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练习试卷(名师精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33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练习试卷(名师精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33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最新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练习试卷(名师精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33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学生2021年中考体育模拟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36404346485054人数(人)2567875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8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7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6分2、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澧水河流域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为了保证长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C.为了了解天门山景区的每天的游客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方式D.为了调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收视率,采用全面调查方式3、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学校艺术节举行初中生书法大赛,设置了10个获奖名额.结果共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且决赛得分均不相同.若知道某位选手的决赛得分,要判断它是否获奖,只需知道学生决赛得分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4、鞋厂生产不同号码的鞋,其中,生产数量最多的鞋号是调查不同年龄的人的鞋号所构成的数据的(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众数或中位数5、八(3)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4、4、5、、6、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6 B.5 C.4 D.3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B.了解某批扫地机器人平均使用时长C.选出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D.了解某省初一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长7、在某次比赛中,有10位同学参加了“10进5”的淘汰赛,他们的比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一位同学要知道自己能否晋级,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需要了解10位参赛同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8、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B.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对出入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C.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包装垃圾的数量D.了解抚州市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情况9、已知一组数据85,80,x,90的平均数是85,那么x等于( )A.80 B.85 C.90 D.95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C.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D.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图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七年级学生的出行方式,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2、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理论测试占,体育技能测试占,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92,73分,则这名同学本学期的体育成绩为______分,可以看出,三项成绩中___________的成绩对学期成绩的影响最大.3、某单位拟招聘一个管理员,其中某位考生笔试、试讲、面试三轮测试得分分别为92分,85分,90分,若依次按40%,40%,20%的比例确定综合成绩,则该名考生的综合成绩为______分.4、若一组数据3,x,4,2的众数和中位数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5、在5个正整数a、b、c、d、e中,中位数是4,唯一的众数是6,则这5个数的和最大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两个人群A,B的年龄(单位;岁)如下:A:13,13,14,15,15,15,15,16,17,17;B:3,4,4,5,5,6,6,6,54,57.(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多少?你认为用哪个数据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小明参加卖报纸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调查了一个报亭某天A、B、C三种报纸的销售量,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条形统计图.(1)求该天A、C报纸的销售量各占这三种报纸销售量之和的百分比.(2)请绘制该天A、B、C三种报纸销售量的扇形统计图.(3)小明准备按上述比例购进这三种报纸共100份,他应购进这三种报纸各多少份.3、如图是某月的日历,在此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圈出9个数(如6,7,8,13,14,15,20,21,22).(1)图中圈出的9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直接写结果.(2)若用正方形圈出此日历中的任意9个数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数是m,那么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这9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3)若用正方形圈出此日历中的9个数,这9个数的和有可能是225吗?试说明理由.4、某市教育局在全市党员教职工中开展的“学党史,知党情,颂党恩”活动中,进行了论文的评比,论文的交稿时间为6月1日至25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篇数按4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已知从左往右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是多少?(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则这两组哪组获奖率高?5、下图反映了九年级两个班的体育成绩.(1)不用计算,根据条形统计图,你能判断哪个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吗?(2)你能从图中观察出各班学生体育成绩等级的“众数”吗?(3)依次将不及格、及格、中、良好、优秀记为55分,65分,75分,85分,95分,先分别估算一下两个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值,再算一算,看看你估计的结果怎么样.(4)九年级(1)班学生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其中的理由吗?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总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该班一共有:2+5+6+7+8+7+5=40(人),得48分的人数最多,众数是48分,第20和21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分),平均数是(分),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2、A【解析】【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少,但只能得出近似的结果判断即可.【详解】A. 为了了解澧水河流域饮用水矿物质含量的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符合题意;B. 为了保证长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为了了解天门山景区的每天的游客客流量,适合选择抽样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为了调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的收视率,适合选择抽样调查方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B【解析】【分析】由于书法大赛设置了10个获奖名额,共有21名选手进入决赛,根据中位数的意义分析即可.【详解】解:将21名选手进入决赛不同的分数按从小到大排序后,中位数及中位数之后的共有11个数,故只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和中位数就可以知道是否获奖了,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以及相关平均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由鞋厂关心的数据,即大众买的最多的鞋号,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从而可得所构成的数据是众数.【详解】解:生产数量最多的鞋号是调查不同年龄的人的鞋号所构成的数据的众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众数的含义及众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众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解本题的关键.5、B【解析】【分析】本题可先算出x的值,再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详解】解:∵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4,4,5,x,6,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x=5×7−4−4−5−6−6−7=3,∴这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为:3,4,4,5,6,6,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熟知中位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详解】解:A、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具有破坏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B、了解某批扫地机器人平均使用时长,具有破坏性,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选出短跑最快的学生参加全市比赛,精确度要求高,适合采用全面调查;D、了解某省初一学生周体育锻炼时长,调查数量较大且调查结果要求准确度不高,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7、D【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特点,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晋级,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由于总共有10个人,且他们的成绩各不相同,第5名和第6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能晋级,故应知道中位数是多少.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特点,熟知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的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解答的关键.8、B【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A. 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A不合题意;B. 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对出入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应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B符合题意;C. 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包装垃圾的数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不合题意;D. 了解抚州市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D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注意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9、B【解析】【分析】由平均数的公式建立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85+x+80+90)÷4=85解得:x=8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应用了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建立方程求解.10、D【解析】【分析】根据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样本和样本容量判断即可.【详解】A、∵为了安全,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必须逐个检查.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零部件的检查,不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故A错误;B、根据样本的定义可知:为了解某市200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其中1000名学生的身高信息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故B错误;C、∵全市中学生人数太多,为了了解全市中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应该采用普查的方式,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C错误;D、根据样本容量的定义可知:“为检验一批电话手表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200枚,则样本容量是200”是正确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和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掌握相关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08°【解析】【分析】先求统计的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再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利用360°×30%计算即可.【详解】解:统计的人数为:60+90+150=300人,骑自行车的人数为:90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故答案为:108°.【点睛】本题考查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掌握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是解题关键.2、 80.4 体育技能测试【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求解方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体育课外活动占学期成绩的10%,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60%,一名同学上述三项成绩依次为90,92,73分,∴这名同学的成绩,∵体育技能测试占60%,占的比重最大,∴体育技能测试的成绩对学期成绩的影响最大.故答案为:80.4,体育技能测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求解方法.3、88.8【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该名考生的综合成绩为92×40%+85×40%+90×20%=88,8(分),故答案为:88.8.【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熟知加权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是解答的关键.4、【解析】【分析】由一组数据3,x,4,2有众数,可得或 或 再分类讨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 一组数据3,x,4,2有众数,或 或 当时,则数据为: 此时中位数为 众数为2,不合题意,舍去,当时,则数据为: 此时中位数为 众数为3,符合题意,当时,则数据为: 此时中位数为 众数为4,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中位数与众数的含义,有清晰的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21【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出五个数,由此求出符合题意的五个数的可能取值,计算其和即可.【详解】设五个数从小到大为a1,a2,a3,a4,a5,依题意得a3=4,a4=a5=6,a1,a2是1,2,3中两个不同的数,符合题意的五个数可能有三种情形:“1,2,4,6,6”,“1,3,4,6,6”,“2,3,4,6,6”, 1+2+4+6+6=19,1+3+4+6+6=20,2+3+4+6+6=21,则这5个数的和最大值是21.故答案为2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来确定数据的能力.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三、解答题1、(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15岁、15岁;平均数、中位数或众数都能较好反映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15岁、5.5岁、6岁;相对而言,中位数或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解析】【分析】(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并且结合题意求解.【详解】解:(1)人群A年龄的平均数是:(13×2+14+15×4+16+17×2)÷10=15(岁),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3,13,14,15,15,15,15,16,17,17,中位数是:(15+15)÷2=15(岁),15出现了4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5岁;用平均数、中位数或者众数都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2)人群B年龄的平均数是:(3+4×2+5×2+6×3+54+57)÷10=15(岁),这10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4,4,5,5,6,6,6,54,57,中位数是:(5+6)÷2=5.5(岁),6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6岁;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用中位数或者众数可以较好地描述该人群年龄的集中趋势.【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总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2、(1)该天A、C报纸的销售量各占这三种报纸销售量之和的20%和30%;(2)见解析;(3)小明应购进A种报纸20份,B种报纸50份,C种报纸30份【解析】【分析】(1)用A,C报纸的销售量分别除以三种报纸销售量之和,然后求解即可;(2)由(1)的结果绘制扇形统计图;(3)用100分别乘以三种报纸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1),.∴ 该天A、C报纸的销售量各占这三种报纸销售量之和的20%和30%.(2)A、B、C三种报纸销售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100×20%=20(份),100×50%=50(份),100×30%=30(份).∴ 小明应购进A种报纸20份,B种报纸50份,C种报纸30份.【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3、(1)14;(2),;(3)不能,见解析【解析】【分析】(1)直接计算图中圈出的9个数的平均数即可;(2)中间一个数为m,则其中8个数为:,,,,m,,,,,相加即可得到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9个数的和除以即可得到这个数的平均数;(3)用,结合日历可得结果.【详解】解:(1)9个数的平均数为:;(2)中间一个数为m,则其中8个数为:,,,,m,,,,,它们的和为:,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3)不能,理由如下:若圈出的数和为225,则,则位于中心位置的数是25,由图观察发现,无以25为中心的能圈出9个数的正方形,故不能.【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以及整式的加减,读懂题意,根据题意得出日历中的任意9个数的代数式是解本题的关键.4、(1)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2)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3)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又知第二组的频数为18,则总篇数==第二组的频数÷第二组的频率;(2)由图可以看出第四组的频率组大,则第四组的论文数量最多;(3)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则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详解】解:(1)第二组的频率是=0.15总篇数是18÷0.15=120(篇),则本次活动共有120篇论文参加评比. (2)由题意可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则从左到右的各组的频率为0.1、0.15、0.2、0.3、0.2、0.05,第四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3=36篇,则计算可知第四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6篇. (3)第六组的论文的频数=120×0.05=6篇;第四组的获奖率=20÷36×100%≈56%,第六组的获奖率为4÷6≈67%;56%<67%,则第六组的获奖率较高. 【点睛】本题考查频率的分布直方图,能从图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1)九年级(2)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2)均为“中”; (3)九年级(1)班的平均成绩为75分,九年级(2)班的平均成绩为78分;(4)三者相等,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图判断即可;(2)根据众数的定义结合条形统计图即可判断;(3)先估计,再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即可;(4)根据条形统计图结合三者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1)九年级(2)班学生的体育成绩好一些.因为两班成绩等级中为“中”和“及格”的学生数分别相等,而九年级(2)班成绩等级为“优秀”和“良好”的学生数比九年级(1)班多,“不及格”的学生数比九年级(1)班少;(2)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等级的“众数”均为“中”;(3)估计九年级(1)班的平均成绩为75分,九年级(2)班的平均成绩为78分;九年级(1)班的平均成绩为(5×55+10×65+75×20+10×85+5×95)÷50=75分,九年级(2)班的平均成绩为(1×55+65×10+75×20+85×11+95×8)÷50=78分;和估计的结果相等;(4)三者相等,这可以从“对称”的角度理解.当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相应的统计图未必都是“对称”的【点睛】本题考查了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条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同时要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众数、中位数的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全面调查,山西被誉为“表里山河”,意思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全面调查,某教室9天的最高室温统计如下,有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