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a的值( )A.8 B.5 C.4 D.22、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澧水河流域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为了保证长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为了了解天门山景区的每天的游客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方式D.为了调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3、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温度(单位:℃):1,2,0,-1,-2,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A.1 B.2 C.0 D.-14、已知一组数据85,80,x,90的平均数是85,那么x等于( )A.80 B.85 C.90 D.955、在某次比赛中,有10位同学参加了“10进5”的淘汰赛,他们的比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位同学要知道自己能否晋级,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需要了解10位参赛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6、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0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统计表:成绩(分)80859095人数(人)125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90,89 B.90,90 C.90,90.5 D.97、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8、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 )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B.调查某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C.调查全国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D.调查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9、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企业招聘,对应试人员进行面试C.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 D.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10、已知小明在一次面试中的成绩为创新:87,唱功:95,综合知识:89;若三项测试得分分别赋予权重3,6,1,则小明的平均成绩是( )A.90 B.90.3 C.91 D.92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2、一组数据25,29,20,x,14,它的中位数是23,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_____.3、如图所示是小明一天24小时的作息时间分配的扇形统计图,那么他的阅读时间是________小时.4、某单位要招聘1名英语翻译,小亮参加招聘考试的各门成绩如表所示:项目听说读写成绩(分)70908585若把听、说、读、写的成绩按3:3:2:2计算平均成绩,则小亮的平均成绩为_____.5、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整理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次竞赛成绩的众数是_____分.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14,5,10,3,6的中位数是什么?2、小明想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对“书画、器乐、艺术、棋类”四项“校本课程”的喜欢情况,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只选择一项),将调查结果整理并绘制成如图所示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求本次抽取的学生的人数.(2)请根据以上信息直接在答题卡中补全条形统计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的值.(4)求扇形统计图中喜欢器乐的学生人数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知道第24届我国所获金牌数是5枚,那么下面六个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第24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第28届第29届5枚16枚16枚28枚32枚51枚 4、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下,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5、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组别身高Ax<160B160≤x<165C165≤x<170D170≤x<175Ex≥175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 组,中位数在 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 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600人,女生4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5≤x<175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数据的平均数是5,∴,∴;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少,但只能得出近似的结果判断即可.【详解】A. 为了了解澧水河流域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符合题意;B. 为了保证长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为了了解天门山景区的每天的游客客流量,适合选择抽样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为了调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收视率,适合选择抽样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C【解析】【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均数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由平均数的公式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85+x+80+90)÷4=85解得:x=8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应用了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建立方程求解.5、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特点,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晋级,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由于总共有10个人,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第5名和第6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能晋级,故应知道中位数是多少.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特点,熟知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解答的关键.6、B【解析】【分析】先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求出众数和中位数.【详解】在这一组数据中9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0,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90、90,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与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若有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若有偶数个数据,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8+9+7+9+7+8+8)÷7=8(小时).故小丽该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8、D【解析】【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省时省力,但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即可解答.【详解】解:A.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不合题意;B. 调查某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调查耗时耗力,适合抽样调查,故不合题意;C. 调查全国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调查耗时耗力,适合抽样调查,故不合题意;D. 调查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适合全面调查,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9、D【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根据以上逐项分析可知.【详解】解:A. 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B. 企业招聘,对应试人员进行面试,人员不多,且这个调查很重要不可漏掉任何人,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C. 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人员不多,适合全面调查,不符合题意, D. 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调查具有破坏性,不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理解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详解】解:小明的平均成绩为分,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正确掌握各权重的意义及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①④.【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方式逐个分析即可【详解】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故①的调查方法合适,符合题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应该查询每个月的气温情况,故②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该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做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2、22.2【解析】【分析】由中位数的定义“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即可判断出x的值,再利用求平均数的公式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这组数据由5个数组成,为奇数个,且中位数为23,∴,∴这组数据为25,29,20,23,14,∴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故答案为:22.2.【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求平均数.掌握中位数的定义和求平均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1【解析】【分析】先求“阅读”所占的圆心角,再用×24,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360o-(60o+30o+120o+135o)=15o,×24=1(小时),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能够求出“阅读”所占的圆心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82【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小亮的平均成绩为:(70×3+90×3+85×2+85×2)÷(3+3+2+2)=(210+270+170+170)÷10=820÷10=82(分).故小亮的平均成绩为82分.故答案为:82.【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代表各数据的权.5、70【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众数即可求解.【详解】由统计图可得这次竞赛成绩的众数是70分故答案为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众数的定义.三、解答题1、6【解析】【分析】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为中位数.【详解】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3,5,6,10,14,处在中间位置的数为6,因此中位数是6,答:14,5,10,3,6的中位数是6.【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做错,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2、(1)200人;(2)图见解析;(3)20;(4).【解析】【分析】(1)根据喜欢棋类的学生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即可得;(2)先根据(1)的结果求出喜欢书画的学生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得;(3)利用喜欢艺术学生的人数除以调查的总人数即可得;(4)利用喜欢器乐的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乘以即可得.【详解】解:(1)(人),答:本次抽取的学生有200人;(2)喜欢书画的学生人数为(人),由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则;(4),答:喜欢器乐的学生人数所对应圆心角的度数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画条形统计图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22【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据即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取中间的数据,由此可求解.【详解】解:由表格可得:该数据的中位数为,答:该六个数据的中位数是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4、35.6岁【解析】【分析】将所有人的年龄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即可.【详解】解:(岁).【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熟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5、(1)B,C;(2)2;(3)462人.【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出现次数最多,以及中位数为排列后中间的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解答即可;(2)先求出女生身高在E组所占的百分比,再求出总人数然后计算即可得解;(3)分别用男、女生的人数乘以C、D两组的频率的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直方图中,B组的人数为12,最多,∴男生的身高的众数在B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6=40,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第20、21两人都在C组,∴男生的身高的中位数在C组,故答案为:B,C;(2)女生身高在E组的百分比为:1﹣17.5%﹣37.5%﹣25%﹣15%=5%,∵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40×5%=2(人),故答案为:2;(3)600×+480×(25%+15%)=270+192=462(人).答:该校身高在165≤x<175之间的学生约有462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直方图以及扇形统计图的应用,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正确读懂扇形图的信息、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抽样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据,,,,,的众数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