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教案设计
展开建立健康信息档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教学重难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趣味活动1:教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一条竖直一条水平但长度相同。让学生目测比较这两条直线的哪条长哪条短。
结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结果。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目测不准的原因与直线一直一横有关,这时可以让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一个站在教室前面,一个站在教室后面,再让学生们来目测谁更高些。)
目的:让学生知道单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的。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只有利用测量仪器进行准确的测量,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
测量的仪器有许多种: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度的测量。
二、新课教学
1.长度的测量方法:
(1)学生回忆、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测量长度方法。
常见的方法举例:学生用三角板测量直线长,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90º角;体育课跳远时用皮尺测量距离;用卷尺量桌子的高度等;还有,刨木头时用木尺测量木条是否刨直、砌墙时用的角尺测量墙角是否垂直成九十度、装修时利用软管中装水来检查两点是否在同一高度;有时还能看到有人利用自己的大拇指尖和食指尖距离来测量长度;跨步方法测量长度……等。
讨论:这些测量长度的方法中,哪些较准确?为什么?(测量工具上标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出长度值。)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出示常见的刻度尺:三角板、钢卷尺、软皮尺、学生用塑料套尺等;向学生介绍精确度更高的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长度的单位:
活动一:观察(1)学生数学课用的三角板上的单位;(2)体育课用的软皮尺上的单位;(3)钢卷尺上的单位等。
结论:长度的单位:米、厘米、毫米、分米、千米等。
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举例说明: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
3.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关于量程和取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
(2)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
活动二: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要求:①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②把三角板有刻度的一面朝上。
学生在活动时,教师要观察学生测量的姿势,及时发现学生测量时的不足之处,如身体向左偏、向右偏、斜视、没对准零刻度、忘写单位等。
结果汇报: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在测量误差范围内的,要给予肯定。那些斜视、身体偏着或没对准零刻度的学生测出来的值肯定是错误的。
问题讨论: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通过讨论、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①注意零刻度线和测量范围(量程);
②弄清每一大格的数值、单位及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向学生说明:刻度尺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不同的测量要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③刻度尺应放在被测物体面上,不能歪斜;
④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并正对观测点;
⑤读数时要估读出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这一点学生尤其不注意,因为小学中是不要求的。)
⑥记录时书写要正确,别忘了单位。(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活动三:分组正确测量相同的铁圆柱体的长度。(注意使全体学生都用正确方法测量,得到较准确的测量值)从学生的测量结果中引出误差的相关内容。
4.误差:
(1)概念: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
(2)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3)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
(4)造成误差的原因: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5)减小误差的简单而有效的措施: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三、课堂小结(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
1.长度单位:
主单位:米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纳米nm等。
2.长度的测量:
(1)实验室常用测量工具:刻度尺;
(2)刻度尺正确使用:
①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②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误差及处理:
(1)概念:正确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间的差异。
(2)注意点:误差一定存在,不能避免或消除只能减小。
(3)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作业布置】
选择下面几个题进行课外探究:
1.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如何测量一个自行车轮胎的周长;
3.如何纸上画着的一条弯曲的曲线的长度;
4.如何用一把刻度尺和二块三角板测量一元硬币直径;
5.同学间相互配合,测量出每个同学的身高和胸围,并记录。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