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课时学案
展开第2课时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海水的运动
1.波浪:
主要由风力作用产生,在海岸附近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用。
2.潮汐:
类型 | 内 容 |
概念 | 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 |
成因 | 由天体的引潮力产生 |
规律 | 一天两次海水涨落,白天的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 |
对海岸 的塑造 | 涨潮时泥沙进入湾底,落潮时泥沙回到海中;强 潮流冲刷海岸和滩面,弱潮流抬高和加宽滩面 |
3.洋流:
(1)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
(2)分类:按温度分为暖流和寒流。
二、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波浪与人类活动:
(1)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破坏力极大。
(2)人们可以利用波浪进行航运、发电等。
2.潮汐与人类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潮汐能进行发电。
3.洋流与人类活动:
(1)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
(2)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慢。
(3)对污染物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海水净化速度。
(4)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点连线】
【实践探索】
杂曲歌辞·浪淘沙(节选)
(唐)刘禹锡
……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诗中的海水运动形式是什么?
提示:潮汐。
(2)影响八月份这种海水运动声势浩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形成合力、喇叭形的海湾、夏季风等。
【质疑批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海底地震都会带来巨浪,形成海啸。 ( × )
2.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 × )
3.在潮间带进行海水养殖,必须研究潮汐规律。 ( √)
4.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都是寒暖流交汇。 ( × )
5.一般海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寒流。 ( × )
能力一 海水的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能力形成】
1.海水三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区别:
海水运动与人类密切相关,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运动形式 | 波浪 | 潮汐 | 洋流 |
形成因素 | 风、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水下塌陷 | 月球和太阳引力 |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
时间 | 无周期性 | 具有周期性 | 常年 |
分布 | 普遍 | 普遍 |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 |
方向 | 多随风向的变化而变化 | 海水定时涨落 | 沿着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 |
2.潮汐的成因:
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下图)
当月球、地球和太阳形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下图)
3.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
(1)准确掌握海水潮汐规律对渔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①大潮流水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
②小潮流水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
(2)涨潮时,外海高盐度的海水被推向岸边,是提取海水晒盐的好机会。
(3)海上航运事业和潮汐关系更加密切,潮流影响着航行的方向和速度。
(4)掌握潮汐规律,能使港口增加大船的通过能力。
(5)潮汐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利用发电,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
【特别提醒】
“无风不起浪”是由风的直接作用所引起的水面波动;“无风三尺浪”是风浪离开风区后传至远处,或者风区里的风停息后所遗留下来的波浪。
【知识拓展】海啸与风暴潮的不同
(1)成因不同。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地形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的整体运动。
(2)波长不同。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千米,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千米。与海水的平均深度(几千米)相比,海啸波长要长得多,水深数千米的海洋,对于波长达几百千米的海啸,犹如一池浅水,所以海啸波是一种“浅水波”。而风暴潮波长比海水的深度小得多,所以是一种“深水波”。
(3)传播速度不同。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 900千米,风暴潮比起海啸要慢得多。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有大地震,未必产生海啸。
【典题训练】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它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目前利用波浪能的主要方式是发电,下图是我国东海某海域不同方向波浪能占总波浪能的比例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海域波浪能最丰富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域深度小 B.离陆地更近
C.海域不封冻 D.消费市场近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波浪能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风力强劲,波浪能最丰富。第(2)题,与渤海北部海域相比,该海域波浪能开发的有利条件是位于亚热带,海域不封冻;东海海域深度比渤海大;都是我国近海,离陆远近无差异;消费市场都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类题再练】
读波浪要素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波浪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波高 B.乙—波长
C.丙—波谷 D.丁—波峰
(2)关于波浪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般而言,夏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
B.波浪能一年四季都可用
C.波浪能具有稳定的特点
D.波浪能比太阳能、风能都易开发
【解析】(1)选C,(2)选B。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波长、乙为波峰、丙为波谷、丁为波高。第(2)题,波浪能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由于风四季都有,故波浪能一年四季都可用;波浪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风力大小,夏季风大的海区,夏季波浪能大,冬季风大的海区,冬季波浪能大;由于风力大小和风向在不断变化,因此波浪能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能力二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能力形成】
1.判断洋流的寒暖性质:
(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如下图);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2)判定洋流性质。
①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上图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上图中的洋流L)。
②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③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方面 | 具体表现 | 实例 | |
气 候 | 全球 影响 |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降低 |
大陆 沿岸 |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 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影响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对荒漠形成的影响 | |
海洋生物 |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 |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 |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 秘鲁渔场 |
【特别提醒】
从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大多是暖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大多是寒流;但并不绝对,如索马里暖流和索马里寒流就是例外。
【知识拓展】渔场的形成与分布
(1)由果及因法:鱼类汇集饵料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大陆架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2)分布定性法: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渔场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这里的渔场主要是由于离岸风导致的上升流形成的。
【情境探究】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在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期间,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船上设备运行正常。
探究
(1)附近海域的洋流对浓雾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综合思维: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提示:该附近海域为寒流,寒流有降温作用,遇较暖的水汽会凝结成雾。
(2)撞击“雪龙”号的冰山是怎样漂移过来的?(区域认知: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提示:冰山沿洋流从高纬向低纬漂移过来的。
【典例示范】
下图示意北大西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几条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向南流,寒流 B.②向北流,寒流
C.③向南流,暖流 D.④向北流,暖流
(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洋流在北极圈以北形成了终年不冻港
B.②洋流挟带北极冰山南下威胁航行安全
C.①③洋流交汇的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D.④洋流沿岸因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思路入手:
【解析】(1)选A,(2)选C。第(1)题,①洋流从北冰洋流向大西洋,由高纬流向低纬,属于寒流;②③由低纬流向高纬,属于暖流;④由高纬流向低纬,属于寒流。第(2)题,①③洋流交汇的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纽芬兰渔场;②洋流在北极圈以北形成了终年不冻港;①洋流挟带北极冰山南下威胁航行安全。
【常见图形】
图形1 印度洋西部洋流分布图
图形2 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
【探源母图】
1.图形实质:试题中的部分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考查的实质都是教材图呈现的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等影响的基础知识。
2.学科素养:读懂此图需要具备一定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母图探究】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
(1)图中洋流的性质与流向有何关系?
提示:图示区域为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寒流,自北向南的洋流为暖流。
(2)伊尼扬巴内气温高于鲸湾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伊尼扬巴内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增温,鲸湾港受沿岸寒流影响而降温。
(3)两地除气温差异外,还可能有何差异?
提示:降水有差异。伊尼扬巴内受沿岸暖流影响而增湿,鲸湾港受沿岸寒流影响而减湿。
(水平1)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完成1、2题。
1.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 ( )
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
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
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
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
2.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 ( )
①稻田灌溉 ②候潮进港
③潮汐发电 ④滩涂养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选A,2选B。第1题,潮汐现象是由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日、地、月三者一线时,引力最大,易形成大潮。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引力最小,形成小潮。第2题,可利用潮差进行发电;航道水浅的港口,大型船舶需候潮进出港口;潮汐可为滩涂养殖提供海水。
(水平1、2)洋流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 ( )
A.M地夏季多雾 B.N地冬季高温
C.P地冬季温和 D.Q地冬季寒冷
【解析】3选A,4选A。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①③洋流向北流,为暖流;②④洋流向南流,为寒流。第4题,M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夏季多雾;N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P地沿岸有寒流经过,冬季寒冷;Q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冬季温和。
5.(水平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两地区纬度相近,但自然植被差异明显。依据图中洋流信息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D洋流方向。
(3)冬季若有一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有利:______________;
不利: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图中C地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而同纬度的A地受拉布拉多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气候寒冷,形成极地苔原植被。第(2)题,D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向东北方向流。第(3)题,游轮从B地经过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一路顺洋流航行,节省时间成本;但是途中经过寒暖流交汇处,海雾不利于航行,还可能遇到拉布拉多寒流从高纬度带来的海冰威胁航行。
答案:(1)A寒流经过,水温比暖流经过的C水温低
或C暖流经过,水温比寒流经过的A水温低
(2)画图略(自南向北)。
(3)顺流可节省时间成本 遭遇冰山,或在纽芬兰岛附近会遇到海雾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波浪,潮汐,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课时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