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正比例的量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教材第4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来源:#中^%教网~&]
2.初步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3.用yx=k(一定)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4.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成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
难点:掌握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探究法,引导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进行探究,发现规律。
学法: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题
正比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内容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中的正比例关系,是今后学习反比例关系及初中进一步学习函数的基础。教学开始,借助学生回顾常见数量关系,理解相关联的量的含义。而对于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借助教材提供的例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在观察、计算、讨论中不断探索数量与总价的关系,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亲身经历正比例意义的探究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都得到极大提高。教学结束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既巩固了正比例的意义,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回顾学过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师:在这些关系式中,速度、时间、路程有着一定的关系,它们是“相关联的量”;(板书)单价、总价是相关联的量……
你还能举出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特殊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课题:正比例)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量关系,理解什么是相关联的量。
1.根据表格填空。
表中(面粉的袋数)和(面粉的质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都是(20),即(比值)一定,这个比值实际上是(每袋面粉的质量)。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1)订阅《小学生天地》的份数和钱数。
(2)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
(3)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4)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
答案:(1)、(3)、(4)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
3.下表中的x和y成正比例,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创设问题情境,出示教材第45页例1主题图和统计表。
2.学生观察上表并小组讨论:
(1)表中有哪几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总价和数量这两种量有变化吗?
(3)总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引导研究定量。
(1)观察表格中的这两种量,你还能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哪个量?这个量与表格中的两种量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总价/数量=单价
(2)小结:总价和数量的比值是单价,在这里,单价相同,数学上叫做“一定”。
板书:(一定)
4.认识成正比例的量。
(1)再次观察统计表,小组讨论:
①在上面的关系式中,哪种量是变化的量?哪种量是不变的量?
②总价和数量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
(2)揭示成正比例量的意义。
师: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指出:上表中总价和数量是成正比例的量,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5.字母关系式表示正比例关系。
(1)讲述:如果一种变化的量用x表示,另一种变化的量用y表示,不变的量(即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与定量之间的关系?
(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6.引导举例,强化认识。
(1)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学生自由举例。
(2)学生发言后小结。
1.学生观看课件,获取相关信息。
2.(1)表中有数量和总价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
(2)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总价和相应数量的比值一定,也就是: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3.(1)独立思考,明确:单价与数量、总价是相关联的量。
(2)学生独立计算表中的单价,结合表格中的数据理解“一定”的含义。
4.(1)①总价、数量是变化的量,单价是不变的量。
②总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总价和相对应数量的比值一定。
(2)学生结合表格,理解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
5.(1)学生试列出关系式:y/x=k(一定)。
(2)学生交流总结:
6.(1)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正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这两种量的相对应的数比值是否一定,只有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才成正比例。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第1、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时,还是经常会出现错误。一是部分学生对两种量的数量关系不熟;二是部分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两种量之间是否存在“比”的关系,而忽略了两种量是否是变化的量,以及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这两个要素。
数学人教版成正比例的量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成正比例的量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4页。
数学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数学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精品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