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第1页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第2页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生物环保小组自制了“蚯蚓垃圾处理桶”(如图),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观察发现,冬季,十几条蚯蚓将50 g垃圾完全分解,需要15天;春季,这些蚯蚓分解相同质量的垃圾,只需要2~3天。混有蚯蚓粪的土壤,更适宜养花。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B.空气不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C.蚯蚓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D.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答案:B2.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答案:D3.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C.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D.骆驼的尿液非常少答案:C4.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   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   D.狐狸与野兔答案:B5.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鼠妇位置鼠妇数量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20只明亮适宜干燥纸盒右半侧20只阴暗适宜湿润A.左右两侧的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在阴暗的环境中C.左右两侧的温度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在湿润的环境中答案:B6.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A.光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答案:A7.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是由细胞构成的C.能适应环境D能生长和繁殖答案:D8.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答案:B9.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D10.谚语“清明麦子蹿三节”,影响小麦“蹿三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   B.水   C.空气   D.温度答案:D11.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答案:B12.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将细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菟丝子和大豆之间的关系是A.寄生    B.竞争  C.捕食    D.共生答案:A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水体中过量的浮游生物会导致水质恶化B.在寒冷地区栽种的橘,果实又小又酸C.在阴暗环境中,人参生长得很好D.干旱会使植物萎蔫答案:A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花儿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大雁南飞”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枯叶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答案:C15.“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答案:C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的生活的影响(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答案:C 17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野慈姑,它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水稻的产量。据此推断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答案:C 18.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  B.温度C.水  D.空气答案:C 1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答案:A 20.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B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答案:B 二、非选择题21.资料分析题: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植物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1)珊瑚是生物吗?__ __。为什么?__ __(2)资料中有四个生物的特征,请你列举出来:__ ____ ____ ____ _(3)资料中影响藻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是因为浅水区有较充足的__ __,有适宜的__ __,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__ __答案:(1) 不是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2) 需要营养  需要呼吸  能排出废物  能生长繁殖(3) 温度、光照、水分(4) 阳光温度氧气22.为了研究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取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两株,分别称量他们的净重。②用取自同一块土地,相同土质的土壤,将上述植株栽种在相同大小的甲、乙花盆中。③甲花盆中放入20条蚯蚓,乙花盆中不放蚯蚓,分别用细网罩住土壤,防止蚯蚓爬出花盆。④放置在同一个场所进行栽种,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喷洒相同的水量。⑤一段时间后称量两棵植株的重量,得出下列数据。植株起始重量最终重量两次的称量甲盆13.1 kg28.7 kg15.6 kg乙盆13.3 kg22.6 kg9.3 kg(1)针对该实验你会提出的问题是__ _(2)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是__ _(3)该实验小组选用了长势相同的植株,种植在相同土质的土壤中,并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的目的是__ __(4)根据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__(5)该实验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并写出解决方案吗?__ __答案:(1) 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会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2) 土壤中是否有蚯蚓(3) 控制变量(4) 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5) 实验中每组只用了一株植物,实验数据有偶然性,可以每组实验中多几株植株,取平均值,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相关试卷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考点0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考点0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科学探究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练习: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练习: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系列练习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