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测试试题(无超纲)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57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解析: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测试试题(无超纲)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57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难点解析: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测试试题(无超纲)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6957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表所示:
使用寿命x/h | 80 | 120 | 160 |
灯泡只数 | 30 | 30 | 40 |
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
A. B. C. D.
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
3、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心里都想好一个实数,并把自己想好的数如实地告诉他相邻的两个人,然后每个人将他相邻的两个人告诉他的数的平均数报出来,若报出来的数如图所示,则报4的人心里想的数是( )
A.7 B.8 C.9 D.10
4、数据处理过程中,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
A.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
B.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
C.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
D.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整理数据
5、在今年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后小丽同学某周每天的睡眠时间为(单位:小时):8,9,7,9,7,8,8,则小丽该周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 )
A.7小时 B.7.5小时 C.8小时 D.9小时
6、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条形图所示,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 )
A.8 B.13 C.14 D.15
7、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B.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对出入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C.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包装垃圾的数量
D.了解抚州市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情况
8、某校在计算学生的数学总评成绩时,规定期中考试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林琳同学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为分,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分,那么他的数学总评成绩是( )
A.分 B.分 C.分 D.分
9、请根据“2021年全运会金牌前十排行榜”判断,金牌数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代表团 | 山东 | 广东 | 浙江 | 江苏 | 上海 | 湖北 | 福建 | 湖南 | 四川 | 辽宁 |
金牌数 |
A.36 B.27
C.35.5 D.31.5
10、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
A.调查甘肃人民春节期间的出行方式 B.调查市场上纯净水的质量
C.调查我市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 D.调查某航班上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九年级体育测试某班跳绳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次数 | 100≤x<120 | 120≤x<140 | 140≤x<160 | 160≤x<180 | 180≤x<200 |
频数 | 2 | 3 | 26 | 13 | 6 |
跳绳次数x在160≤x<180范围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_____(用百分数表示).
2、某班同学进行知识竞赛,将所得成绩整理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次竞赛成绩的众数是_____分.
3、已知一组数据由五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2,众数是2,且最大的数小于3,则这组数据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4、下列调查中必须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有________.
①检查一大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②调查某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
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④了解NBA各球队在2015-2016赛季的比赛结果.
5、下图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七年级学生的出行方式,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下,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
2、某条小河平均水深1.3m,一个身高1.6m的小孩在这条河里游泳是否一定没有危险?
3、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确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每人销售量/件数 | 1800 | 510 | 250 | 210 | 150 | 120 |
人数 | 1 | 1 | 3 | 5 | 3 | 2 |
(1)求这15位销售人员该月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假设销售部经理把每位营销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你认为是否合理?为什么?
4、下面是我国近几届奥运会所获金牌数,请指出其中的众数.
第24届 | 第25届 | 第26届 | 第27届 | 第28届 | 第29届 |
5枚 | 16枚 | 16枚 | 28枚 | 32枚 | 51枚 |
5、为考察甲、乙两种农作物的长势,研究人员分别抽取了10株苗,测得它们的高度(单位:cm)如下:
甲:9,14,11,12,9,13,10,8,12,8;
乙:8,13,12,11,9,12,7,7,9,11
你认为哪种农作物长得高一些?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先用每组的组中值表示这组的使用寿命,然后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
【详解】
解: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124(h),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D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3、C
【解析】
【分析】
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则可以分别表示报1,3,5,2的人心想的数,最后通过平均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报4的人心想的数是x,报1的人心想的数是10﹣x,报3的人心想的数是x﹣6,报5的人心想的数是14﹣x,报2的人心想的数是x﹣12,
所以有x﹣12+x=2×3,
解得x=9.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4、A
【解析】
【分析】
根据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是: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是: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整理数据的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牢记整理数据的过程.
5、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8+9+7+9+7+8+8)÷7=8(小时).
故小丽该周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6、C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据此结合条形图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条形统计图知14岁出现的次数最多,
所以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为14岁,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及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读懂条形统计图及了解众数的定义.
7、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A不合题意;
B. 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期间,对出入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应该采用全面调查(普查),B符合题意;
C. 了解全国快递包裹产生包装垃圾的数量,适合采用抽样调查,C不合题意;
D. 了解抚州市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了解情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注意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8、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他的数学总评成绩是分,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算法,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算法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定义解答.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5、6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
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第5名和第6名的金牌数是36、27,
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10、D
【解析】
【分析】
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调查甘肃人民春节期间的出行方式,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B、调查市场上纯净水的质量,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C、调查我市中小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应采用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某航班上的乘客是否都持有“绿色健康码”,应采用全面调查,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二、填空题
1、26%
【解析】
【分析】
用此范围的频数除以总数,再乘以100%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跳绳次数x在160≤x<180范围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百分比为,
故答案为:26%.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频数求百分比,掌握百分比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70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的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为众数即可求解.
【详解】
由统计图可得这次竞赛成绩的众数是70分
故答案为7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调查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众数的定义.
3、8
【解析】
【分析】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培训,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中位数即是2,众数则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题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这组数据中由两个数为2,前面两个数为小于2的整数,均为1,
又最大的数小于3,
∴最后两个数均为2,
∴可得这组数据和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是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4、①②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
【详解】
解:①检查一大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②调查某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④了解NBA各球队在2015-2016赛季的比赛结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
故答案是:①②.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5、108°
【解析】
【分析】
先求统计的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再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利用360°×30%计算即可.
【详解】
解:统计的人数为:60+90+150=30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为:9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
∴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
故答案为:108°.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掌握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35.6岁
【解析】
【分析】
将所有人的年龄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解:
(岁).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熟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可能有危险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1.3m只是水深的平均水平,有深度大于1.3m的,也有深度小于1.3m的地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可能有危险.因为1.3m只是水深的平均水平,并不能说明具体各个地点的深度,可能各个地点的水深有很大的差异,如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6m,甚至更深.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代表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设计本题,旨在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1)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依次为:320件、210件、210件;(2)不合理,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
(2)先观察出能销售320件的人数是否能达到大多数人的水平,再判断是否合理.
【详解】
解:(1)平均数,
按大小数序排列这组数据,第7个数为210,则中位数为210;
210出现的次数最多,则众数为210;
故答案为320,210,210;
(2)不合理;理由如下:
因为销售210件的人数有5人,能代表大多数人的销售水平,
所以销售部经理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定为210件合理,
而15位营销人员中只有2人的销售量达到320件,因此,一般可以认为“把每位营销人员的月销售额定为320件”的做法不合理..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
4、1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众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数据是我国近几届奥运会所获金牌数,分别为:5、16、16、28、32、51,
其中16出现次数最多,所以数据的众数为:16.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
5、甲,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求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解:(cm);
(cm);
甲、乙两种农作物的平均高度分别为10.6cm和9.9cm,因此可以认为甲种农作物长得高一些.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会熟练运用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一组数据,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已知一组数据,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数学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分别为,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