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030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030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7030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1.知识与技能:掌握“信”“诚”等实词的含义,掌握“而”“以”等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掌握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和“十思”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求木之长( )者 浚( )其泉源
德不处( )其厚殷( )忧
载( )舟壅( )蔽
黜( )恶谬( )赏
2.了解文学常识,并填空。
(1)魏征, 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以古为镜,可以 ,以人为镜,可以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解题。
疏,是古代 向 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西汉晁错写给汉文帝的《论贵粟疏》。谏,是 ,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 。
3.解释加点字。
(1)浚其泉源:
(2)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3)当神器之重:
(4)永保无疆之休:
(5)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6)凡百元首:
(7)承天景命:
(8)莫不殷忧而道著:
(9)能克终者盖寡:
(10)董之以严刑:
(11)震之以威怒:
(12)奔车朽索:
(13)其可忽乎:
(14)君人者:
(15)将有作:
(16)则思谦冲以自牧:
(17)乐盘游:
(18)则思三驱以为度:
(19)慎始而敬终:
(20)正身以黜恶:
(21)无因喜以谬赏:
(22)简能而任之:
(23)信者效其忠:
(24)代下司职:
课堂探究
1.阅读、诵读第一段,找出中心论点,分析本段论证方法。
2.作者在文章开头为什么不开宗明义地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3.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认为历代君王能创业而不能守成的原因是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提问:“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十思”各从哪些角度去谈论治国之道?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怎样的?
核心素养专练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安有杀人而取其妻 安:
(2)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以:
(3)恶恶而不能去 去:
(4)称为至善 至:
(5)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2)善善而恶恶
(3)齐桓公之郭国
(4)臣窃以为圣心是之
3.郭氏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王珪引用“恶恶而不能去”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说的?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zhǎng jùn chǔ yīn zài yōng chù miù
2.(1)唐 正衣冠 知兴替 明得失
(2)臣子 帝王 直言规劝 下对上
3.(1)浚:疏通水道 (2)治:太平 (3)当:主持、掌握 (4)疆:边界,疆界;休:喜庆、福禄 (5)斯:这 (6)元首:帝王 (7)景:大 (8)殷:深 (9)克:能 盖:大概,表示推断 (10)董:督察 (11)震:威吓 (12)朽索:烂绳索 (13)其:表反问,怎么 忽:忽视 (14)君:主宰、统治 (15)作:建造、兴建 (16)冲 谦虚 牧:养 (17)盘游:游乐 (18)三驱:网三面留一面 度:限度 (19)敬:慎 (20)黜:贬斥 (21)谬:不恰当地 (22)简:选拔 (23)效:献出 (24)司:管理
课堂探究
略
核心素养专练
1.(1)哪里 (2)因为 (3)除去、除掉 (4)极、最 (5)把
2.(1)残害了那男人而夺取他的老婆。
(2)喜欢好人,厌恶坏人。
(3)齐桓公到郭国去。
(4)我私下认为陛下是肯定这种做法的。
3.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4.王珪引用这句话,针对的是太宗认为“贼杀其夫而纳其室”“不道”而自己却做着同样的事——把美人留在自己身边。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及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把握本文思路特点,感受文中的语言艺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本文表达出的忧患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尝试写建议类的议论文。
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后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
2.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辨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
3.重要实词
必浚其泉源(浚,疏通水道)
承天景命(景,大)
虽董之以严刑(董,监督,管理)
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将有作(作,建造兴造。指兴造宫室一类事情)
则思谦冲以自牧(牧,养)
则思慎始而敬终(敬,慎)
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课堂探究
1.任务活动一:主要任务是追问“十思”的现实意义。
2.任务活动二:我给魏征添“一思”。请大家尝试用文言,模仿魏征的笔法,把你的建议写出来,给魏征添“一思”。
3.任务活动三: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4.任务活动四:比较阅读
下面是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的《魏郑公谏语》,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魏郑公谏止唐宗封禅,中间数语,引喻剀切,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乂(yì,承平无事)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
从课文及此文这两处你可看出魏征对谏有什么特点?请用100字左右稍作展开,用自己的话表述。
核心素养专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相关题目。
魏征,巨鹿人也。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①,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
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
【注】①中钩:人名。
1.本学期学过魏征的《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雅有经国之才( )
(2)太宗幸九成宫( )
(3)朕能擢而用之( )
(4)寻以疾乞辞所职( )
3.下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朕方自比于金 而况于明哲乎?
B.寻以疾乞辞所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邪?
C.竭其力用 其皆出于此乎?
D.不许我为非 未为衰老
4.翻译下列句子。
(1)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2)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5.本文除了用语言描写刻画魏征外,还较多地运用 的方法来刻画魏征 、 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核心素养专练
1.谏太宗十思疏
2.(1)雅(一向,向来) (2)幸(皇帝到某地) (3)擢(提拔) (4)寻(不久)
3.B
4.(1)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
你的罪过比中钩还重,(而)我任用你超过管仲,近代君臣之间互相投合,难道有类似于我和你这样的吗?(句式,于,得,宁)
(2)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你难道没有看到矿石中的金子,哪里值得珍重呢?优秀的工匠(把它)冶炼出来造成工具,便被人视为宝贝了。(句式,独,宝)
5.侧面描写 忠君爱国(忠诚奉国) 勇于劝谏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诊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 * 答司马谏议书)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5(谏太宗十思疏 * 答司马谏议书)15.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重点难点,知人论世,预习准备,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文言知识,文本研读,细读全文,理清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15.1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及答案,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