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
3.掌握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灵活应用它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
【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旧知回顾,导入新课:
已知△ABC是以AB和AC为腰等腰三角形,则
(1)____=____( )
(2)____=____( )
(3)若∠BAD=∠CAD,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D⊥BC,则
_____=_____, _____=_____
若BD=CD,则
_____=_____,____⊥_____ ( )
教师提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学生思考的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吗?
让学生作出图形,根据在△ABC中,∠C=∠B.问AB=AC吗?
作一个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量一量它们所对的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作图观察、测量、分析、讨论交流后小结.
法一:在△ABC中,过点A作∠A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则顶角被平分,又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得∠ADB=∠ADC.沿直线AD折叠,点B与点C重合,因此AB=AC.
法二:在△ABC中,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D,利用△ABD与△ACD全等得出AB=AC(板书具体证明过程)
得出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并写出几何语言
复习巩固好旧知识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完成定理的证明.
得出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利用两三角板的平移,回顾“等角对等边”,并探索新知,
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交流,师生共同得到推论1,并写出几何语言.
得到推理后,让学生说明理由.
利用添加条件的题目回顾推论1,并得出推论2,并写出几何语言.
2.教师让学生再次观察两三角板平移后所形成的图形,并指出哪些边相等,共同提出猜想并证明,最后写出几何语言.
与学生共同得到30°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指名一生板演证明过程.(给出两种不同证明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和消化知识.
得出推论1推论2
得出30°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拍摄一名同学答案,集体纠正.
通过例题让学生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让学生归纳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归纳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进一步完善.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同步练习15.3(2)
2.课下探讨思考题
【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中的重点,主要教学手段及相关准备,教学步骤,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15.3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15.3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5.3 等腰三角形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目标及其解析,问题诊断分析,教法,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基本流程,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