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法引导,重点,教具准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能够较正确地用、、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2、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3、会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二)知识技能目标1.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2.渗透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探索法.2.学生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1)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2)会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2.教学难点:(1)熟记特殊角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2)根据函数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3.疑点: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的求得。4.解决办法:通过旧知创设情境,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解决重难点及疑点.四、教具准备三角板一副、学生导学案五、教学模式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知识形成——应用廷伸——反思小结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 习 一、知识回顾在上节课研究的基础上,复习正弦、余弦、正切在中,为直角,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余边的比叫做的正弦,记作,锐角 正弦、余弦正切的要领是全章知识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确定它为本课重点,同时正、余弦概念隐含角度与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又用含几个字母的符号组来表示,因此概念也是难点. 请学生结合图形叙述正弦、余弦定义,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复习引导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 二、问题引入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各是多少? 由一副三角板引出三个特殊的锐角学生观察得出三个特殊锐角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思 考 探 究三、探究活动1、师生共同探究30°的三角函数值 2、学生按小组探究45°、60°的三角函数值 3、得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αsinαcosαtanα30° 45° 60° 4、巧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小组交流,寻找巧记方法。(2)总结巧记口诀:一二三,三二一,带上根号对半劈。两边根号三,中间竖旗杆。(3)比一比 抢答游戏 (小组比赛)。引导学生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加强记忆让学生记忆,并运用 学生探究 获取新知四、例题讲解sin30°. tan30°+cos60°.tan45°让学生通过自己经过学习亲自动笔计算后,对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印象很深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学以致用知识形成五、活学活用: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批改,评讲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巩固应用廷伸猜一猜:已知∠A为锐角,且cosA=,你能求出∠A的度数吗?男女同学比赛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巩固反思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结归纳(1)加强对特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记忆(2)会运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教师提问回答归纳小结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体现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能够动起来了,由于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的时侯把难度降低了,因此学生学起来的时候有了兴趣,动笔的人多了,自然学习兴趣也有了,这是一堂成功的课。自从分班以来这是我上的一堂最好的课,也是最多人动手的一堂课,通过这次上课我明白了很多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如果每一堂课都能象这样的水平去上,而每一个学生也都能象这样的去学习,那还有什么提不高的成绩了,我想我现在的每一堂都要象现在的这堂一样来设计,有针对性的研究考题,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提高课堂效益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1.锐角三角函数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汕尾中考,桂林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锐角三角函数公开课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