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3 余角和补角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3 余角和补角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余角和补角
【学习目标】1、认识一个角的余角与补角,并能熟练求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2、经历探究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并会用其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互余、互补定义及它们的性质。
【学习难点】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一、动手实践,感受新知
1、请同学们将长方形的任意一个角如图剪开,形成,则有什么数量关系?
2、请同学们观看几何画板数学实验,感知角度变化,位置变化,但角的和不发生改变。
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或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这节课我们学习-------余角与补角.
几何语言: ∵∠1+∠2=90°
∴∠1与∠2互余
反之:
∵∠1与∠2互余
∴∠1+∠2=90°
注意:
(1)互为余角只是对两个角而言的。
(2)互为余角仅仅表明了两个角的数量关系,而与角的位置关系无关。
2、请同学们看下列图形
图1 图2
师:由∠DOC=,则∠3+∠4=180°,将移开,它们的和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不变.
师:由此我们得出补角的定义.
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或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像图1这样,互为补角且有一条公共边,另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几何语言:∵∠3+∠4=180°
∴∠3与∠4互补
反之:∵∠3与∠4互补
∴∠3+∠4=180°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α=5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
变式1:已知∠α=,求∠α的余角和补角.
变式2:已知∠α=,求∠α的余角和补角.
例2、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少20°,求这个角的度数
归纳:1、钝角没有余角;
2、一个角α的余角:90°-∠α
补角:180°-∠α
3、方程思想.
三、探究(一)
已知:∠1与∠3互余,
∠ 2与∠3互余
根据图形:
⑴猜一猜: ∠1 与∠2相等吗?
(2)试一试:你证明这个猜想吗?
(3)议一议:用文字语言归纳总结一下.
余角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
几何语言:∵∠1+∠3=90°
∠2+∠3=90°
∴∠1=∠2
探究(二)
如图,∠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几何语言:∵∠1+∠2=90°
∠3+∠4=90°
且∠1=∠3
∴∠1=∠2
归纳总结: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补角的性质.
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下面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首先我们来看课堂反馈.
四、知识运用
填空:
1、若∠α=50°,则它的余角是 ,它的补角是 .
2、若∠a的补角是140°,则∠a的余角是 .
二、判断
1、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 ( )
2、如果∠1=40°,∠2=60°,∠3=80°,那么∠1, ∠2,∠3互为补角。 ( )
3、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 ( )
4、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 ( )
例3、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已知∠ACB=90°,∠CDB=90°,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哪些?
变式1:如图所示,已知∠ACB=∠B=∠E=90°,写出图中除直角外有哪些相等的角?
变式2: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EC中,∠ABD=90°,∠AEC=90°,点A、E、D在同一直线上,点A、B、C在同一直线上,BD与EC交于点O,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哪些?
五、小结
1、余角、补角的定义以及性质;
2、方程思想
六、课后反思
根据教学经历和学生反馈,本堂课教学设计操作性强,效果良好.课堂中学生通过概念辨析教学,对余角、补角的概念理解较深入,能辨别三个角和为180°与补角概念之间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得出性质让学生对性质的掌握更为牢固,而范例及变式的训练使学生对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更为深入,逐步形成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规范解题.综合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反思:
(1)突出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2)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本课的设计注重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和化归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课堂中,余角性质与补角性质之间的关系,探究余角性质由有限的度量过渡到任意时刻结论是否成立,拓展应用中角之间的转化都充分体现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遵循概念学习规律
本课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的学习规律,遵循“引入概念——形成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认知过程,利用视频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引入概念,形成初步感知,通过学生朗读概念、动手操作内化概念,小试身手应用概念等环节达成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4)注重学生体验,培养良好习惯
本课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推理论证”的数学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目标达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注意了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呼应,做到目标确定环节,在环节中实现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华师大版3 余角和补角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建立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 余角和补角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第4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4.6 角3 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