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展开去括号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2. 经历去括号法则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发展观察和归纳能力,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
重点
运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计算.
难点
探究去括号法则并归纳法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问题一
操场上原有名同学在跑步,后来第一批来了名同学,第二批又来了名同学,则操场上共有多少名同学在跑步?
学生口答出两种表示,即得到等式①
变式:若把“来了”都改为“走了”,则操场上还有多少名同学在跑步?
学生口答出两种表示,即得到等式②
二、知识探究
请大家观察两个等式,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后,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活动:1.讨论上述问题;2.展示讨论结果。
老师追问:本身的符号是什么?和前面的符号如何变化?什么决定了它们符号不同的变化?在板书上添上隐形的加号,并演示他们符号的变化。
归纳去括号法则:
当括号前是“+”时,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后,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都不变;
当括号前是“-”时,去掉括号和括号前的符号后,括号内每一项的符号都改变;
归纳口诀:去括号,看符号;是加号,不变号;是减号,全变号.
三、巩固提升
请大家学以致用,完成学习反馈1.
学习反馈1:填空(去括号)
(1) ;
(2) ;
(3) ;
(4) .
请学生口答,老师追问:括号前的符号是什么?符号要变吗?最后请出错的学生分享错因:(1)(2)中前隐形的“+”要添上;符号要变“都”要变。
刚刚我们去的括号前都没有系数,若括号前有系数,又该如何去括号呢?例如和如何转化为括号前没有系数的形式呢?学生口述方法,老师板书。然后归纳方法:(1)先乘系数,再去括号。
请大家完成问题二,请同学黑板上板书。
问题二
去括号:
(1) ; (2) .
请板书的同学讲解思路,大家用红笔对照批改。反馈完成情况并请出错同学分享错因,指出系数乘以括号内每一项。最后请其他同学补充说明不同做法:(2)类比数的乘法分配律。体会类比思想。
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合并同类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接下来就考考大家的综合实力,完成学习反馈2。
学习反馈2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
(2)
小组活动:1.核对答案,搜集错因;
2.展示答案,分享错因.
以小组为单位投影展示,归纳易错点:(1)括号前第一项隐形的“+”要添上;
(2)括号内符号要变“都”要变;
(3)系数乘以括号内每一项;
四、课堂小结
请阅读教材,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你学会了去括号的哪些方法?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
- 体会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 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活动:交流上述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你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五、作业
1.必做:教材107页练习1、2、3题;
2.选做:若,则= .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开放训练体现应用,课堂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去括号与添括号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