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专题
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章末专题复习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章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章末专题复习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
第三章 章末专题复习专题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判读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对气候(气温、降水)的影响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决定热量带大气环流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风带信风:一般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易带来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下垫面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的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人类活动热岛效应、绿岛效应、水库效应注意:(1)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住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2)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时,都要落实到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1)热带、亚热带气候: 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北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明显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气温高,旱、雨季分明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温带、亚寒带、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北部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0°N~70°N之间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寒带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全年酷寒高原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3.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读(1)以“温”定半球。根据气温较高时段对应月份,进而判断所在半球。6、7、8月气温高则为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则为南半球。(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温度带,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气候带气温特点气候类型全年高温型热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 ℃以上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型亚热带和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10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寒冷型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大陆性)气候寒带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多少确定降水类型。降水类型有少雨型、年雨型、夏雨型和冬雨型。具体如下表所示:类型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年雨型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 000 mm以上)、温带海洋性气候(750~1 000 mm)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 mm)、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 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500 mm)、温带季风气候(500~800 mm)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少雨型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250 mm以下)4.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判断(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区。(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7)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应用体验如图是位于同一半球的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地区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1.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所示地区的气候资料与下图最相符的是( ) 下表是某年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表。据此回答3~4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427217月291126平均降水量(mm)1月9.8557月150986103.①②③城市可能分别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开普敦 雅加达C.北京 开普敦 孟买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4.②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专题突破热点探究专题1~2.解析:第1题,曲线②6~8月年降水量逐月累计变化轻微,说明这三个月②地降水很少。两线所示地区都位于同一半球亚热带,若曲线②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则应位于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那么曲线①所示地区应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降水丰富。第2题,若曲线①表示上海,则曲线②位于地中海沿岸,雨热不同期。四幅气候资料图中,A代表的是温带季风气候、B代表的是地中海气候、C代表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代表的是热带季风气候,B图符合。答案:1.D 2.B3~4.解析:第3题,由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可知,①城市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故①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城市7月平均气温低于1月,判断其位于南半球,7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且雨热不同期,故判断其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③城市终年高温,且夏季降水尤多,冬季降水较少,判断其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C项正确。第4题,②城市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A项正确。答案:3.C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