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0水的电离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7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0水的电离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7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0水的电离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7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含解析专题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0水的电离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0水的电离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的电离
一、单选题(共15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水和溶液中的水都能电离
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通电
C.水中氢键的存在既增强了水分子的稳定性,也增大了水的沸点
D.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其中酸和碱通常都会抑制水的电离
2.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c(H+)·c(OH—)=1×10—14
B.纯水中,25℃时,c(H+)·c(OH—)=1×10—14
C.25℃时,任何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
D.Kw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
B.pH=11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pH=10
C.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升高温度,NaOH溶液的pH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3倍,则溶液的pH=(a+3)
B.某强碱弱酸盐NaA溶液,随温度升高,pH一定变小
C.pH=2的盐酸和pH=2的醋酸以体积比1∶10混合后,溶液pH仍为2
D.等浓度等体积的CH3COONa和NaClO溶液中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5.常温下,分别向25mL0.3mol/LNa2CO3溶液和25mL0.3mol/L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3mol/L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B.a点溶液中,c(Na+)=2c(CO)+c(HCO)+c(Cl-)
C.c点溶液中,c(Na+)>c(HCO)>c(OH-)>c(H+)
D.b、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6.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Br—、Cl—
B.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4 mol/L 的溶液中:Na+、、K+、
C.能使甲基橙试液变红的溶液:Fe2+、Na+、Cl—、
D.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Cl—
7.25°C时,二元酸H2A的盐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NaHA溶液呈酸性,H2A肯定为弱酸:
②NaHA溶液呈中性,H2A肯定为弱酸:
③NaHA溶液呈碱性,H2A肯定为弱酸:
④NaHA溶液呈中性,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度α(H2O)=1.8×10-7%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③④ D.②③④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6gNa2O2和Na2S的混合物中阴阳离子的总数是0.07NA
B.常温常压下,8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4NA个电子
C.常温下,1L中性CH3COONH4溶液中水电离的H+数目为1×10-7NA
D.由H2O2制得2.24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9.室温时,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大于0.1mol·L-1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
B.CH3COONa溶液的pH=8,则c(Na+)-c(CH3COO-)=9.9×10-7mol·L-1
C.0.1mol·L-1NaHA溶液的pH=4,则有c(HA-)>c(H+)>c(H2A)>c(A2-)
D.纯水加热到100℃时,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0.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
B.已知HA的电离常数Ka=1×10-8,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将a mol/L氨水与0.01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H3·H2O的电离常数Kb为
D.已知: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
11.用海水晒盐后的苦卤水生产金属Mg的过程可表示如下:苦卤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苦卤水与石灰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常温下,溶于盐酸所得溶液中
C.将溶液直接蒸干无法得到无水
D.电解熔融在阳极获得金属Mg
12.关于水的电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水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W增大,c(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水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W不变,c(H+)增大
C.向水中加入氨水,水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W不变,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W不变,c(H+)降低
13.若往20 mL 0.01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点时,醋酸的电离程度和电离常数都最大,溶液呈中性
B.若b点混合溶液显酸性,则2c(Na+)=c(CH3COO-)+c(CH3COOH)
C.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d
D.由图可知,该反应的中和热先增大后减小
14.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中:Na+、K+、Cl-、
B.某无色澄清溶液中:K+、H+、Fe2+、
C.常温下,的溶液中:、Cl-、Na+、Mg2+
D.加入KSCN显血红色的澄清透明溶液中:Cu2+、K+、Cl-、I-
15.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该温度下,将pH=4的H2SO4溶液与pH=9的NaOH溶液混合并保持恒温,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欲使混合溶液的pH=6,则稀硫酸与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0 B.9:1 C.1:9 D.10:1
二、填空题(共9题)
16.(1)T=25℃时,KW= ___________ ;T=100℃时KW=10-12,则此时0.05mol/L的Ba(OH)2溶液的pH= ___________
(2)已知25℃时,0.1L 0.1mol/L的NaA溶液的pH=10,则NaA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 ___________ ,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9,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__
17.25 ℃,NaOH和Na2CO3两溶液的pH均为11。
(1)两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分别是:
①NaOH溶液中___________;
②Na2CO3溶液中___________。
③在1 L水中加入上述溶液中的___________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各取10 mL上述两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pH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18.试回答下列问题(温度均为25℃时):
(1)pH=13的Ba(OH)2溶液aL与pH=3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b=__;
(2)向明矾溶液中缓慢加入Ba(OH)2溶液至硫酸根离子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_7(填>、<、=),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19.(1)25℃时,0.05 mol/L H2SO4溶液的c(H+)=____,pH=____,0.01 mol/L NaOH溶液的c(H+)=_____,pH=_____;
(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若以A点表示25℃时水电离平衡时的离子的浓度,当温度升高至100 oC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增加到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
20.某温度下,Kw=10-12。
(1)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少量水中加入_______g的NaOH固体,并加水至1 L,才能使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OH-的浓度乘积即:c(H+)水·c(OH-)水=10-26。
(2)若保持温度不变,向水中通入的HCl气体恰好使溶液中c(H+)/c(OH-)=1010,则此时水电离的c(OH-)=_______mol·L-1。
(3)若保持温度不变,某溶液中c(H+)为1×10-7mol·L-1,则该溶液显_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21.Ⅰ.已知95 ℃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25 ℃时KW=1×10-14,回答下列问题:
(1)95 ℃时水的电离常数_______(填“>”“=”或“<”) 25 ℃时水的电离常数。
(2)95 ℃纯水中c(H+)_______(填“>”“=”或“<”)c(OH-)。
(3)95 ℃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c(OH-)=1×10-1 mol·L-1,此时pH=_______。
Ⅱ.(25 ℃),将20mL0.01 mol·L-1 KOH溶液与30mL0.005mol·L-1H2SO4溶液混合并加水至100ml,求混合液的pH值_____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22.回答下列有关醋酸的问题。
Ⅰ.在一定温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1)加水量为0时,导电能力也为0,请解释原因:_______。
(2)a、b、c三点醋酸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
(3)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_____。
A.c(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
Ⅱ.常温下,有HCl、H2SO4、CH3COOH三种溶液,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三种酸溶液,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当三种酸溶液c(H+)相同时,写出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pH=1的HCl溶液与0.04 mol/L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是_______。
2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0.001 mol/L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mol·L-1,Kw(25℃)________Kw(100℃)(填“>”、“10-8,说明HA的电离程度小于于水解程度,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故B错误;
C.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呈中性,c(H+)=c(OH-),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0.005mol/L,根据物料守恒得n(NH3H2O)=(0.5a-0.005)mol/L,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H-)=10-7mol/L,溶液呈中性,NH3•H2O的电离常数Kb===,故C正确;
D.已知:Ksp[Fe(OH)3]==2.79×10-39,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故D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
A.石灰乳不能拆写为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H+)·c(OH-),温度不变,温度函数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常温下,Mg(OH)2溶于盐酸所得MgCl2溶液中c(H+)·c(OH-)=10-14,故B错误;
C.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蒸干过程中,氯化氢受热挥发,使氯化镁的水解平衡趋于完全,最终得到氢氧化镁,无法得到氯化镁,故C正确;
D.电解熔融氯化镁时,镁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镁,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c(H+)增大,A错误;
B.硫酸电离出氢离子,c(H+)增大,抑制水的电离,Kw只与温度有关,所以KW不变,B正确;
C.一水合氨会电离出氢氧根,所以c(OH-)增大,C错误;
D.NaCl为强酸强碱盐,加入少量固体NaC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3.B
【分析】
当加入20 mL NaOH时,溶液温度达最高,说明此时CH3COOH与NaOH恰好反应,对应溶液组成为CH3COONa,根据反应比例知NaOH浓度也为0.01 mol/L,b点时加入10 mL NaOH,此时醋酸被中和一半,溶液组成为CH3COONa和CH3COOH,两者近似1:1,d点加入40 mL NaOH,过量了20 mL,故d点组成为CH3COONa和NaOH,两者近似1:1。
【详解】
A.由分析知,c点溶液组成为CH3COONa,由于CH3COO-水解,溶液显碱性,A错误;
B.由分析知,b点溶液组成为CH3COONa和CH3COOH,两者近似1:1,由物料守恒:2c(Na+)=c(CH3COOH)+c(CH3COO-),知B正确;
C.由分析知,c点只含CH3COONa,考虑CH3COO-水解促进水电离,故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点过量的NaOH完全电离抑制水的电离,b点剩余的CH3COOH微弱电离,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较弱,且b点温度高于d点,故b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d点,C错误;
D.中和热指稀溶液中,酸碱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的热量,与反应物用量无关,D错误;
故答案选B。
14.C
【详解】
A.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可以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硫,与碱性溶液中的氢氧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Fe2+显浅绿色,Fe2+不能存在于无色溶液中,且Fe2+可以被H+、氧化成Fe3+,故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KW=c(H+)c(OH-)=10-14mol/L,的溶液中c(H+)=0.1mol/L,c(OH-)=10-13mol/L,c(H+)>c(OH-),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Cl-、Na+、Mg2+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加入KSCN显血红色的澄清透明溶液中含有Fe3+,Cu2+、Fe3+都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Cu2+、Fe3+与I-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5.D
【详解】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当混合溶液的pH=6时,溶液呈中性,设硫酸溶液的体积为a 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b L,则a×10-4=b×10-3,a︰b=10︰1;
答案选D。
16.1×10-14 11 A-+H2OHA+OH-、H2OH++OH- c(Na+)>c(A-)>c(OH-)>c(H+) 1:9
【详解】
(1)T=25℃时,KW=1×10-14;T=100℃,时KW=10-12,则此时0.05mol/L的Ba(OH)2溶液的c(OH-)=0.1mol/L,c(H+)=KW÷c(OH-)=10-11,溶液的pH=11。
(2)已知25℃时,0.1L 0.1mol/L的NaA溶液的pH=10,溶液呈碱性,则NaA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A-+H2OHA+OH-、H2OH++OH-,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c(Na+)>c(A-)> c(OH-)> c(H+)。
(3)设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xL,硫酸溶液的体积为yL,pH = 11的NaOH溶液中,氫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3mol/L,pH = 4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二者混合后溶液的pH=9,溶液酸性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0-5mol/L,即氢氧化钠过量,即:,解得 。
17.10-11mol/L 10-3mol/L NaOH NaOH
【详解】
(1)pH = 11,溶液中c(OH-) = 1.0×10-3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是水电离的,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11mol/L;
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③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分析,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在1 L水中加入上述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2)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为可逆反应,稀释使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溶液稀释后氢氧化钠pH变化较大。
18.1∶100 > Al3++2+2Ba2++4OH-=2BaSO4↓++2H2O
【详解】
(1)pH=13的Ba(OH)2溶液中c(H+)=10-13 mol/L,c(OH-)=,pH=3的H2SO4溶液中c(H+)=10-3 mol/L,由于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故Ba(OH)2中n(OH-)与H2SO4中n(H+)相等,列式得:0.1a=10-3b,解得a:b=1:100;
(2)假设KAl(SO4)2为1 mol,则明矾溶液中含有1 mol K+、1 mol Al3+、2 mol,若要使完全沉淀,则需加入2 mol Ba(OH)2,由于引入了4 mol OH-,1 mol Al3+此时恰好与4 mol OH-发生反应转化为,即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此处填“>”;叠加离子反应2Ba2++2=2BaSO4↓和Al3++4OH-=+2H2O,得总离子方程式为:Al3++2+2Ba2++4OH-=2BaSO4↓++2H2O(注意Al3+与反应比例由实际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决定)。
19.0.1mol/L 1 1×10-12mol/L 12 1×10-14 1×10-12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详解】
(1)0.05 mol/L H2SO4溶液的c(H+)=2c(H2SO4)=2×0.05 mol/L=0.1 mol/L,pH=-lgc(H+)=-lg0.1=1,0.01 mol/L NaOH溶液的c(OH-)=c(NaOH)=0.01 mol/L,c(H+)==,pH=12,故答案为:0.1 mol/L;1;1×10-12mol/L;12;
(2)A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B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故答案为:1×10-14;1×10-12;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w增大。
20.400 10-11 碱
【详解】
(1)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OH-的浓度是相等的,当 c(H+)水·c(OH-)水=10-26时,可知c(H+)水=10-13 mol·L-1,该温度下,水的Kw=10-12,则溶液中的c(OH-)溶液= 10mol·L-1,所以需向1L水中加入10 mol的NaOH固体,其质量为400g。
(2)向水中通入HCl气体,使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的OH-都来源于水,由 c(H+)/c(OH-)=1010,c(H+)c(OH-)=10-12,可计算出c(OH-)=10-11 mol·L-1。
(3)此温度下Kw=10-12,c(H+)为1×10-7mol·L-1,则溶液中的c(OH-)=1×10-5mol·L-1,c(OH-)> c(H+),则该溶液显碱性。
21.> = 11 3
【详解】
(1)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水的电离程度越大,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所以95℃时水的电离常数>25℃时水的电离常数,故答案为:>;
(2)由水的电离:,可知,任何温度下纯水中水电离出的c(H+)等于c(OH-),故答案为:=;
(3)95 ℃时水的离子积KW=1×10-12,c(OH-)=1×10-1mol·L-1,,pH=11,故答案为:11;
II.混合后溶液中的c(H+)=, 混合液的pH=3,故答案为:3。
22.冰醋酸的构成微粒为分子,没有带电荷微粒,所以不导电 c>b>a b c B、D H2SO4>HCl=CH3COOH CH3COOH+OH-=CH3COO-+H2O 2
【详解】
Ⅰ.(1)冰醋酸为共价化合物,必须溶于水才能电离出离子从而导电,即冰醋酸构成微粒为分子,没有带电荷微粒,故不导电;
(2)依据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规律,电离程度随着水的加入量增大而增大,即c>b>a;溶液导电能力强,说明离子浓度大,故b点c(H+)最大,此时pH最小;醋酸电离出的H+会抑制水的电离,溶液中c(H+)关系为:b > a > c,故c点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最小,即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3)A.图示导电能力变化说明溶液中c(H+)是先增大后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故H+个数增多,B符合题意;
C.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CH3COOH个数减少,C不符合题意;
D.由,结合B、C选项的判断知比值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D;
Ⅱ.(1)等体积等浓度的三种酸可提供的n(H+):H2SO4 > HCl = CH3COOH,故中和NaOH能力:H2SO4 > HCl = CH3COOH;
(2)醋酸为一元弱酸,微弱电离出H+,硫酸为二元强酸,1:2电离出H+,所以在溶液中c(H+)相等的情况下,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CH3COOH,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故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 OH- = CH3COO- + H2O;
(3)pH=1盐酸中c(H+)浓度为0.1 mol/L,0.04 mol/LBa(OH)2中c(OH-)浓度为0.08 mol/L,两者等体积混合酸过量,欲求pH需先求c(H+),,故pH= -Lgc(H+)=2。
23.10-9 < 促进
【详解】
100℃时根据图像可知,水的离子积常数等于10-12 ,所以100℃时0.001 mol/L的NaOH溶液中,OH-浓度是0.001mol·L-1,则氢离子的浓度==1×10-9mol/L,因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9mol/L;
25℃时根据图像可知,水的离子积常数等于10-14 ,故Kw(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71化学反应原理基础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化学反应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70化学反应原理基础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题型必练21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基础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