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方差与频数分布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一组数据8,6,10,10,13,11,8,10,12,12,9,8,7,12,9,11,9,10,11,10.那么频率是0.2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
A. B. C. D.
2、某厂质检部将甲,乙两人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两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表,说法正确的是( )
甲 | 2 | 6 | 7 | 7 | 8 |
乙 | 2 | 3 | 4 | 8 | 8 |
A.甲、乙的众数相同 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
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 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3、数学老师将本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精确到1厘米)交给甲、乙两同学,要求他们各自绘制一幅频数分布直方图.经确认,甲绘制的图是正确的,乙在整理时漏了一个数据.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班共有学生60人
B.乙在整理时遗漏的数据一定在169.5-173.5这个范围内
C.某同学身高155厘米,那么班上恰有10人比他矮
D.某同学身高165厘米,那么班上比他高的人数不超过全班人数的25%
4、远离白色垃圾从我做起,小明统计了上周一至周日7天他家使用塑料袋个数分别为:11,10,11,13,11,13,15关于这组数据,小明得出如下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A.众数是11 B.平均数是12 C.方差是 D.中位数是13
5、甲、乙两位同学连续五次的数学成绩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平均数是70 B.乙的平均数是80
C.S2甲>S2乙 D.S2甲=S2乙
6、2021年3月,我市某区一周天气质量报告中某项污染指标的数据是:60、60、90、100、90、70、90,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80 B.众数是60 C.中位数是100 D.方差是20
7、在某中学举行的“筑梦路上”演讲比赛中,八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分别为:90,93,89,90,88.关于这5名选手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89 B.众数是93
C.中位数是89 D.方差是2.8
8、水稻科研人员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秧苗谁出苗更整齐,每种秧苗各随机抽取60株,分别量出每株高度,发现两组秧苗的平均高度和中位数均相同,甲、乙的方差分别是3.6,6.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秧苗出苗更整齐 B.乙秧苗出苗更整齐
C.甲、乙出苗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甲、乙出苗谁更整齐
9、如图是某校九年级部分男生做俯卧撑的成绩(次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第五小组的频数为25,若合格成绩为20,那么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和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分别是( ).
A.100,55% B.100,80% C.75,55% D.75,80%
10、已知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则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5,12 B.5,6 C.10,12 D.10,6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甲、乙两同学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分,方差分别为=38,=10,则______同学的数学成绩更稳定.
2、已知一组数据x1,x2,x3,方差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4,2x2﹣4,2x3﹣4的方差是 ______________.
3、一组数据5,8,x,10,4的平均数为2x,则x=_____,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
4、一组数据a,b,c,d,e的方差是7,则a+2、b+2、c+2、d+2、e+2的方差是___.
5、现将一组数据:21,25,23,25,27,29,25,30,28,29,26,24,27,25,26,22,24,25,26,28分成五组,其中26.5<x<28.5的频数是____.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某校学生处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了“迎国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并从七、八年级各随机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数据,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竞赛成绩用x表示,共分为四个等级:A.x<70,B.70≤x<80,C.80≤x<90,D.90≤x≤100)
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七年级C等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86,87,83,89,84,89,86,89,89,85.
八年级D等中全部学生的成绩为:92,95,98,98,98,98,100,100,100,100.
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知识竞寨成绩统计表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满分率 |
七年级 | 91 | b | c | |
八年级 | 91 | 87 | 97 |
七年级抛取的学生知识竞赛成绩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a,b,c,m的值;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的知识竞赛,哪个年级的成绩更好,并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3)该校七年级的1800名学生和八年级的25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知识竞赛,若成绩在90分(包含90分)以上为优秀,请你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
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去商场购物的支付方式更加多样、便捷.为了了解同学们的支付习惯,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随机抽取了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其中要求每人选且只能选一种最喜欢的支付方式.现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这次活动共调查了_______人; 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支付宝”支付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喜欢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
(4)根据上图, 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3、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某校结合自身情况,在开展中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方面做了全面规划,并且落到实处.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校在托管时间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体育、艺术、及其他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抽取的学生都选择了一种自己喜爱的活动),下面是根据调查情况,得到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出本次调查中,随机抽取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出“其他”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学生总人数为840人,估计选择阅读的学生有多少人?
4、甲、乙两人在5次打靶测试中命中的环数如下:
| 平均数 | 众数 | 中位数 | 方差 |
甲 | 8 |
| 8 | 0.4 |
乙 |
| 9 |
| 3.2 |
甲:8,8,7,8,9;乙:5,9,7,10,9.
(1)填写表格;
(2)教练根据这5次成绩,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教练的理由是什么?
5、某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中学组有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
甲 | 7 | 8 | 9 | 7 | 10 | 10 | 9 | 10 | 10 | 10 |
乙 | 10 | 8 | 7 | 9 | 8 | 10 | 10 | 9 | 10 | 9 |
(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
(3)如果要从两个队中选择一对参加市级比赛,你认为安排哪个队更容易获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分析】
首先知共有20个数据,根据公式:频数=频率×总数,知要使其频率为0.2,其频数应为4,然后观察选项中哪组数据包含样本中的数据有4个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这组数据共20个,要使其频率为0.2,则频数为:20×0.2=4个,
选项A中包含的数据有:6和7,其频数为2;
选项B中包含的数据有:8,8,8,9,9,9,其频数为6;
选项C中包含的数据有:10,10,10,10,10,11,11,11,其频数为8;
选项D中包含的数据有:12,12,12,13,其频数为4,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频数与频率的概率,掌握公式“频数=频率×总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D
【分析】
根据出现次数最多找到众数,再判断A即可;将数据按顺序排列,找到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再判断B即可;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及方差,再判断C、D即可.
【详解】
解:A.甲的众数为7,乙的众数为8,故此项错误;
B.甲的中位数为7,乙的中位数为4,故此项错误;
C.甲的平均数为,乙的平均数为,甲的平均数>乙的平均数, 故此项错误;
D.甲的方差为,乙的方差为,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故此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方差和平均数,关键是掌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概念和方差公式.
3、B
【分析】
由两幅统计图的数据逐项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共有学生10+15+20+10+5=60(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身高小于154.5的学生有10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甲绘制的统计图,可知该班身高大于或等于165的学生有15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甲的直方图能够得出身高在(169.5﹣174.5)cm之间的人数为5人,从乙图中发现,身高在(169.5﹣173.5)cm的人数是4人,因此,乙在整理时遗漏的数据一定在169.5-174.5这个范围内,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4、D
【分析】
根据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数据11,10,11,13,11,13,15中,11出现的次数最多是3次,因此众数是11,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11+10+11+13+11+13+15)÷7=12,即平均数是12,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S2=×[(10-12)2+(11-12)2×3+(13-12)2×2+(15-12)2]=,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是11,因此中位数是11,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方差,熟练掌握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和方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
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分别计算甲、乙的平均数和方差,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由条形统计图可知,甲的平均数是,故A选项不正确;
乙的平均数是,故B选项不正确;
甲的方差为,
乙的方差为,
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求平均数,求方差,从统计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6、A
【分析】
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重新排列为:60、60、70、90、90、90、100,
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0、中位数是90、
平均数为、
方差为.
观察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概念,正确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D
【分析】
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以及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八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分别为:90,93,89,90,88,
从小到大排列为88,89,90,90,93,
∴平均数为,众数为90,中位数为90,
故选项A、B、C错误;
方差为,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方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详解】
解:∵甲、乙的方差的分别为3.6、6.3,
∴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
∴甲秧苗出苗更整齐.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9、B
【分析】
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结合题意,可得第五小组的频率,进而根据同时每小组的频率=小组的频数:总人数可得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又因为合格成绩为20,可得本次测试的合格率,即答案.
【详解】
解:由频率的意义可知,从左到右各个小组的频率之和是1,从左到右前四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5,0.15,0.25,0.30,
∴第五小组的频率是,
∴此次统计的样本容量是.
∵合格成绩为20,
∴本次测试的合格率是.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统计内容,考查分析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的求法.解本题要懂得频率分布直分图的意义,了解频率分布直分图是一种以频数为纵向指标的条形统计图.
10、C
【分析】
将所求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按照相关公式列出,找出与已知数据平均数和方差的关系,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数据,,的平均数
即:
∴数据,,的平均数为
又∵数据,,的方差
即:
∴数据,,的方差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数和方查的计算,根据题意找出两组数据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乙
【分析】
根据平均数相同时,方差越小越稳定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解:甲、乙两同学5次数学考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分,方差分别为,,
,
乙同学的数学成绩更稳定,
故答案为:乙.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方差越小越稳定.
2、8
【分析】
设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因为数据,,的方差为,所以数据,,的方差为,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解:设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则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数据,,的方差为:
,
∴数据,,的方差为:
=
=
=
=8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公式.
3、3 6.8
【分析】
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
【详解】
解:∵数据5,8,x,10,4的平均数是2x,
∴5+8+x+10+4=5×2x,
解得x=3,
=2×3=6,
s2= [(5﹣6)2+(8﹣6)2+(3﹣6)2+(10﹣6)2+(4﹣6)2]
=×(1+4+9+16+4)
=6.8.
故答案为3,6.8.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4、7
【分析】
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即可得.
【详解】
解:设数据的平均数为,
则的平均数为,
数据的方差是7,
,
,
即的方差是7,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方差,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
5、4
【分析】
先将各数据划记到对应的小组,再正确数出第四组26.5~28.5的频数即可.
【详解】
解:这组数据中26.5<x<28.5的数据,即是数据27、28出现的次数,
通过统计数据27、28共出现4次,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概念,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为频率.
三、解答题
1、(1)a=10%;b=89;c=100;m=10;(2)七年级的成绩更好,见解析;(3)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为1435人.
【分析】
(1)用七年级C等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C等所占比例,再用单位“1”分别减去B、C、D所占比例即可得出a的值;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得b的值;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可得c的值;用满分人数除以40即可得出m的值;
(2)答案不唯一,合理均可;
(3)总人数乘以90分(包含90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详解】
解:(1)七年级C等有10人,故C等所占比例为×100%=25%,所以a=1-20%-45%-25%=10%;
七年级A等有:40×10%=4(人),B等有:40×20%=8(人),
把七年级所抽取了40名同学的知识竞赛成绩从低到高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数是89,89,所以中位数b=89;
因为七年级满分人数为:40×25%=10(人),所以众数c=100;
八年级满分率为:×100%=10%,故m=10;
(2)因为两个年级的平均数相同,而七年级的中位数、众数和满分率都过于八年级,所以七年级的成绩更好;
(3)1800×45%+2500××100%=1435(人),
估计两个年级此次知识竞赛中优秀的人数为1435人.
【点睛】
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掌握两个统计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1)200;;(2)见解析;(3)630名;(4)超过半数的学生喜欢线上支付; 采用现金支付的学生人数不足三分之一
【分析】
(1)根据支付宝、现金、其他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人数,并求出示“支付宝”支付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求得使用微信和银行卡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购物选择用支付宝支付方式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4)信息合理即可.
【详解】
(1)本次调查的人数为:(45+50+15)÷(1−15%−30%)=200,
表示“支付宝”支付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81°,
故答案为:200,81°;
(2)使用微信的人数为:200×30%=60,使用银行卡的人数为:200×15%=30,
补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
答:1200名学生中估计喜欢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的学生一共有630名.
(4)超过半数的学生喜欢线上支付; 采用现金支付的学生人数不足三分之一.
【点睛】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3、(1)120人;(2)见解析,36°;(3)126人
【分析】
(1)从条形图选择体育的人数÷从扇形图中体育所占百分比计算即可;
(2)从调查总人数减去阅读,体育和其它得出艺术人数,补画条形图,再求出其它12人除以120得出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
(3)先计算样本中选择阅读所占样本的百分比,再用样本中所含百分比乘以总数估计总体中的含量即可.
【详解】
解:(1)本次调查中从条形图得出选择体育有54人,从扇形统计图中体育所占百分比为45%,
本次调查人数为:(人);
(2)∵艺术:(人),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其他”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3)样本中选择阅读的人数为18人,占样本的百分比为,
该校学生总人数为840人,估计选择阅读的学生有:(人),
∴选择“阅读”的学生大约有126人.
【点睛】
本题考查从条形图和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样本容量,补画条形图,扇形圆心角,用样本的百分比含量估计总体中的数量,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关键.
4、(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
(1)根据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
(2)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详解】
解:(1)∵8出现了3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甲的众数为8,
乙的平均数=(5+9+7+10+9)=8,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5,7,9,9,10,则乙的中位数为9.
故填表如下:
| 平均数 | 众数 | 中位数 | 方差 |
甲 | 8 | 8 | 8 | 0.4 |
乙 | 8 | 9 | 9 | 3.2 |
故答案为:8,8,9;
(2)因为他们的平均数相等,而甲的方差小,发挥比较稳定,所以选择甲参加射击比赛.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5、(1)9.5,10;(2)9;(3)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所以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
【分析】
(1)先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得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可得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再由乙队成绩中10出现的次数最多,可得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
(2)利用乙队成绩的总和除以10,即可求解;
(3)分别两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将甲队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7、7、8、9、9、10、10、10、10、10,位于第5位和第6位的分别为9和10 ,
∴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
∵乙队成绩中10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
(2)乙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
(3)甲队的平均成绩为 分,
甲队成绩的方差为
乙队成绩的方差为,
∴甲,乙的平均分均为9分,但是甲的方差为1.4,乙的方差为1,
∴乙队的成绩更加稳定,选择乙.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利用方差做决策,熟练掌握一组数据中位于正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平均数等于数据的总和除以个数;方差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北京课改版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中,函数,下面哪个点不在函数的图像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篮球队5名场上队员的身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方差与频数分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