 解:由可得,铜球中铜的体积:,空心部分的体积:;空心部分注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则注入的液体是酒精。答:空心部分体积为;注入的液体是酒精。 【解析】1. 解:ACD、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C错、D正确;B、由可得,说明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故B错.故选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不能单纯的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2. 解: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C错误。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指针会更偏右。故B错误。取出最小的砝码,此时天平的横梁右端上翘,左端沉,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能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故D正确。故选:D。天平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移动,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当天平的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时,右盘中再放砝码会下沉,取出砝码会上翘时,需要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此题考查了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尤其是在测量的最后阶段,如何进行操作的问题。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称量过程中,不可以移动平衡螺母,要靠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实现横梁的平衡,更不能借用其他天平的砝码。3. 解:A、指针偏向左侧,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就偏小,而这一部分质量必须通过多添加砝码和移动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B、游码未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说明一开始就有了一定的示数,而这部分示数最终会计算在测量的结果之内,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不符合题意;C、磨损的砝码会使其质量变小,就必须多添加或多移动游码的位置,从而使最终的读数变大,不符合题意;D、读数时,视线偏右会使左侧游码对应的值偏小,造成测量的最后结果偏小,符合题意。故选:D。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偏向直接反映了哪一侧的质量会偏大,因此对最终的测量结果会造成影响;磨损的砝码质量会变小,但读数时我们仍会按标注的质量读取,因此也会影响测量结果;游码相当于加在天平右侧的小砝码,如果没测量之前,游码就已经有了示数,也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影响天平测量结果的因素有很多,有时会偏大、有时会偏小,分析时牢记左物右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天平是精密的测量仪器,在调节、使用以及日常保养中,都有一些特定的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全面了解。4. 解:一斤是500g,一两就是50g;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大约3g;一只母鸡的质量大约5斤;一个鸡蛋大约就是一两即50g;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50斤;故ABD不合实际,只有C接近实际。故选:C。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单位是斤和两,我们可以将质量单位换算成我们熟悉的单位。此题的难点在于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这是易错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对于生活中的物体要多观察,多思考。5. 解:A、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B、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都无关。此选项错误;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此选项正确;D、物质不确定,密度也不确定,因此不能说体积跟密度成反比。此选项错误。故选: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关系;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的含义,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是不一样的,并不能完全像数学公式一样来分析成正比反比,因为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量来进行。6. 解:由分析,水、酒精、盐水的质量相同,又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所以密度小的液面高;酒精的密度小,故酒精的液面高。故选:B。利用密度公式分析,水、酒精、盐水的质量相同,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因此密度小的液面高。分析该问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质量相同、杯子一样、比较密度的大小,得出液面的高低。7. 解:已知:,,根据可得::12。故选:A。已知甲、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和质量之比,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它们的体积关系。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8. 解: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乙物体的密度.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由于,则甲、乙两实心物体在水中稳定后甲下沉,乙漂浮.所以,,根据可知:.故选A.由图象中数据可求得两物体的密度大小,比较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可知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浮力大小.本题利用图象法求得物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分析求解;图象法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在学习中应注意如何读出图象中告诉的有用信息并能加以利用.9. 解:水和酒精的体积:,由可得,水和酒精的质量分别为:,,混合液的质量:,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由可得该混合液的密度大于.故选A.已知水的体积和酒精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水的质量和酒精的质量,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空隙中去了,体积小于然后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即为该混合液的密度.本题考查了混合液体密度的计算,要注意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混合液的体积小于100mL.10. 解:由题意可知,::2,::3,由可得,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故选A.知道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之比.本题考查了求解密度的比值,要注意各力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11. 解:因天平是等臂杠杆,且水平方向恰好水平平衡,所以,甲、乙两实心金属块的质量相等,因,且::2,所以,甲、乙金属球的密度之比:,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将甲切去,乙切去后,两者的密度不变,甲和乙的密度比仍为2:3。故答案为:1:1; 2:3。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当天平恰好保持平衡时左右两盘里物体的质量相等,又知道两者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者密度之比;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密度的特性,知道已调节好的天平平衡时是水平方向平衡是关键。12. 解:,冰块的质量为;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水的体积:.故答案为:;;.已知冰密度为,可知体积为冰块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质量不随物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再根据密度公式的推导公式可求水的体积.本题考查质量和体积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知道冰化水质量不变.13. 解:金属块的密度之比为 金属块的体积之比为.故答案为:6:5;5:6.已知金属块的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利用得到密度之比;已知金属块的质量相等和密度之比,利用得到体积之比.此题是利用密度变形公式比较质量或体积大小关系,难度不大,但一定要细心,避免出错.14. 解:装满水水的质量:,由得:,瓶子的容积:;油的质量:,,。故答案为:400;。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瓶内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瓶内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油后总质量求出装满油油的质量,知道瓶子的容积装满油油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的应用,审题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不变”,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15. 解:建筑物内起火后,含有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由于温度升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答案为:变大;变小;上。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此题通过建筑物内部起火人如何正确逃生考查了物质的体积、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16. 解:铝的密度是,读作2700千克每立方米;当铝块截去后,其质量和体积均减小,其比值不变,则剩余部分铝块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千克每立方米;不变.在读数时要强调对“”的正确读法;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当物体质量和体积变化后,其密度仍不变.本题考查的是对物理量复合单位的理解,正确表述的前提是准确理解复合单位的物理意义,同时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17. 解:在调节托盘天平时,首先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零刻度线的右边,说明左侧质量略大,应旋动衡量右端的螺母,使之向左移动.量筒的分度值为,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即天平的分度值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空烧杯的质量为,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酱油的密度为.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则水的质量,由可求得,水的体积,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则水的质量,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故答案为:水平;标尺左端零刻线;平衡螺母向左调;;;偏大;装满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为使横梁平衡,无论是平衡螺母还是游码,相对于指针的偏转,调节规律是“左偏右调”.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明确量筒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相平;已知烧杯和酱油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可以得到烧杯中酱油的质量;已知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得到酱油的密度.小明的方案中“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会使得酱油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内,从而使密度出现很大的误差.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利用等体积的水和酱油,称量水和酱油的质量,根据体积相等列出等式求出酱油的密度.测量液体密度时,只有量筒没有天平,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质量相同进行测量;只有天平没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测液体和水的体积相同进行测量酱油体积的测量是本实验的难点,巧妙地利用等效替代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 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实验中用步骤B的示数减步骤D的示数,便为量筒中醋的质量,所以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即A多余;由图B可知,烧杯和醋的质量为,由图C可知,烧杯和剩余醋的质量为,量筒中醋的质量,量筒中醋的体积,醋的密度.故答案为:零刻度线;;;.使用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游码归零后再调零.实验中只要能够测出量筒中醋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量筒中醋的质量等于醋和烧杯的总质量减去剩余醋和烧杯的质量;读出醋的体积,利用可以得到醋的密度.本题是有关液体密度的测量,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要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争取做到误差最小.19. 根据即可求出答案.根据石块的重力求得其质量,再根据浮力求得其密度.根据求出其在煤油中所受浮力大小,然后再用重力减去浮力即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根据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和烧杯底面积,可求得水上升的高度,然后利用可求得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此题考查了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难度,属于中档题.20. 知道铜球的质量和铜的密度,根据求出铜球中铜的体积,铜球的体积减去铜球中铜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的体积;空心部分注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和空心部分的体积相等,球的总质量减去铜球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然后确定液体的种类。本题考查了有关空心问题的计算,利用好密度公式和知道空心部分注满液体时的体积和液体的体积相等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一只螺丝钉的质量约为2 mg,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优秀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质量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