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84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8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6984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人体体液中钠离子与钾离子的浓度差变化是神经冲动传递的物质基础。钠和钾都属于碱金属。下列与碱金属元素有关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B解析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项正确;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与H2O反应,B项不正确;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C项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D项正确。2.(2020湖北天门、潜江、应城高一期中联考)下列有关碱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②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密度依次减小③F、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Li、Na、K、Rb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④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很强,均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加热时生成氧化物R2O⑤根据同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推测At与H2化合较难⑥根据F、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可推出HF、HCl、HBr、HI的还原性及热稳定性依次减弱⑦卤素按F、Cl、Br、I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起主要作用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⑦C.①③⑤⑦ D.②④⑤⑦答案C解析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①正确;②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熔、沸点依次减小,密度呈增大趋势,但K的密度比Na的密度小,②错误;③F、Cl、Br、I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Li、Na、K、Rb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③正确;④碱金属单质的金属性从Li到Cs依次增强,加热时与氧气反应,锂生成氧化锂、钠生成过氧化钠等,④错误;⑤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与氢气的化合能力依次减弱,砹是第六周期卤族元素,则At与H2化合较难,⑤正确;⑥F、Cl、Br、I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即HF、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热稳定性依次减弱,⑥错误;⑦F、Cl、Br、I位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⑦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⑦正确。3.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X2+H2OHXO+HX表示B.虽然Cl的非金属性比Br的强,但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C.卤素单质的密度从F2→I2,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D.卤素原子半径越小,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答案A解析F2与水反应不能用X2+H2OHXO+HX表示;氢化物的酸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由于在水中HCl比HBr难电离,故盐酸的酸性比氢溴酸的酸性弱;卤素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4.(2020河南林州一中高一调研)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钾元素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B.钾和钠的焰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C.钠原子比钾原子易失电子D.碱金属的熔点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而降低答案C解析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故A正确;钾的焰色为紫色,钠的焰色为黄色,故B正确;钾的金属性比钠强,钾比钠容易失去电子,故C错误;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其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故D正确。5.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X、Y、Z各为何种元素B.均为非金属元素C.Y为氯元素D.X元素形成的单质有很强的氧化性答案B解析由于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故X为He,Y为F,Z为S,均为非金属元素。6.(2020四川乐山十校高一期中)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不正确的是( )A.高温下2C+SiO22CO↑+Si,说明非金属性:C>SiB.碱性:KOH>Mg(OH)2,说明金属性:K>MgC.氟气与氢气在暗处相遇就会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说明非金属性:F>ClD.氧化性:Cu2+>Na+,说明金属性:Na>Cu答案A解析A项中反应比较特殊,这个反应能够进行,是因为高温下生成了气态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非常稳定又能脱离反应体系,与非金属性无关,故A错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所以金属性:K>Mg,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所以氟气与氢气在暗处相遇就会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在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说明非金属性:F>Cl,故C正确;金属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相应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因为氧化性:Cu2+>Na+,则金属性:Na>Cu,故D正确。7.(2020江苏镇江高一检测)意大利化学家西格雷和美国科学家科里森、麦肯齐用“原子大炮”——回旋加速器加速氦原子核,轰击金属铋-209,由此制得了第85号元素——“亚碘”,即砹。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正确的是( )A.与H2化合的能力:At2>I2B.砹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D.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答案C解析从F到At,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与H2化合的能力逐渐减弱,A错误;从F到At,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I2是紫黑色固体,故砹在常温下不可能是白色固体,B错误;卤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C正确;由I2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推知砹不可能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D错误。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周期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1① 2② ③④⑤⑥3⑦⑧ ⑨⑩4 (1)表中元素 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金属性最强,元素 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表中元素⑥⑩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 (填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⑩和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 。 (5)表中元素②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 。 答案(1)F K Br (2)(3)HF HCl (4)HClO4 HBrO4(5)NaOH LiOH等级考提升练9.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还原性:F->Cl->Br->I-B.稳定性:HF<HCl<HBr<HIC.与H2O反应由易到难:Cl2>Br2>I2>F2D.密度:F2<Cl2<Br2<I2答案D解析卤族元素从氟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离子(X-)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所以还原性:I->Br->Cl->F-,A项错误;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B项错误;与H2O反应由易到难:F2>Cl2>Br2>I2,C项错误。10.如图表示第ⅠA族金属(又称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金属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阳离子的氧化性D.原子半径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趋势,其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随核电荷数增大,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D三项正确;随碱金属的核电荷数递增,其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C项与图不符。11.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答案D解析金属活泼性只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最外层电子数(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多少无关,故A、C错误;金属活泼性与电子层数的多少没有绝对关系,B错误;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说明a的还原性强于H2,而b不能反应,说明b的还原性弱于H2,即活泼性a>b,D正确。12.(2020河北石家庄高一检测)已知钡的金属活动性处于钾和钠之间。则下列变化可能实现的是( )A.钡可从氯化钠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B.钡可从冷水中置换出氢气C.钡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D.在溶液中Ba2+可氧化金属锌,生成Zn2+答案B解析由于钡可以与水反应,所以钡和钠一样并不能置换出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13.(双选)(2020辽宁大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B.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答案BD解析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A项正确,D项没有指明最高价氧化物,错误;对于同主族的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对于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升高,B项错误;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项正确。14.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中,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 B.Br-、I-、Cl-C.I-、Br-、Cl- D.Cl-、I-、Br-答案B解析熟知有关卤素的知识:①单质氧化性为Cl2>Br2>I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I->Br->Cl-;②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色,溴水颜色为橙色。由此可推出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后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Br-,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中无I-。15.(2020浙江温州高一期末)W、X、Y、Z、M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Y同周期,W和Z同主族。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Y的质子数比W多4。请完成下列问题:(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2)判断非金属性:W (填“>”“<”或“=”)Z。 (3)写出X和M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X2W2投入到X2Z的水溶液中,只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证明元素Z和M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第三周期第ⅡA族(2)> (3)H++OH-H2O(4)Na2O2+S2-+2H2OS↓+2Na++4OH-(5)H2S+Cl2S+2HCl解析W、X、Y、Z、M是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和Y同周期,W和Z同主族,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Y最外层含有1个或2个电子,W最外层含有3个或6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Y为Na元素或Mg元素,W为B元素或O元素,又Y的质子数比W多4,则Y为Mg元素,W为O元素;W和Z同主族,则Z为S元素;M的原子序数大于S元素,则M为Cl元素;X和Y同周期,则X为Na元素。(1)Mg的原子序数为12,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2)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O>S;(3)Na和Cl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高氯酸,氢氧化钠和高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4)Na2O2投入到Na2S的水溶液中,只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说明反应生成S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S2-+2H2OS↓+2Na++4OH-;(5)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根据反应H2S+Cl2S+2HCl可知,非金属性:Cl>S。16.现有部分元素的性质或结构如表所示:X与Mg同周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Y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为黄绿色有毒气体Z单质呈紫黑色,遇淀粉溶液显蓝色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判断非金属性:X (填“>”“<”或“=”)Y。 (4)判断非金属性:Y (填“>”“<”或“=”)Z,写出结构上的原因: 。 答案(1) (2)第五周期第ⅦA族(3)< (4)> 二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I的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解析由表中信息推断出X为S元素,Y为Cl元素,Z为I元素,则根据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和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可解答本题。新情境创新练17.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方案实验现象①将氯水滴加到溴化钠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B.分层,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③将溴水滴加到NaI溶液中,振荡后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C.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定向移动,并伴有轻微的爆炸声,很快消失④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入冷水中D.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新制氯水、溴水、0.1 mol·L-1 NaBr溶液、0.1 mol·L-1 NaI溶液、CCl4等。②仪器: 、 、烧杯、镊子、小刀、玻璃片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对应的实验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4)实验结论: 。 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试管 胶头滴管(3)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①DCl2+2NaBr2NaCl+Br2②A2Na+2H2O2NaOH+H2↑③BBr2+2NaI2NaBr+I2④C2K+2H2O2KOH+H2↑ (4)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自上而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能力减弱(或其他合理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卤素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随堂练习题,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