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中叙述正确的有,下列命题,下列说法中,真命题的个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观察、猜想与证明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O为直线AB上的一点,OC为一条射线,OD平分,OE平分,图中互余的角共有( )
A.1对 B.2对 C.4对 D.6对
2、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是( )
A.34° B.66° C.56° D.46°
3、嘉淇在证明“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时,给出了如下推理过程:
已知:如图,b∥a,c∥a, 求证:b∥c; 证明:作直线DF交直线a、b、c分 别于点D、E、F, ∵a∥b,∴∠1=∠4,又∵a∥c, ∴∠1=∠5, ∴b∥c. |
小明为保证嘉淇的推理更严谨,想在方框中“∴∠1=∠5”和“∴b∥c”之间作补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嘉淇的推理严谨,不需要补充
B.应补充∠2=∠5
C.应补充∠3+∠5=180°
D.应补充∠4=∠5
4、如果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48°,72° B.72°,108°
C.48°,72°或72°,108° D.80°,120°
5、下列语句中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画直线cm;
②连接点A与点B的线段,叫做A、B两点之间的距离;
③等角的余角相等;
④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6、若∠A与∠B互为补角,且∠A=28°,则∠B的度数是( )
A.152° B.28° C.52° D.90°
7、如图,下列条件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
①;②;③;④;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命题:①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③垂线段最短;④同旁内角互补.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说法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如图,一条公路经过两次转弯后又回到原来的方向,如果第一次的拐角为140°,则第二次的拐角为( )
A.40° B.50° C.140° D.15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和C、D分别位于点O两侧,OE⊥AB,,则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于点D,连接DE,当时,求证:DEBC.
证明:∵(已知),
∴(垂直的定义).
∴________,
∵(已知),
∴________(依据1:________),
∴(依据2:________).
3、如图,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AC∥DF,BC与EF相交于点G,则∠CGF度数为 _____度.
4、如图,将一条等宽的纸条按图中方式折叠,若∠1=40°,则∠2的度数为 ___.
5、如图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按如图折叠,若∠EFG+∠EGD=150°,则∠EGD=_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如图,在8×6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点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点M是∠ABC内部的一点,点A、B、C、D、M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
(1)过点M画BC的平行线MN交AB于点N;
(2)过点D画BC的垂线DE,交AB于点E;
(3)点E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
2、已知如图,AO⊥BC,DO⊥OE.
(1)不添加其它条件情况下,请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有关角的等量关系(至少3个);
(2)如果∠COE=35°,求∠AOD的度数.
3、阅读并完成下列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写理由.
已知:如图,点,分别在线段、上,,平分,平分交于点、.
求证:.
证明:平分(已知),
.
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
.
.
4、已知AB∥CD,点E在AB上,点F在DC上,点G为射线EF上一点.
【基础问题】如图1,试说明:∠AGD=∠A+∠D.(完成图中的填空部分).
证明:过点G作直线MN∥AB,
又∵AB∥CD,
∴MN∥CD( )
∵MN∥AB,
∴∠A=( )( )
∵MN∥CD,
∴∠D= ( )
∴∠AGD=∠AGM+∠DGM=∠A+∠D.
【类比探究】如图2,当点G在线段EF延长线上时,直接写出∠AGD、∠A、∠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应用拓展】如图3,AH平分∠GAB,DH交AH于点H,且∠GDH=2∠HDC,∠HDC=22°,∠H=32°,直接写出∠DGA的度数.
5、已知:锐角∠AOB.
(1)若∠AOB=65°,则∠AOB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__度.
(2)若∠AOB=53°17ʹ,则∠AOB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
(3)若∠AOB=31°12ʹ,计算:∠AOB=___________.
(4)若∠AOB=20°21ʹ,计算:3∠AOB.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根据余角的定义求解即可.余角:如果两个角相加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详解】
解:∵OD平分,OE平分,
∴,
又∵,即,
∴,,,,
∴互余的角共有4对.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余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概念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余角的定义.余角:如果两个角相加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2、C
【分析】
由余角的定义得出的度数,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余角,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解决此题.
【详解】
解:证明:作直线DF交直线a、b、c分别于点D、E、F,
∵a∥b,
∴∠1=∠4,
又∵a∥c,
∴∠1=∠5,
∴∠4=∠5.
∴b∥c.
∴应补充∠4=∠5.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公理及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这两个角互补,设其中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由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得.
【详解】
解:∵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
∴这两个角可能相等或者两个角互补,
∵一个角的等于另一个角的,
∴这两个角互补,
设其中一个角为x,则另一个角为,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故选:B.
【点睛】
题目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的数量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等,理解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
5、B
【分析】
根据直线的性质判断①,根据两点间距离的定义判断②,根据余角的性质判断③,根据射线的表示方法判断④.
【详解】
解:因为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所以①不正确;
因为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所以②不正确;
③正确;
因为射线AB和射线BA的端点不同,延伸方向也不同,所以④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余角的性质,射线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6、A
【分析】
根据两个角互为补角,它们的和为180°,即可解答.
【详解】
解:∵∠A与∠B互为补角,
∴∠A+∠B=180°,
∵∠A=28°,
∴∠B=15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角,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补角的定义.
7、D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
①∵∠1,∠3互为内错角,∠1=∠3,∴;
②∵∠2,∠4互为同旁内角,∠2+∠4=180° ,∴;
③∠4,∠5互为同位角,∠4=∠5,∴;
④∠2,∠3没有位置关系,故不能证明 ,
⑤,,
∴∠1=∠3,
∴,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8、C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可以判断①②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以判断③.
【详解】
解:①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③垂线段最短,是真命题;
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
∴真命题有3个,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命题真假,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①是真命题;
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②是真命题;
③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③不是真命题,
④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故④不是真命题,
故真命题是①②,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判断真假命题,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0、C
【分析】
由于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解:∵拐弯前、后的两条路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二、填空题
1、130°或50°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根据垂直的定义,互余与互补的定义,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
①如图,
,
,
②如图,
,
,
综上所述,或
故答案为:130°或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交线所成角,对顶角相等,垂直的定义,求一个角的余角,补角,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 同角的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分析】
根据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填空.
【详解】
∵(已知),
∴(垂直的定义).
∴,
∵(已知),
∴(同角的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同角的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3、30
【分析】
先证明再证明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记交于点
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本题的关键.
4、70︒
【分析】
如图,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1=∠3,由折叠的性质可求得∠4=∠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求得∠2.
【详解】
解:如图,
∵a∥b,
∴∠3=∠1=40°,∠2=∠5,
又由折叠的性质可知∠4=∠5,且∠3+∠4+∠5=180°,
∴∠5=(180°-∠3)=70°,
∴∠2=70°,
故答案为:7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b,b∥c⇒a∥c.
5、
【分析】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结合已知∠EFG+∠EGD=150°,解得∠EGD=,再根据折叠的性质解得,结合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到,据此整理得,进而解题.
【详解】
解:
∠EFG+∠EGD=150°,
∠EGD=
折叠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1)见解析;(2)见解析;(3)DE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同位角相同,两直线平行,进行作图即可;
(2)根据垂线的定义作图即可;
(3)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如图所示,点N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
(3)由题意可知:点E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DE的长度,
故答案为:DE.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作垂线,画平行线,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2、(1),;(2).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垂直可得,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
(2)根据(1)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
,
,
,
即图中有关角的等量关系有,;
(2)由(1)已得:,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角的和差,熟练掌握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四个角为直角是解题关键.
3、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即可证明.
【详解】
证明: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平分(已知),
(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角平分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4、基础问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类比探究:∠AGD=∠A-∠D;应用拓展:42°.
【解析】
【分析】
基础问题:由MN∥AB,可得∠A=∠AGM,由MN∥CD,可得∠D=∠DGM,则∠AGD=∠AGM+∠DGM=∠A+∠D;
类比探究: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同理可得∠A=∠AGM,∠D=∠DGM,则∠AGD=∠AGM-∠DGM=∠A-∠D.
应用拓展: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过点H作直线PQ∥AB,由MN∥AB,PQ∥AB,得到∠BAG=∠AGM,∠BAH=∠AHP,由MN∥CD,PQ∥CD,得到∠CDG=∠DGM,∠CDH=∠DHP,再由∠GDH=2∠HDC,∠HDC=22°,∠AHD=32°,可得∠GDH=44°,∠DHP=22°,则∠CDG=66°,∠AHP=54°,∠DGM=66°,∠BAH=54°,再由AH平分∠BAG,即可得到∠AGM=108°,则∠AGD=∠AGM-∠DGM=42°.
【详解】
解:基础问题:过点G作直线MN∥AB,
又∵AB∥CD,
∴MN∥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MN∥AB,
∴∠A=∠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MN∥CD,
∴∠D=∠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GD=∠AGM+∠DGM=∠A+∠D.
故答案为: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A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GM,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类比探究: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
又∵AB∥CD,
∴MN∥CD,
∵MN∥AB,
∴∠A=∠AGM,
∵MN∥CD,
∴∠D=∠DGM,
∴∠AGD=∠AGM-∠DGM=∠A-∠D.
应用拓展:如图所示,过点G作直线MN∥AB,过点H作直线PQ∥AB,
又∵AB∥CD,
∴MN∥CD,PQ∥CD
∵MN∥AB,PQ∥AB,
∴∠BAG=∠AGM,∠BAH=∠AHP,
∵MN∥CD,PQ∥CD,
∴∠CDG=∠DGM,∠CDH=∠DHP,
∵∠GDH=2∠HDC,∠HDC=22°,∠AHD=32°,
∴∠GDH=44°,∠DHP=22°,
∴∠CDG=66°,∠AHP=54°,
∴∠DGM=66°,∠BAH=54°,
∵AH平分∠BAG,
∴∠BAG=2∠BAH=108°,
∴∠AGM=108°,
∴∠AGD=∠AGM-∠DGM=4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5、(1)25°;(2)126°43ʹ;(3)15°36ʹ;(4)61°3ʹ.
【解析】
【分析】
(1)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2)根据补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3)用 乘以∠AOB,即可求解;
(4)用3乘以∠AOB,即可求解.
【详解】
解:(1)∠AOB的余角的度数为
(2) ;
(3) ;
(4)3∠AOB=3×20°21ʹ=60°63ʹ=61°3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角的倍分关系,熟练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角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如图,直线AB∥CD,直线AB,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C,如图,不能推出a∥b的条件是,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