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学校快餐店有12元,13元,1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下图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则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是( )A.12.95元,13元 B.13元,13元 C.13元,14元 D.12.95元,14元2、某中学开展“读书伴我成长”活动,为了解八年级学生四月份的读书册数,对从中随机抽取的20名学生的读书册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册数/册12345人数/人2574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这20名同学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A.3,3 B.3,7 C.2,7 D.7,33、抽样调查了某校30位女生所穿鞋子的尺码,数据如下(单位:码):码号3334353637人数761511则鞋厂最感兴趣的是这组数据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4、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5、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 )A.只有1个 B.有2个 C.没有 D.不确定6、某班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得知该班获得奖励的情况如下表:项目人数级别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市级111区级322校级17512已知该班共有27人获得奖励(每位同学均可获得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多项奖励),其中只获得两项奖励的有13人,那么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可能获得的奖励为( )A.3项 B.4项 C.5项 D.6项7、某校在计算学生的数学总评成绩时,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林琳同学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分,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分,那么他的数学总评成绩是( )A.分 B.分 C.分 D.分8、某市今年共有7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②7万名考生是总体,③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A.2 B.3 C.4 D.09、下列调查活动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调查你所在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C.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对端午节市场粽子质量进行调查10、已知一组数据3,7,5,3,2,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2 B.3 C.4 D.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一组数据由五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2,众数是2,且最大的数小于3,则这组数据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2、某学习小组的6名同学在一次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分别是94分、98分、90分、94分、80分、74分,则众数是 _____分.3、某校名学生参加了“爱我中华”作文竞赛.为了解这次作文竞赛的基本情况,从中随机抽取部分作文成绩汇总制成直方图(如右图),其中分数段与等第的关系如下表:(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分数分以下等第(1)抽取的作文数量为________篇;(2)抽取的作文中,分及分以上的作文数量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3)根据抽样情况估计,这次作文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等第________组中;(4)估计参加作文竞赛的名学生的作文成绩为等的人数约为________名.4、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5、如图所示是小明一天24小时的作息时间分配的扇形统计图,那么他的阅读时间是________小时.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12月,我校初2022届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机器模拟测试(包含跳绳、立定跳远、实心球三项,共计满分50分).测试完成后,为了解初2022届学生的体育训练情况,在初2022届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名男生,20名女生的本次体育机考的测试成绩,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给出了下列信息:20名女生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44,47,48,45,50,49,45,60,48,49,50,50,44,50,43,50,44,50,49,45.抽取的2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扇形统计图如下:抽取的20名男生成绩得分用表示,共分成五组::;:;:;:;:.其中,抽取的20名男生的测试成绩中,组的成绩如下:47,48,48,47,48,48.抽取男生与女生的学生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性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女生47.548.5男生47.549(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以上的数据分析,针对本次的体育测试成绩中,你认为此次的体育测试成绩男生与女生谁更好?请说明理由(理由写出一条即可);(3)若初2022届学生中男生有700人,女生有900人,(规定49分及以上为优秀)请估计该校初2022届参加此次体育测试的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2、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应试者听说读写甲85837875乙73808582(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3、某学校考察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时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单位:分)分别如下: 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班95909085二班90958590三班85909590(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评分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4、两个人群A,B的年龄(单位;岁)如下:A:13,13,14,15,15,15,15,16,17,17;B:3,4,4,5,5,6,6,6,54,57.(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5、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组别身高Ax<160B160≤x<165C165≤x<170D170≤x<175Ex≥175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 组,中位数在 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 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600人,女生4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5≤x<175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可以设得总人数为x人,然后求得总钱数,再求平均数即可;在此题中购13元价格的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详解】解:设本校共有师生x人,则买饭菜的费用是①12元:25%x×12=3x②13元:55%x×13=7.15x,③14元:20%x×14=2.8x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是(3x+7.15x+2.8x)÷x=12.95元.购13元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与平均数的知识,属于简单题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把所有数据相加后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得平均数.2、A【解析】【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解答.【详解】解:读书册数的众数是3;第10个数据是3,第11个数据是3,故中位数是3,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统计中的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数据定义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鞋厂最感兴趣的是各种鞋号的鞋的销售量,特别是销售量最多的即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由于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故鞋厂最感兴趣的销售量最多的鞋号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要求学生对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4、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8+9+7+9+7+8+8)÷7=8(小时).故小丽该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5、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据即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取中间的数据,由此可求解.【详解】解: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只有一个;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要使“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获奖最多,则让剩下的人中的一人获奖最多,其余获奖最少,只获一项奖励,用总奖励减去各部分的奖励即可得获奖最多的人的项目个数.【详解】解:根据题意,要使“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获奖最多,则让剩下的人中的一人获奖最多,其余人获奖最少,只获一项奖励,则获奖最多的人获奖项目为:项.故选:C.【点睛】题目主要考查数据的整理、处理,理解题意,理清在什么情况下获奖最多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他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分,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算法,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算法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详解】解:①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说法正确;②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说法错误;③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说法错误;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说法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④,共2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个体和样本.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察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非考察的事物.9、B【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详解】解: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适合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调查你所在班级学生的身高情况,适合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C、调查全国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对端午节市场粽子质量进行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0、B【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这组数据的众数)即可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详解】解:在这组数据中3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熟记众数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8【解析】【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培训,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中位数即是2,众数则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题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这组数据中由两个数为2,前面两个数为小于2的整数,均为1,又最大的数小于3,∴最后两个数均为2,∴可得这组数据和的最小值为;故答案是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94【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直接解答即可.【详解】解:∵94分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众数是94分.故答案为:94.【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3、 64 C 80【解析】【分析】(1)根据直方图将所有小组的频数相加即可求得抽查的人数;(2)用80及80分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得结果;(3)根据总人数结合每一小组的人数确定中位数的位置即可; (4)用总人数乘以A等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抽取的作文数量为:;故答案为:64;(2);故答案为:;(3)∵共本,∴中位数应是第和人的平均数;∵和人均落在组,∴中位数落在组;故答案为:C;(4)(名).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及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的知识,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统计图或直方图并从中进一步整理出进一-步解题的有关信息.4、①④.【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方式逐个分析即可【详解】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故①的调查方法合适,符合题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应该查询每个月的气温情况,故②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该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做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5、1【解析】【分析】先求“阅读”所占的圆心角,再用×24,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360o-(60o+30o+120o+135o)=15o,×24=1(小时),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能够求出“阅读”所占的圆心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15,48,50;(2)女生的成绩较好,理由见解析;(3)755人.【解析】【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可求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将男生成绩排序,找出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值即为中位数,从女生成绩中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为众数;(2)通过比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即可解答;(3)抽查女生20人中优秀的有10人,男生20人中优秀的9人,求出两个优秀占抽查总人数的比例,求出该校初2022届参加此次测试的学生中优秀的学生人数即可.【详解】解:(1)1-5%-5%-45%-30%=15%,由扇形统计图中,可知,男生成绩的中位数位于D组,男生成绩第10,11个数成绩高于46,但不超过48分的成绩的较大的两个48,48,女生成绩出现次数最多的是50,因此众数是50,故答案为:15,48,50;(2)女生的成绩较好,理由:男女生的平均数相等,女生的中位数、众数都比男生大,因此女生的成绩较好.(3)(人)(人)答:估计该校初2022届参加此次体育测试的学生中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为755人.【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统计表、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2、(1)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2)从成绩看,应该录取乙.【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分).乙的平均成绩为:(分).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2)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分).乙的平均成绩为:(分).显然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乙.【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1)一班88.75分,二班88.75分,三班91分;三班成绩最高;(2)见详解.【解析】【分析】(1)根据黑板、门窗、桌椅、地面的权重为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2)本问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详解】解:(1)一班的成绩=95×15%+90×10%+90×35%+85×40%=88.75分;二班的成绩=90×15%+95×10%+85×35%+90×40%=88.75分;三班的成绩=85×15%+90×10%+95×35%+90×40%=91分;∴三班的成绩最高.(2)若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按10%,35%,15%,40%的比例计算各班卫生成绩:∵一班的加权平均成绩=,二班的加权平均成绩=,三班的加权平均成绩=,∵;∴二班的卫生成绩最高.【点睛】本题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4、(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15岁、15岁;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都能较好反映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5.5岁、6岁;相对而言,中位数或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详解】解:(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是:(13×2+14+15×4+16+17×2)÷10=15(岁),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3,14,15,15,15,15,16,17,17,中位数是:(15+15)÷2=15(岁),15出现了4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5岁;用平均数、中位数或者众数都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是:(3+4×2+5×2+6×3+54+57)÷10=15(岁),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4,5,5,6,6,6,54,57,中位数是:(5+6)÷2=5.5(岁),6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6岁;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总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5、(1)B,C;(2)2;(3)462人.【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出现次数最多,以及中位数为排列后中间的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解答即可;(2)先求出女生身高在E组所占的百分比,再求出总人数然后计算即可得解;(3)分别用男、女生的人数乘以C、D两组的频率的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直方图中,B组的人数为12,最多,∴男生的身高的众数在B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6=40,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第20、21两人都在C组,∴男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在C组,故答案为:B,C;(2)女生身高在E组的百分比为:1﹣17.5%﹣37.5%﹣25%﹣15%=5%,∵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40×5%=2(人),故答案为:2;(3)600×+480×(25%+15%)=270+192=462(人).答:该校身高在165≤x<175之间的学生约有462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直方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正确读懂扇形图的信息、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精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果店内的5个苹果,其质量,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有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