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9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56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9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56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9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56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9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9 乙醇 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的分子式为
B.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答案】A
【解析】A.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A错误;B.根据二氧化碳和淀粉的结构式可知,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B正确;C.农作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C正确;D.该成就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又可以合成淀粉,D正确;答案选A。
2.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答案】C
【解析】A.有些油脂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错误;B.甲烷和Cl2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和Br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不同,乙醇中官能团为羟基,乙酸中官能团为羧基,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乙烷(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
③苯(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④乙醇(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光照条件下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乙烷和HCl,不符合除杂原则,①错误;②乙酸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H3COONa,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分液分离出乙酸乙酯,②正确;③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H3COONa,苯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出现分层现象,分液分离出苯,③正确;④乙酸与生石灰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CH3COO)2Ca,乙醇与(CH3COO)2Ca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法分离出乙醇,④正确;正确的有②③④,答案选B。
4.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B.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D.N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C
【解析】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经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A.淀粉或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所以M为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但n值范围不同,分子式不同,故B错误;C.④的反应是酸和醇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本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反应类型属于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D.纤维素水解得到葡萄糖M,葡萄糖氧化得到乙醇,乙醇氧化得到乙酸N,N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D错误;故选C。
5.把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能使铜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g的是
A.NaOH溶液B.CH3COOHC.稀HNO3D.CH3CH2OH
【答案】D
【解析】A.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NaOH溶液中,CuO、Cu与NaOH溶液不反应,反应后铜丝质量增加,A错误;B.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CH3COOH中,CuO与CH3COOH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铜丝质量减少,B错误;C.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稀硝酸中,CuO、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铜盐,质量减少,C错误;D.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C2H5OH中,CuO与C2H5OH反应:CuO+C2H5OHCH3CHO+Cu+H2O,反应后铜丝质量保持不变,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6.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D
【解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使溴水褪色是苯萃取溴水的溴,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乙酸乙酯与水的反应是水解反应,乙烯与水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乙酸含有羧基,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含有醛基,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乙酸与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不同,故C错误;D.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二者褪色的本质不同,故D正确;故选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酚酞的结构为,其结构中含有羟基(-OH),故酚酞属于醇类
C.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是
D.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不含立体异构)有4种
【答案】D
【解析】A.一定为甲醇,而可为或,A错误;B.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不属于醇,B错误;C.根据青高素的结构简式可写出它的分子式为,C错误;D.项中的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正确;故答案为:D。
8.昆虫信息素是昆虫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一种信息素的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12H20O2
B.可发生取代、加聚反应
C.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答案】C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是C12H20O2,A项正确;B.具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酯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可发生加聚反应,B项正确;C.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D.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诱捕害虫、测报虫情等,可知具有一定的挥发性,D项正确;答案选C。
9.探究淀粉水解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解淀粉:淀粉溶于热水,所得液体在激光笔照射下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淀粉是胶体
B.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室温后,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C.配制新制:向试管中先加入1mL 2%的NaOH溶液,再加入2mL 10%的溶液,振荡
D.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水解生成还原性糖
【答案】D
【解析】A.溶解淀粉:淀粉溶于热水,所得液体在激光笔照射下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故说明淀粉溶液是胶体,A错误;B.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冷却室温后,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还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也可能是部分水解,B错误;C.配制新制时需保证碱过量,故应该向试管中先加入2mL 10%的NaOH溶液,再加入1mL 2%的溶液,振荡,C错误;D.验证淀粉水解产物:淀粉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后,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加入新制,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水解生成还原性糖,D正确;故答案为:D。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兴奋剂在体育竞技中禁用。下图是一种名为乙基雌烯醇的兴奋剂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30O
B.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面
C.常温下该物质易溶于水
D.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等反应
【答案】D
【解析】A.根据物质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20H32O,A错误;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多个饱和C原子,检验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B错误;C.该物质烃基中含有较多的C原子,烃基中含有的C原子数越多,物质的水溶性就越差,因此常温下该物质不易溶于水,C错误;D.该物质属于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燃烧反应,燃烧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
11.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分子式为C10H20O,它是环己醇的同系物
B.X分子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6种
C.X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在一定条件下,X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醛
【答案】AB
【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X分子式为C10H20O,X与环己醇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互为同系物,A正确;B.X的结构不同对称,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6种,B正确;C.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X分子中全部碳原子都是饱和碳原子,所以X分子中不可能有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X中含有羟基,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生成醛,是生成酮,D错误;答案选AB。
12.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定条件下青蒿素可以转化为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双氢青蒿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C.1 ml青蒿素最多能和1 m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发生了还原反应
【答案】BD
【解析】A.由结构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A错误;B.双氢青蒿素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B正确;C.青蒿素不含碳碳双键或三键,则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H原子数增加,为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选BD。
13.穿心莲内酯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药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分子式为C20H30O5
B.1ml该物质最多可与3mlH2发生加成反应
C.等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该物质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答案】BC
【解析】A.该物质分子式为,A项正确;B.该物质中碳碳双键可与发生加成反应,故1ml该物质最多可与2ml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C.1ml该物质中羟基可与3mlNa反应,酯基可与1mlNaOH反应,故等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项错误;D.该物质含有羟基和碳碳双键两种官能团,能与酸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D项正确。
故答案选BC。
三、填空题
14.精细化工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1)精细化学品往往有特定的功能从而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下列洗涤方法原理各不相同,请比较分析:
①沾有油脂的器皿可用汽油擦洗,其原理是________;②也可用洗洁精和水洗涤,其原理是_______;③还可以用纯碱或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其原理是___________。
④如果水溶液的硬度很大,用肥皂与合成洗涤剂哪个洗涤剂效果更好?为什么? ____。
(2)据报道,我国某地发生误食工业用猪油的中毒事件,原因是工业品包装中混入有机锡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猪油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猪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猪油发生皂化反应后,反应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猪油皂化反应完全后,反应混合物静置后分为两层
(3)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药剂,其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其分子结构如图:
阿司匹林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和两个羧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则阿司匹林的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以苯酚为原料合成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的大量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生产阿司匹林的流程如下:
水杨酸 阿司匹林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答案】(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汽油与油脂互溶除去
洗洁精属于合成洗涤剂,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可将油污洗去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从而用纯碱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油脂
用合成洗涤剂较好,因为在硬水中肥皂会形成硬脂酸钙(镁)沉淀而失去去污能力
(2)B
(3) +(CH3CO)2O→+CH3COOH
【解析】(1)①根据相似相溶原子,油脂能够溶解在汽油中,因此能够用汽油去油脂;②洗洁精属于合成洗涤剂,含有亲水基和憎水基,憎水基与油污结合,亲水基溶于水中,形成乳浊液,可将油污洗去;③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从而用纯碱或稀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油脂;④用合成洗涤剂较好,因为在硬水中肥皂会形成硬脂酸钙(镁)沉淀而失去去污能力;(2)A、猪油是脂肪,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猪油是固态油脂,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故B正确;C、皂化反应水解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不显示酸性,所以不能是石蕊变红,故C错误;D、由于猪油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溶于水,不分层,故D错误;故选:B;(3)阿司匹林的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和两个羧基,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除了苯环外,还有3个C原子,还有2个羧基,只有1个侧链,则一个C上连接2个苯环,结构简式为;苯酚,与NaOH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在酚羟基的邻位引入一个—COONa,酸化得到—COOH,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在乙酸酐的作用下,酚羟基转化为酯基,化学方程式为+(CH3CO)2O→+CH3COOH。
15.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基本的营养物质。
I.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广泛存在于血液和细胞中。
血糖的化学成分是葡萄糖,工业上常以淀粉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葡萄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某同学做淀粉水解的实验探究,请补充完整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室有两瓶无色透明溶液,分别为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某同学欲鉴别两者,请补充完整相关实验内容。
甘油三酯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甘油三酯增高与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甘油三酯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油酸甘油酯是甘油三酯的一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油酸甘油酯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油酯氢化可以大大延长其保质期,并且使食物更松软可口,然而油酯氢化过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又会危害人类健康。在加热,Ni催化条件下,1ml油酸甘油酯最多与______发生加成反应。
下列物质属于油酸的同系物的是______。
a.硬脂酸 b.软脂酸
c.亚油酸 d. 丙烯酸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下列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
a.加热鸡蛋白溶液,析出蛋白质固体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析出蛋白质固体
c.向蛋白质溶液加入浓硝酸,微热后生成黄色沉淀
d.向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碳酸铵溶液,析出蛋白质固体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①关于谷氨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分子式为 b.能发生水解反应 c 能与盐酸反应 d 能与NaOH反应
②谷氨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化合物,该五元环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答案】(1)
(2) 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3)无明显现象 产生红色沉淀 ①是蔗糖溶液、②是葡萄糖溶液
(4) 酯基、碳碳双键
(5)3
(6)d
(7) d
(8) cd
【解析】(1)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方程式为;(2) 加入碘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淀粉,淀粉已经完全水解;(3) 蔗糖与葡萄糖相比较,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蔗糖不能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试管内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的是蔗糖;(4) 油酸甘油酯含有酯基,烃基的不饱和度是1,所以含有碳碳双键;(5) 1ml油酸甘油酯含有,可知含有3ml碳碳双键,则可与3m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6) 油酸的分子式,油酸的同系物应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羧基;硬脂酸不含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软脂酸不含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亚油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不是油酸的同系物;丙烯酸含有1个碳碳双键、1个羧基,是油酸的同系物;故选d;(7) 蛋白质加入甲醛、硝酸以及加热条件下可变性,变性是化学变化;加入饱和碳酸铵溶液,蛋白质溶解度减小,发生盐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8) ①谷氨酸含有氨基、羧基,具有两性,可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根据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选cd;②谷氨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环化合物,生成肽键,生成物为。
16.乙醇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所得产物不同。某小组探究乙醇在铜作用下加热反应的产物。已知:CH3CH2OH、CH3CHO的沸点分别为78℃、20.8℃,它们都能与水互溶。
资料显示:CH3CH2OHCH3CHO+H2,他们选择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1)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
(2)点燃C、B处的酒精灯之前,排尽装置内空气的操作是___。
(3)为了使A中产生稳定的气流,需要用__(填“热水浴”或“酒精灯”)对A装置加热。能证明有H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
(4)为了证明E装置中的试管内现收集有乙醛,将E中试管里的液体分成甲、乙、丙三份,设计对照实验:
①上述实验能证明乙醇脱氢气生成乙醛的是___(选填a、b或c)。
②经确认,酸性KMnO4溶液将CH3CHO氧化成CH3COOH。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③为了探究实验c中溴水褪色的原理,有人提出猜想:
猜想(ⅰ):乙醛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r2→
猜想(ⅱ):乙醛与溴发生氧化反应:CH3CHO+Br2+H2O→CH3COOH+2HBr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ⅱ)合理:____。
④探究砖红色固体M的成分:查阅资料知,红色Cu2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取wg红色固体M溶于足量的稀硫酸中,溶液变蓝色;对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残留红色固体的质量为mg。若m=____g,则固体M是Cu2O。
【答案】(1)C、E、B、D
(2) 打开A中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N2
(3)热水浴 B中黑色粉末变红色、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
(4)bc 2MnO+5CH3CHO+6H+=2Mn2++5CH3COOH+3H2O 测定溴水与乙醛反应前后溶液的pH,pH明显降低
【解析】(1)有分析可知,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C、E、B、D;(2)点燃C、B处的酒精灯之前,排尽装置内空气的操作是打开A中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N2;(3)为了使A中产生稳定的气流,加热要保证温度稳定,需要用热水浴对A装置加热。能证明有H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B中黑色粉末变红色、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4)①a向盛有乙醇和乙醛的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均褪色,不能证明乙醇脱氢生成乙醛;b向盛有乙醇和乙醛的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盛有乙醛的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盛有乙醇的试管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可以证明乙醇脱氢后生成乙醛;c向盛有乙醇和乙醛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溴水,振荡,盛有乙醛的试管溶液褪色,盛有乙醇的试管溶液不褪色,可以证明乙醇脱氢产生了乙醛;故答案为:bc;②经确认,酸性KMnO4溶液将CH3CHO氧化成CH3CO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5CH3CHO+6H+=2Mn2++5CH3COOH+3H2O;③乙醛与溴单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和溴化氢,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测定测定溴水与乙醛反应前后溶液的pH,pH明显降低,说明猜想(ⅱ)合理;④如果只有氧化亚铜,设生成的铜为xg, 解得x=,则固体全部是氧化亚铜。
17.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已知乙醛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填“加热”或“冷却”,下同),乙的作用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黑色和红色交替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物是_______(填名称,下同),集气瓶中收集到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取少许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溶液显_______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乙酸。要除去乙酸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然后通过_______的方法除去。
【答案】(1)加热 冷却
(2) 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3) 乙醛 氮气
(4)红 蒸馏
【解析】(1)甲装置浸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中,水浴能使容器受热均匀,能使甲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生成的乙醛以及剩余的乙醇可在乙中经冷却而收集,故答案为:加热;冷却;(2)进入乙中的气体为空气和乙醇,加热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方程式为2Cu+O22CuO,氧化铜和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乙醛和铜,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CuOCH3CHO+Cu+H2O,故答案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3)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a中收集到的主要有机物是乙醛;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最后收集的气体主要为氮气,故答案为:乙醛;氮气;(4)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乙酸,乙酸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可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杂,在反应后得到产物中加热碳酸氢钠,蒸馏可将乙醇、乙醛分离,故答案为:红;蒸馏。
17.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冷凝水应从___(填“f”或“g”)进入冷凝管。
(2)仪器A中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方程式为___,其反应类型为___。
(3)部分有机物的熔沸点如表,则收集产品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左右。
(4)下列措施可以提高乙酸平衡转化率的是___。
A.加入过量的乙醇B.延长反应时间
C.加入过量的的冰醋酸D.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
(5)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产品常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目的是___,洗涤后分离乙酸乙酯和洗涤液的操作是__(填操作名称),再加适量干燥剂除水,可获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6)若本次实验使用30g乙酸与过量乙醇反应,得到乙酸乙酯30.8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__。(提示:产率=×100%)
【答案】(1) 蒸馏烧瓶 g
(2)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77.2
(4)AD
(5)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醇和乙酸杂质 分液
(6)70%(或0.7)
【解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判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为了增加冷凝效果,冷却水从下口g进上口f出,更容易将冷凝管充满水;(2)浓硫酸作用下,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CH3COOHCH3COOC2H5+H2O;(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馏分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2℃,故收集产品应控制温度在77.2℃左右;(4)A. 加入过量的乙醇,平衡正向移动,乙酸的转化率增大,A正确;B. 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平衡状态,B错误;C. 加入过量的的冰醋酸,可以提高乙醇的转化率,乙酸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D.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促进平衡正向移动,乙酸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答案选AD;(5)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操作分离;(6)30g乙酸的物质的量=30g÷60g/ml=0.5ml,所以反应产生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0.5ml,其质量m(乙酸乙酯)=0.5ml×88g/ml=44g,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30.8g,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100%=70%。
选项
原因
结论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和乙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
B
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水反应
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乙酸和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两者所含的官能团相同
D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两者褪色的本质不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2mL淀粉液,加入试管中,滴加10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取冷却后的淀粉水解液,加入5滴碘水。
无明显现象
______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适量2种未知溶液,置于两个试管中,向两个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加热。
试管①______ ;试管②______ 。
______ 。
代号
实验与现象
实验与现象
a
向甲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溶液褪色
向乙醇中滴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溶液褪色
b
向乙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固体M
向乙醇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没有生成砖红色固体
c
向丙中滴加几滴溴水溶液,振荡,溶液褪色
向乙醇中滴几滴溴水,振荡,溶液不褪色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熔点/℃
-114.5
16.6
-83.6
沸点/℃
78.4
118.1
77.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31 烃和卤代烃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4 离子反应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原子结构 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作业 高中化学 一轮复习 人教版(2022年),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