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15.2《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15.2《答司马谏议书》学案01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八单元 15.2《答司马谏议书》学案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 学科学案
    设计教师:_____ 审阅人:_____使用班级:_____学生姓名:_____
    编号:202___年学年度( )学期 ___号 使用时间:_________
    课题 《答司马谏议书》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考纲要求:
    1.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概括每段的段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略文章骈散结合的行文特点,学习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古代先贤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心怀天下的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增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使命意识。
    学习重点:
    识记本课的重点实词及虚词等文言知识,理解文段的基本含义。
    学习难点:
    识记本课的重点实词及虚词等文言知识,理解文段的基本含义。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学,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补于世”;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2.了解文体知识——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3.相关背景
    写作本文时王安石34岁,四年后(1058)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他的文章中也有所呈现。如《游褒禅山记》就叙述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问题探究

    一、 比较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两篇文章虽然文体不同,但都是在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两篇文章阐释观点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二、群文阅读
    本单元作品《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阿房宫赋》、《六国论》文体多样,有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有据理辩争、刨白心迹法人书信,有立足现实、评说盛衰的辞赋,有借古讽今、艺以史为鉴的史论。虽有不同,但却有相似之处,那么立足点是什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勇于变法图强。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憧憬敬仰。

    学以致用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给王安石或是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少于200字)






    课后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诛议阁下: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肃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4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B.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C.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D.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见不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
    C.司马光充分认可王安石的个人能力和学识,并且支持皇帝对王安石的重用,但他对王安石坚持变法可能产生的后果深感忧虑。
    D.司马光既不对王安石歌功颂德,也不坐观成败,而是客观地指出社会各阶层对变法的态度,并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




    二、 下面是一次班会的主题图案,请用间接的语言说明图案的内容,并概括其寓意。








    (1)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1.D 12.B
    13.(1)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算拒绝批评。对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镑,本来预先就知道会这样啊。
    (2)意见屡有不合,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解析】
    11.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
    “若是者”意思是想这样的人,作后两个并列句式“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的主语,所以“若是者”之后应断开,排除A项。“此志”作动词“信”的宾语,“此志推而行之”的主语应为“介甫”,“此志”之后应断开,排除B项。“之”,代词,指代这个变法主张,作“推而行”的宾语,意思完整;“及”,等到,后接时间名词“二三年”,意思是等到二三年之后,作时间状语,“及”后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
    B项,“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错误,由文(一)“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和文(二)“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可知,两人都是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态度委婉”。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辟”,批驳;“难”,排斥;“怨诽之多”,定语后置句;“固”,本来。第(2)句得分点:“数”,屡次;“违戾”不合;“向慕”,向往、敬慕;“移”,改变。
    参考译文
    (一)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二)
    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意见屡有不合,对此,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私下观察您独享天下的大名已经有三十多年,才能出众,学识丰富,难于起用,易于引退,远近的士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说介甫不起用便罢了,一起用就会立即求得天下太平,黎民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泽。天子因此起用您于不可起之中,任用您参与国家大政,岂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众人所厚望的您身上吗?到现在您执政才一周年,在朝廷的及来自各个地方的士大夫,没有一个不责备您,就像是从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下至平民百姓、小吏差役,也都窃窃私语,埋怨叹息,所有的人都把罪责推给您,不知道您可曾听到过这些议论并且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私下认为您的门下之士,正在天天称誉您的盛德,赞颂您的功业,没有一个人敢把这些情况通报给您。而不是您的门下之士就都说:“他正受到君王的信任而专断朝政,不要触犯他而自取其祸,不如坐着等待,不出二三年,他将自己遭到失败。”像这样的人不仅是不忠于您,也是不忠于朝廷的。如果您真的坚信变法主张,推广实行,等到二三年之后,则朝廷所受的祸害已经很深重了,怎么能够挽救呢?像我就跟门下之士和非门下之士的态度不同,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只求目前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自己的恳诚。
    二、(5分)(1)“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2分)
    (2)要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必须既要有能力,又要有责任,两者缺一不可。(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文转换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对于图文转换题,首先是要看懂图的内容,这是一个“人”字,“人”字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一个人的“能力”,一捺代表一个人的“责任”。说明图案内容时,要简明扼要,同时不要忘记图案中的文字;寓意的概括,要从具体走向抽象,“人”不再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人,这种人应该有能力,又要有责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学案

    语文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答司马谏议书》学生版docx、《答司马谏议书》老师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5.2* 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统编版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15.2* 答司马谏议书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学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