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某厂质检部将甲,乙两人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两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表,说法正确的是( )甲26778乙23488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2、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在一个样本中,4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的频数分别是6,5,15,7,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 )A.7 B.8 C.9 D.104、某校八年级人数相等的甲、乙、丙三个班,同时参加了一次数学测试,对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平均分都是72分,方差分别为,,,则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5、某养猪场对200头生猪的质量进行统计,得到频数分布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质量在82.5kg及以上的生猪有( )A.20头 B.50头 C.140头 D.200头6、已知数据1,2,3,3,4,5,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3B.极差为4C.方差是D.标准差是7、甲、乙两人各射击5次,成绩如表.根据数据分析,在两人的这5次成绩中( ) 成绩(单位:环)甲378810乙778910A.甲的平均数大于乙的平均数B.甲的中位数小于乙的中位数C.甲的众数大于乙的众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8、在一次班级体测调查中,收集到40名同学的跳高数据,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且落入第一、二、三、五组的数据个数分别为2、7、11、12,则第四组频数为( ).A.9 B.8 C.7 D.69、小明抛一枚硬币100次,其中有60次正面朝上,则反面朝上的频率是( )A.0.6 B.6 C.0.4 D.410、年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某队要从两名选手中选取一名参加比赛,为此对这两名队员进行了五次测试,测试成绩如图所示,选手成绩更稳定的是( )A.甲 B.乙 C.都一样 D.不能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科研小组为了考查A区域河流中野生鱼的数量,从中捕捞200条,作上标记后,放回河中,经过一段充足的时间后,再从中抽捞出300条,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则估计A区域河流中野生鱼有____条.2、已知一组数据1,a,3,6,7,它的平均数是5,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3、从全市份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份试卷,其中有份成绩合格,估计全市成绩合格的人数约为________人.4、一组数据6,2,1,3的极差为__________.5、甲、乙、丙三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10次的平均成绩都是9.2环,方差分别是,,,则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______(填“甲”或“乙”或“丙”).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为了迎接2022年高中招生考试,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对全校八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摸底考试,并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绘制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调查中,被抽取的学生的总人数为多少?(2)请将表示成绩类别为“中”的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成绩类别为“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4)学校八年级共有40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考试,把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估计该校八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能“上线”?2、一个口袋中有10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其颜色后再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重复上述过程,共试验100次,其中75次摸到白球,估计袋中共有多少球?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以“不忘初心跟党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对本校八年级学生9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简称“读书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请直接补全条形统计图;(2)本次所抽取学生9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 本,中位数为 本;(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八年级1000名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4、某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中学组有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甲789710109101010乙10879810109109(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3)如果要从两个队中选择一对参加市级比赛,你认为安排哪个队更容易获奖.5、为了让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我校启动了“学生阳光体育短跑运动”,可以锻炼人的灵活性,增强人的爆发力,因此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小组.在近几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示解答以下问题.(1)请根据图中信息,补齐下面的表格:次数12345小明的成绩(秒)13.313.413.3______13.3小亮的成绩(秒)13.2______13.113.513.3(2)请写出小明的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小亮成绩的中位数;(3)分别计算他们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将小明与小亮的成绩比较后,你将分别给予他们怎样的建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出现次数最多找到众数,再判断A即可;将数据按顺序排列,找到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再判断B即可;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及方差,再判断C、D即可.【详解】解:A.甲的众数为7,乙的众数为8,故此项错误;B.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中位数为4,故此项错误;C.甲的平均数为,乙的平均数为,甲的平均数>乙的平均数, 故此项错误;D.甲的方差为,乙的方差为,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故此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方差和平均数,关键是掌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概念和方差公式.2、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S甲2<S乙2<S丙2<S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A【分析】每组的数据个数就是每组的频数,40减去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第4组的频数.【详解】解:第4小组的频数是40−(6+5+15+7)=7,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和频率的知识,注意掌握每个小组的频数等于数据总数减去其余小组的频数,即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4、C【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成绩波动最小的班级是:丙班.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正确理解方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5、B【分析】在横轴找到82.5kg的位置,由图可知在80与85的中间,即第三个与第三个长方形的前一个边界值开始算起,将后2组频数相加,即可求解.【详解】依题意,质量在82.5kg及以上的生猪有:(头)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直方图的应用,根据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再进行判断.【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2+3+3+4+5)÷6=3,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排序后处在第3、4位的数都是3,因此众数和中位数都是3,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极差为5﹣1=4,B选项不符合题意;S2=×[(1﹣3)2+(2﹣3)2+(3﹣3)2+(3﹣3)2+(4﹣3)2+(5﹣3)2]=,C选项不符合题意;S=,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计算是解答的前提.7、C【分析】根据题意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3+7+8+8+10)=7.2(环),乙的成绩的平均数=(7+7+8+9+10)=8.2(环),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为8环.乙的成绩的中位数为8环,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甲的成绩的众数为8环,乙的成绩的众数为7环;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和方差,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8、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共40个数据,知道一、二、三、五组的数据个数,用总数减去这几组频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第四组的频数=40-(2+7+11+12)=8;故选B.【点睛】本题是对频数的考查,掌握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是解题的关键.9、C【分析】先求出反面朝上的频数,然后根据频率=频数÷总数求解即可【详解】解:∵小明抛一枚硬币100次,其中有60次正面朝上,∴小明抛一枚硬币100次,其中有40次反面朝上,∴反面朝上的频率=40÷100=0.4,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频数求频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频率=频数÷总数.10、A【分析】分别计算计算出甲乙选手的方差,根据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即可.【详解】解:甲选手平均数为:,乙选手平均数为:,甲选手的方差为:,乙选手的方差为: ∵可得出:,则甲选手的成绩更稳定,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二、填空题1、4000【分析】捕捞300条鱼,发现其中15条有标记,即在样本中,有标记的占到,而在总体中,有标记的共有200条,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300条鱼中发现有标记的鱼有15条,
∴有标记的占到,
∵有200条鱼有标记,
∴该河流中有野生鱼200÷=4000(条);
故答案为:4000.【点睛】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体现了统计思想.2、【分析】结合题意,根据平均数的性质,列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a;再根据方差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a,3,6,7,它的平均数是5∴ ∴ ∴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方差、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均数、方差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3、8400【分析】由题意可知:抽取500份试卷中合格率为,则估计全市10000份试卷成绩合格的人数约为份.【详解】解:(人.故答案为:84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白利用样本中的数据对整体进行估算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估算方法.4、5【分析】根据极差的概念,求解即可,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极差.【详解】解:根据极差的定义可得,这组数据的极差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极差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极差的定义.5、丙【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S甲2=0.76,S乙2=0.71,S丙2=0.69,∴S甲2>S乙2>S丙2,∴三人中成绩最稳定的是丙.故答案为:丙.【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三、解答题1、(1)50(人);(2)10(人),图形见详解;(3)72°.(4)160(人).【分析】(1)利用成绩为良的人数以及百分比求出总人数即可.
(2)求出成绩为中的人数,画出条形图即可.
(3)根据圆心角=360°×百分比即可.
(4)先求出抽查中上线的百分比,用样本的百分比含量估计总体的数量解决问题即可.【详解】解:(1)总人数=22÷44%=50(人).
(2)中的人数=50−10−22−8=10(人),
条形图如图所示:
(3)表示成绩类别为“优”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60°×=72°,故答案为72°.
(4)抽查中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有10+10=20(人),∴抽查中成绩类别“优”与“中”的划成“上线生”百分比为:学校八年级共有400人参加了这次数学考试,估计该校八年级优秀人数为400×40%=16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获取与处理,样本容量,扇形圆心角,补画条形统计图,用样本的百分比含量估计总体中的数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从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中信息读取的能力.2、40【分析】根据频率稳定性定理,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进而得出得到白球的概率,即可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设小球共有x个,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x=40.经检验x=40,为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袋中共有40个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得出求白球的频率公式是解题关键.3、(1)见解析;(2)3,3;(3)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分析】(1)由2本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再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求出读书4本的人数所占百分比,最后乘以总人数得到其人数即可补全图形;(2)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抽样调查的学生总数为:=50(人),“读书量”4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0%-20%-40%=20%,“读书量”4本的人数有:50×20%=10(人),
补全图1的统计图如下,
(2)根据统计图可知众数为3,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3(本);故答案为:3,3;(3)根据题意得,1000×(10%+20%)=300(人),答: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中,9月份“读书量”不少于4本的学生有30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4、(1)9.5,10;(2)9;(3)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所以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分析】(1)先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得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可得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再由乙队成绩中10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得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利用乙队成绩的总和除以10,即可求解;(3)分别两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9、9、10、10、10、10、10,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2)乙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3)甲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甲队成绩的方差为乙队成绩的方差为,∴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方差做决策,熟练掌握一组数据中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平均数等于数据的总和除以个数;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5、(1)13.2,13.4;(2)小明:中位数13.3,众数13.3,小亮:中位数13.3;(3)小明的成绩比较稳定,因此对小亮的建议要加强稳定性训练,而小明应该加强爆发力训练,提高训练成绩.【分析】(1)从统计图中可得到每次百米训练的成绩,从而填入表格即可;(2)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求出结果即可;(3)计算两人的平均数、方差,再比较得出结论.【详解】解:(1)从统计图可知,小明第次的成绩为,小亮第次的成绩为,故答案为:,;补全的表格如下:次数12345小明13.313.413.313.213. 3小亮13.213.413.113.513.3(2)小明次成绩的中位数是,众数为;小亮次成绩的中位数是;(3)小明小亮∴小明小亮∵小明小亮∴小明小亮∴小明的成绩比较稳定,因此对小亮的建议要加强稳定性训练,而小明应该加强爆发力训练,提高训练成绩.【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方差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明确各个统计量的意义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一次投篮训练中,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