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展开[1]考点规范练39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一、选择题
1.夏、商、西周时期,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各诸侯国尊奉王室
C.集权体制逐步确立
D.礼乐制度更为成熟
2.“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朝,“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坊市分区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3.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使得“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到宋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在宋朝( )
A.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
B.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
C.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D.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4.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唯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够说明雅典的城市设计( )
A.是奴隶制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B.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
C.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
D.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5.下图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在设计上讲究住宅布局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影响四合院设计理念的是( )
A.建筑材料
B.适应生活习惯的需要
C.儒家思想观念
D.自然地理条件
6. 根据资料记载,18世纪初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到1851年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1/2以上。这直接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生产力的飞跃
B.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D.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革新
7.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私人汽车得到广泛普及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8.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使得家庭生活状况趋于稳定甚至走向富裕。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
A.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B.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C.国际市场的扩大
D.自然经济的解体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制定了“一五”计划,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这些成就的取得( )
A.开启了城市化进程
B.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C.使我国城市化完成
D.使我国成为工业化国家
10.1863年,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了向地下延伸的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地下延伸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城市化的发展
C.城镇人口的增加
D.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
11.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英国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
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
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
C.环境治理依靠法制力量
D.人民环保意识增强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萧何治(建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
——班固《汉书·高帝纪》
材料二 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 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
——(元)脱脱等《宋史·舆服志》
材料三 四合院是对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作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进到正院。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叫作后罩房,多为女佣居住,或为库房、杂间。
——摘编自尹百策《人间巧艺夺天工:发明创造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萧何营建“壮丽”建筑的目的。
(2)材料二中对房屋建筑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体现出儒家的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四合院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院落式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0—2010年中国、美国与世界的城市化水平一览表
年份 | 中国 | 美国 | 世界 |
1970年 | 17.38% | 73.60% | 35.90% |
1980年 | 19.39% | 73.70% | 39.10% |
1990年 | 26.41% | 78% | 43% |
2000年 | 36.22% | 79.10% | 46.70% |
2010年 | 49.95% | 82.10% | 50.80% |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国际统计年鉴(2010)》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论述史论结合)
考点规范练39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东周时期都城营建突出了国君宫殿的地位,彰显了国君的权威,反映出集权体制逐步确立,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中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趋势,A项错误;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项错误;东周是礼乐制度的崩溃时期,D项错误。
2.A 题干材料中宋朝镇增加了“或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客观上反映出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推断出城市坊市分区制度被逐渐打破,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是地方军事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变化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故D项错误。
3.C 根据题干材料“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并结合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来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管理制度,C项符合题意。
4.C 题干材料“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说明民主政治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同时这种城市布局也有利于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二者形成互动效应,故选C项;A、B两项说法错误,均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D项,排除。
5.C 汉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强调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这影响了我国民居的建筑布局。故选C项。
6.B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从18世纪初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急剧增加,再结合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可知题干材料直接说明了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故B项正确。
7.A 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这隐含着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的距离拉大的问题,而20世纪以来汽车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弥补了居住点搬迁后生活和工作的不便问题,故A项正确。
8.A 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后半期,上海郊区的农村地区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加工毛巾、织袜等城市居民用品,或进城务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洋务经济、民族工业兴起,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又带动了城市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工厂建成投产,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提高了我国城市化水平。故选B项。
10.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剧增,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属于次要原因,故可排除。
11.C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面对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这说明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议会的立法力量起了重要作用,故选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环境治理依靠立法,而不是说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故排除A项;经济发展、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D两项。
12.参考答案:(1)目的:显示皇权的至尊和强大;让后世无法超越;为政治统治服务,维护专制统治。
(2)规定:房屋的名称、式样以及装饰等方面。思想:儒家“礼”的思想。
(3)特点:封闭;对称;长幼、尊卑有序。内在联系:院落的封闭性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居住者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增加安全感,是专制制度压迫下心理安全的需要;院落中的居住格局深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体现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观念。
13.参考答案:示例一
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论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量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涌现,进一步促进了人口向城镇集中。
示例二
观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论述: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美国加强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及美国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美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示例三
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升。
论述: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后,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重视发展经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原城市化水平较高,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它们的城市化水平再次提高,促进了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相对缓和,各国政局相对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有利于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
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高中考试历史特训练习含答案——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29)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29)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含解析),共11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题训练48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