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知识讲解+练习(基础和提高)(word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提高知识讲解doc、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提高巩固练习doc、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讲解doc、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基础巩固练习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F是过O的射线,其中构成对顶角的对数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2.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 ) A.相等 B.互为补角 C.互为余角 D.相等或互补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F⊥CD,则图中与∠EOF相等的角还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图,,能表示点到直线(或线段)的距离的线段有( )A.五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5.如图所示,OC⊥OA,OD⊥OB,∠AOB=150°,∠COD的度数为 ( )A.90° B.60° C.30° D. 45°6.∠A两边分别垂直于∠B的两边,∠A与∠B的关系是 ( )A. 相等 B.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7.如图,三条直线a,b,c交于一点,∠1,∠2,∠3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8.如图,AD⊥BD,BC⊥CD,AB=a cm,BC=b cm,则B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9.如图,请你在表盘上画出时针与分针,使时针与分针恰好互相垂直,且此时恰好为整点. (1) 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的整点时刻分别为 ;(2)一天24小时,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________次.10. 在同一平面内,OA⊥MN,OB⊥MN,所以OA,OB在同一直线线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11. 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它们的交点个数可能是________.12.如图,工厂A要把处理过的废水引入排水沟PQ,从工厂A沿________方向铺设水管用料最省,这是因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3. 如图所示,AB、CD、EF相交于O点,EF⊥AB,OG为∠COF的平分线,OH为∠DOG的平分线.(1)若∠AOC:∠COG=4:7,求∠DOF的大小;(2)若∠AOC:∠DOH=8:29,求∠COH的大小.14.如图,已知A、O、B三点在一直线上,∠AOC=120°,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1)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2)当∠AOC大小发生变化时,OD、OE仍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则OD与OE的位置关系是否改变? 请说明理由. 15.如图,AOB为一条在O处拐弯的河,要修一条从村庄P通向这条河的道路,现在有两种设计方案:一是沿PM修路,二是沿PO修路.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两种方案哪一个经济一些? 它是不是最佳方案?如果不是,请你帮助设计出最佳的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 【解析】两条直线相交,两两相配共组成6对角,这6对角中有:4对邻补角,2对对顶角.2. 【答案】D;【解析】画草图进行分析.3. 【答案】B; 【解析】与∠EOF相等的角还有:∠BOC,∠AOD.4.【答案】A;【解析】(1)线段PO的长度表示点P到直线(或线段)OR的距离;(2)线段RO的长度表示点R到直线(或线段)OP的距离;(3)线段OQ的长度表示点O到直线(或线段)PR的距离;(4)线段PQ的长度表示点P到直线(或线段)OQ的距离;(5)线段RQ的长度表示点R到直线(或线段)OQ的距离.5. 【答案】C; 【解析】∠COD=180°-150°=30°.6. 【答案】C; 【解析】画草图进行分析.二、填空题7.【答案】∠1>∠3>∠2;【解析】∠1=180°-60°-50°=70°;∠2=50°;∠1=60°.8. 【答案】bcm<BD<a cm;9.【答案】(1)3时或9时; (2)44;【解析】一天24小时中时针转2圈,分针转24圈,所以分针要超过时针的圈数是:24-2=22(圈),分针每超过时针一圈,前后各有一次垂直,所以一天24小时中分针与时针垂直的次数是:(24-2)×2=22×2=44(次).10.【答案】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11. 【答案】0或1或2或3个;【解析】当三条直线相互平行时0个交点;当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时1个交点;当两条直线平行,第三条直线与它们相交时有两个交点;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但没有交与同一点时3个交点.12.【答案】垂直于PQ的,垂线段最短.三、解答题13. 【解析】解: (1)因为EF⊥AB,OG为∠COF的平分线,所以∠AOF=90°,∠GOC=∠GOF.又因为∠AOC:∠COG=4:7,所以设∠AOC=4x,∠GOC=∠GOF=7x,所以∠AOC+∠COF=90°,即4x+7x+7x=90°,解得x=5°,所以∠COF=70°,∠DOF=180°-70°=110°;(2)因为∠AOC:∠DOH=8:29,所以设∠AOC=8x,∠GOC=∠GOF=,∠DOH=(180°-∠COG) ×=.∵ ∠AOC:∠DOH=8:29,所以∠DOH=29x,即,解得,所以∠DOH=29×2.5°=72.5°,∠COH=180°-72.5°=107.5°.14.【解析】解:(1)OD⊥OE. (2)不变,理由如下:∵ OD,OE分别是∠AOC,∠BOC的平分线,∴ ∠COD=∠AOC,∠COE=∠COB.∴ ∠DOE=(∠AOC+∠COB)=×180°=90°,∴ OD⊥OE.15.【解析】解:本题所给出的两种方案中,沿PO修路这种方案更经济一些,因为PO是OA的垂线段,PM是OA的斜线段,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PO<PM,但它仍不是最佳方案,最经济的方案应为沿如图所示的线段PN修路.因为垂线段最短得知,线段PN是P与OB上的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PO是P与OA上的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即PN<PO<PM.所以沿线段PN修路是最经济的方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轴对称巩固练习doc、轴对称知识讲解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变量之间的关系巩固练习doc、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讲解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5 平方差公式课时练习,文件包含乘法公式提高知识讲解doc、乘法公式基础巩固练习doc、乘法公式基础知识讲解doc、乘法公式提高巩固练习doc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