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页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2页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目标检测卷三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时间:50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45)1.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据此可知,宋朝              (  )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崇文抑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2.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崇文抑武C.和亲会盟 D.闭关自守3.宋神宗曾评价与北宋并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由此判断宋神宗认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的原因是(  )A.宋朝守外虚内,军队作战能力较弱B.少数民族政权组成对抗宋朝的军事联盟C.少数民族政权历史悠久,自汉朝已存在D.这些政权走向了封建化,有别于传统游牧部落4.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立政权,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定都兴庆府,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出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契丹、鲜卑、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5.宋朝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A.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D.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7.南宋时期,今杭城茶肆亦如之……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上述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B.城市商业比较发达C.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理学思想压制迷信观念8.南宋临安城保佑坊前孔家头巾铺、沙皮巷孔八郎头巾铺都卖头巾。李家丝鞋铺专卖上好鞋子,彭家专卖油靴。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喜欢时尚的顾客会往周家选购折扇;至于要买团扇,陈家的店铺是个更好的选择。据此可知宋朝(  )A.城市布局固守市坊分离传统B.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C.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D.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9.下面是唐宋时期我国南北主要地区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它主要反映了(  )北方时期陕西河南山西321132北宋12725金及同时期的南宋4214 南方时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18442029北宋43861845南宋731853663 A.唐朝时期北方经济更为发达B.政府忽视北方水利兴修C.政府行为促进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水利技术领先北方10.据统计,若以秦岭淮水为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北方人口户数占全部人口户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北宋元丰三年(1080)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上述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11.《浩荡两千年》一书评论某种制度时说: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曾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  )A.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发展C.导致知识分子阶层消失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12.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喜欢半日读经半日静坐,与佛门坐禅静虑相似。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都受到佛教禅宗的启发。理学家近乎白话文的语录颇有禅宗风格。这说明(  )A.宋朝理学家排斥佛教B.儒学发展受到了佛教的影响C.儒学与佛教合二为一D.佛教已成为思想主流13.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时说:盖自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下列对王国维的观点,解读最准确的是(  )A.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B.科举制的废止是元朝戏剧繁荣的根本原因C.科举考试在元朝发展受阻D.士大夫在元朝受到压制14.《世界文明史》中记载,元朝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这说明元朝戏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专制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15.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这反映出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15,1714,1812,1914,55)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摘编自王兴立《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三 中国宋朝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朝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7)        (2)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朝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三中有关经济方面的观点提供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8)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生活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富裕闲暇的生活以及独立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戏曲、杂技、诗歌、小说等都在宋朝高度繁荣。——摘编自沈泓《宋代钱币收藏与投资》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朝,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2)        (2)材料二称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        (3)根据材料三,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经济文化的总体认识。(9)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宋朝历史,则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特有的重要意义。严复先生早就指出: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陈寅恪先生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钱钟书先生曾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朝。——摘编自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材料反映了近现代学者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识,对此(整体或任意一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指出宋朝造极的表现。(14)
    单元目标检测卷三1.A 题干材料中宋朝统治者强调了文官的重要性和善待文官的政策,体现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A项正确;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政局动荡,宋朝接受这一教训,确立崇文抑武的方针,B项错误;汉武帝以来,以儒立国成为历朝的基本国策,非宋朝独有,C项错误;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主要是分化事权造成的,D项错误。2.B 根据题干材料使得中原王朝丧失了尚武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采取重用文官的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导致宋朝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B项正确。3.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中的城国指的是有城郭的国家,行国指的是游牧民族的国家。据此可知,宋神宗认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了城郭,即实现了封建化,所以难制,D项正确。4.A 916,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定都兴庆府的是西夏,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与南宋长期对峙的是金朝,建立金朝的少数民族是女真族;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故选A项。5.B 农民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进行兼业,从而减少了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B项符合题意;宋朝农民的兼业并没有冲击地主所有制经济,A项排除;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农民社会地位并不低下,C项排除;兼业不会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会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D项排除。6.A 根据题干材料私为券”“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A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四川地区,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D项错误。7.B 题干材料夜市……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均反映了南宋杭州夜市比较繁荣,说明当时城市商业比较发达,B项正确。8.B 根据题干材料南宋孔家头巾铺”“李家丝鞋铺”“彭家专卖油靴”“徐茂之家扇子铺”“往周家选购折扇,可以看出宋朝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故选B项。9.C 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唐宋时期南方修建的公共水利工程数量大大超过了北方,这说明南方农业发展,反映了政府行为促进经济重心南移,C项正确。10.A 题干材料反映了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而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11.A 根据题干材料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可知该制度为科举制。科举取士,不问出身,社会下层的人可以通过读书考试向社会上层流动,A项正确;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无法推动古代科技的发展,B项错误;在科举制的影响下知识分子阶层不断扩大,而非消失,C项错误;科举制的推行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D项错误。12.B 根据题干材料中程颢、程颐如佛门坐禅静虑,心学受禅宗的启发和理学家语录中的禅宗风格等信息,可知儒学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故选B项。13.A 根据题干材料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可知元杂剧繁荣的部分原因是当时科举制的废止,这说明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产生影响,故选A;科举制的废止是元杂剧繁荣的部分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B;CD两项表述不全面,排除。14.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据题干材料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可知元朝科举制中止,导致文人转而在元曲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促进了元曲的兴盛,这说明元朝戏曲的兴盛受国家政策的影响,A项正确。15.C 运用季节性画面体现画家的主观情感,符合文人画中山水画的特点,故选C;中国画不强调逼真摹写,排除A;花鸟题材不是山水画的主要内容,排除B;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是人物画的特征,山水画不是以人物为核心,排除D项。16.参考答案:(1)特点: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思辨性);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2)观点:宋朝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依据: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海外贸易繁荣。17.参考答案:(1)变化:市民阶级正式产生。(2)说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被大量制造并应用于军事;活字印刷术发明。(3)进步之处: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力行,具有务实倾向。总体认识: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符合市民阶级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通俗文化;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并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18.参考答案:示例见解:近现代学者充分肯定了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具有合理性。理由:政治方面,宋朝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完善,文人政治兴起。经济方面,小农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加速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兴盛;商业经营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海外贸易空前繁荣;出现中国最早的纸币。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传统科技进一步发展;宋词、风俗画等世俗文化取得辉煌成果。综上所述,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传统文明的进步,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19.参考答案:政治: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解决地方势力的威胁;中央机构有效运转;科举制的大力推行。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作物的推广、棉花的普遍种植;手工业发展成就突出;城市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更加兴盛;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文化:散文、诗词发达,词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科技成就众多,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儒学复兴,理学形成并受到官方推崇;书法、绘画艺术获得高度发展。

    相关试卷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法律与教化: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法律与教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古代的世界: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古代的世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