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整套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教课教案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进行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九章 第五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的实验过程,培养观察能力,体会实验研究方法。(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功的原理。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使用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省力、省距离,那能不能省功呢?二、进行新课(一)功的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各小组讨论,然后提出猜想,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力/N移动距离/m力做的功/JF1=h=W1=F2=s=W2= 直接用弹簧测力计吊起一个重物,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对重物做的功为W1,再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动滑轮吊起重物,使重物上升相同的高度,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为W2,由实验中做功的数据比较,W1<W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使用机械不但不省功,而且要额外多做功,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需要克服机械自身重力和克服摩擦力而必须多做功。教师总结:大量实验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二)机械效率在将沙子运到三楼的过程中,目的是运沙,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下图展示了其中的几种方式,其中,沙重100N,人重500N,桶重20N,动滑轮重10N,袋重5N,楼层高3m。下表是利用上图所示的几种做功方式的相关记录,仔细分析,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做功方式对沙做的功/J对人做的功/J对桶做的功/J对袋做的功/J对动滑轮做的功/J总功/J甲6003000120 3720乙600 120 60780丙600 3060690 思考问题1:从做功多少的角度出发,你愿意选择上述做功方式中的哪一种?问题2:上述做功方式中,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做的功是对谁做的功?这是我们需要的功吗?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下面问题:(1)什么叫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什么叫机械效率?其表达式怎样?(3)为什么机械效率小于1?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1)有用功(W有用):人们需要做的功,也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必须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W额外):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人们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W总=W有用+W额外。(2)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公式:η=。(3)由于W有用<W总,所以η<1。例1:使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___cm,人做的总功是________J,有用功是________J,额外功是________J。解析:手下降的高度s=2h=2×0.2m=0.4m,有用功W有=Gh=400N×0.2m=80J,人做的总功W总=Fs=220N×0.4m=88J,额外功W额=W总-W有=88J-80J=8J。答案:40 88 80 8规律总结:根据概念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在工作时,对我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即动力做的功。例2: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提升砖块,某工人将重500N的砖块一次匀速提升到离地面4m高的砌墙处,所用拉力是200N,所用时间是20s,求这次提升砖块的过程中:(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W有=Gh=500N×4m=2000J。 (2)W总=Fs=200N×4m×3=2400J,P===120W。(3)η===83.3%。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功的原理,进一步引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并得出机械效率的公式。四、布置作业教材第114页作业1、2、3、4。五、板书设计1.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2.机械效率(1)有用功W有用(2)额外功W额外(3)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W有用+W额外(4)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公式η=,η<1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回顾,合作展示,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