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 )
A.为了了解新型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抽样调查
B.为了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选择普查
C.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普查
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选择抽样调查
2、某市今年共有7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
②7万名考生是总体,
③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A.2 B.3 C.4 D.0
3、如果在一组数据中23,25,28,22出现的次数依次为2,5,3,4,并且没有其他的数据,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5 B.4.5 C.25 D.24
4、班长王亮依据今年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月阅读数量的平均数是 B.众数是
C.中位数是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的有个月
5、数据a,a,b,c,a,c,d的平均数是( )
A. B.
C. D.
6、八(3)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4、4、5、、6、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6 B.5 C.4 D.3
7、小明前3次购买的西瓜单价如图所示,若第4次买的西瓜单价是元/千克,且这4个单价的中位数与众数相同,则a 的值为( )
A.5 B.4 C.3 D.2
8、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
9、某教室9天的最高室温统计如下:
最高室温(℃) | 30 | 31 | 32 | 33 |
天数 | 1 | 2 | 2 | 4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31.5,33 B.32.5,33 C.33,32 D.32,33
10、水果店内的5个苹果,其质量(单位:g)分别是:200,300,200,240,260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240 B.中位数是200
C.众数是300 D.以上三个选项均不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一组数据由五个正整数组成,中位数是2,众数是2,且最大的数小于3,则这组数据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2、在5个正整数a、b、c、d、e中,中位数是4,唯一的众数是6,则这5个数的和最大值是________.
3、为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的方式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
4、为了了解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知晓情况.某学校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图.若该学校共有学生1800人.则可以估计其中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非常清楚的学生约有 __人.
5、下图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七年级学生的出行方式,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小明想调查某个高速公路入口处每天的汽车流量(单位:辆).一天,他从上午8:00~11:00在该入口处,每隔相等的一段时间作一次统计,共统计了8次,数据如下:
记录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第八次 |
3min内通过 的汽车流量 | 51 | 50 | 64 | 62 | 58 | 55 | 55 | 53 |
试估计:这天上午这3h内共有多少车次通过该入口?
2、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一项国际大奖,每四年颁发一次.从1936年到2010年,共有53人获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年龄分布如下,请计算获奖者的平均获奖年龄.(结果精确到0.1岁)
3、为了响应“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号召,某学校要求学生积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做跳绳运动,跳绳可以让全身肌肉匀称有力,同时会让呼吸系统、心脏、心血管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跳绳情况,在九年级随机抽取了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测试了这些学生一分钟跳绳的个数,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所测学生一分钟跳绳个数的众数是___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2)求这20名学生一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
4、近日,某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学党史、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的网上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竞赛情况,从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了15名同学的成绩(满分为100分),收集数据为:
七年级90,95,95,80,90,80,85,90,85,100,85,90,90,85,95;
八年级85,85,95,80,95,90,90,90,100,95,80,85,90,95,90.
【整理数据】
分数 | 80 | 85 | 90 | 95 | 100 |
七年级 | 2人 | 4人 | 5人 | 3人 | 1人 |
八年级 | 2人 | 3人 | 5人 | a人 | 1人 |
【分析数据】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方差 |
七年级 | 85 | b | 90 | 33 |
八年级 | 89.7 | 90 | c | 30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直接写出表格中a,b,c的值;
(2)通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哪个年级的成绩比较好?请说明理由;
(3)该校七、八年级共有1200人,本次竞赛成绩不低于90分的为“优秀”,请估计这两个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达到“优秀”.
5、某校春季运动会计划从七年级三个班中评选一个精神文明队,评比内容包括:“开幕式得分”,“纪律卫生”和“投稿及播稿情况”三项(得分均为整数分),三个班的各项得分(不完整)如图所示.
(1)“开幕式”三个班得分的中位数是 ;“纪律卫生”三个班得分的众数是 ;
(2)根据大会组委会的规定:“开幕式”,“纪律卫生”,“投稿及播稿情况”三项按4:4:2的比例确定总成绩,总成绩高的当选精神文明队,已知七年级一班的总成绩为79分.
①请计算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
②若七年级三班当选精神文明队,请求出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分析】
根据调查的不同目的来选择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再判断四个选项即可.
【详解】
解:A选项,C选项,D选项选择调查方式合理,故A选项,C选项,D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为了了解某河流的水质情况,选择普查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选择抽样调查更加节约,且和普查的结果相差不大,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
2、A
【解析】
【分析】
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察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
【详解】
解:①为了了解这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种调查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故说法正确;
②7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说法错误;
③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说法错误;
④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说法正确.
综上,正确的是①④,共2个,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确定总体、个体和样本.解此类题需要注意考察对象实际应是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而非考察的事物.
3、C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的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众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25出现了5次,出现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2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众数的定义,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判断A;根据众数的定义,可判断B;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判断C;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判断D.
【详解】
解:A、每月阅读数量的平均数是,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是,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数据,中位数是,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折线统计图看出每月阅读量超过的有个月,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求中位数先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确定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中间的一个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最中间的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B
【解析】
【分析】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数据:a,b,c,d的权数分别是3,1,2,1
∴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
6、B
【解析】
【分析】
本题可先算出x的值,再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找出最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
【详解】
解:∵某班七个兴趣小组人数分别为4,4,5,x,6,6,7.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
∴x=5×7−4−4−5−6−6−7=3,
∴这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为:3,4,4,5,6,6,7,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熟知中位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和题意,可以得到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解:由统计图可知,前3次的中位数是3,
第4次买的西瓜单价是元千克,这四个单价的中位数恰好也是众数,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8、D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9、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一共有9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5个数据,
由表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2,
这组数据中数据33出现次数最多,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3,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记住这些性质是解题关键.
10、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A、平均数是:×(200+300+200+240+260)=240(g),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200,200,240,260,300,中位数是240g,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众数是200g,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以上三个选项A选项正确,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二、填空题
1、8
【解析】
【分析】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培训,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中位数即是2,众数则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题意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这组数据中由两个数为2,前面两个数为小于2的整数,均为1,
又最大的数小于3,
∴最后两个数均为2,
∴可得这组数据和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是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21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出五个数,由此求出符合题意的五个数的可能取值,计算其和即可.
【详解】
设五个数从小到大为a1,a2,a3,a4,a5,
依题意得a3=4,a4=a5=6,
a1,a2是1,2,3中两个不同的数,
符合题意的五个数可能有三种情形:
“1,2,4,6,6”,“1,3,4,6,6”,“2,3,4,6,6”,
1+2+4+6+6=19,1+3+4+6+6=20,2+3+4+6+6=21,
则这5个数的和最大值是21.
故答案为2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来确定数据的能力.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否
【解析】
【分析】
由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解:为了了解神舟飞船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意义重大,适合普查,不适合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否.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540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非常清楚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该校的总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
(人.
答:可以估计其中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非常清楚的学生约有540人.
故答案为:540.
【点睛】
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
5、108°
【解析】
【分析】
先求统计的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再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利用360°×30%计算即可.
【详解】
解:统计的人数为:60+90+150=30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为:90人,
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
∴表示骑自行车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30%=108°.
故答案为:108°.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掌握条形图获取信息,计算样本中百分比含量,扇形圆心角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3360车次
【解析】
【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先计算出每3min的平均汽车流量,然后计算总的时间通过的车次即可.
【详解】
解:每3min的平均汽车流量为:
(辆).
所以,可以估计这天上午这3h通过该入口的车次大约为:
(车次),
答:这天上午3h内共有3360车次通过该入口.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利用平均数据求出总数,理解题意中利用平均数求总数据的大小是解题关键.
2、35.6岁
【解析】
【分析】
将所有人的年龄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解:
(岁).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熟知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3、(1)160个,160个(2)155个
【解析】
【分析】
(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出即可;
(2)根据加权平均数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详解】
解:(1)由统计图可知:跳绳个数100个的有1人,跳绳个数120个的有1人,跳绳个数140个的有6人,跳绳个数160个的有8人,跳绳个数180个的有2人,跳绳个数200个的有2人,
所以众数为160个,中位数是(160+160)÷2=160(个),
故答案为:160个,160个;
(2)这20名学生一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是=155(个),
答:这20名学生一分钟跳绳个数的平均数是155个.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知识点,能熟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和加权平均数的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
4、(1)a=4,b=90,c=90 (2)八年级,平均值大,方差小;(3)760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根据提供数据确定八年级95分的人数,利用众数、中位数分别确定其他未知数的值即可;
(2)根据题意直接利用平均数、众数及方差确定哪个年级的成绩好即可;
(3)根据题意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即可.
【详解】
解:(1)观察八年级95分的有4人,故a=4;
七年级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0,80,85,85,85,85,90,90,90,90,90,95,95,95,100;
七年级的中位数为90,故b=90;
八年级中90分的最多,八年级的众数为90,故c=90,
∴a=4,b=90,c=90;
(2)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相同,但八年级的平均成绩比七年级高,且从方差看,八年级学生成绩更稳定,综上,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
(3)1200×=760(名),
∴估计这两个年级共有760名学生达到“优秀”.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等统计基础知识,明确相关统计量表示的意义及相关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1)85;85;(2)①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为80;②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是51分.
【解析】
【分析】
(1)将三个班“开幕式”和“纪律卫生”列出来,从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即可;
(2)①利用加权平均数计算出七年级三班的得分即可;
②设七年级三班“投稿及播稿情况”的得分为x,因为三班的成绩要比二班的高,根据加权平均数计算与二班的成绩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1)“开幕式”三个班得分分别为:85,75,90,
故中位数为85;
“纪律卫生”三个班得分分别为:70,85,85,
故众数为85;
(2)①(分),
故七年级二班的总成绩为:80分;
②设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得分为x分,
若七年级三班当选精神文明对,则七年级三班的总成绩应比七年级二班精神文明成绩要高,
则,
解得,
∵x为整数,
∴x最低为51,
∴七年级三班在“投稿及播稿情况”方面的最少得分为51分.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定义的理解.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据,,,,,的众数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