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上册物理PPT课件
-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1.2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件PPT 课件 1 次下载
- 2.3 声的利用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课时流程,感悟新知,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速度速度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的 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 间的长短来判断运动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方法解读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方法1 控制了时间(变量)相同,方法2 控制了路程(变量)相同。
控制变量法将多变量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物理方法: 研究物理量A与几个变量B、C、D中变量B的关系时,控制变量C、D不变,改变B,观察物理量A的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他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跑在最前面”说明通过的路程最大。
“用时最少”则直接说明了裁判比的是时间。
解题秘方:利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个方法解题。教你一招:在运动时间和运动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则应通过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1-1. 如图1 所示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 的方法:图甲中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果是 _______运动得快; 图乙中用的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如果时间、路程都不相同,又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2s内运动了100 m
3 s内运动了900 m
1.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 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3. 公式(1) 定义式:速度=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2)变形式:s=vt(求路程)、 (求时间)。
知识链接: 速度是利用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这种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给第三个物理量下定义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4. 速度的单位(1)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km/h)作为速度的单位。(2)1 m/s=3.6 km/h。换算过程如下:
易错提醒:运用速度的定义式和变形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对应关系:“km”应和“h”搭配组合成单位“km/h”, “m”应和“s”搭配组合成单位“m/s”。
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为21 km,小明骑车(假设全程速度不变)从家到学校用时约为70 min,则小明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 m/s。
解题秘方:运用公式v= 直接解答。运用公式v= 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中v、s、t 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教你一招:解物理计算题的格式与步骤:第一步:写出所用的公式;第二步:代入物理量及相应的单位,且统一单位;第三步:算出结果。概括为“一公式二代入三结果”。
2-1. 在某些交通繁忙的路口,交警部门会安装监视器对违章车辆进行拍照,若一辆长8 m 的汽车因闯红灯被固定在路边的照相机连续拍照两次,照片如图2 所示,拍摄时间间隔1 s,则闯红灯时,该车的速度为多少?
解:汽车运动时间t=1 s,通过的路程s=8 m,汽车的速度v=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 和变速直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在任何时刻、任何位置,物体的速度和方向都是相同的。②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③任意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通过任意相同的路程需要相同的时间。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
(2)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此,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 变速直线运动(1) 定义:在实际生活中,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描述——平均速度① 为了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我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② 计算公式: 公式中的“s” 是指通过的路程,“t” 是指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即是在这段时间内(或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所对应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要明确要求的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再利用公式计算。
知识图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图4):
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图5):
3. 机械运动的分类 (如图3 所示)
十一黄金周,小明和妈妈乘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 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 到达三水,休息0.5 h 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 到达肇庆。试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哦!
解题秘方:画出行程线段图(如图6 所示),运用速度的定义式和变形式解答。
解:(1) 广州到三水, 汽车行驶的路程s1=v1t1=90 km/h×0.5 h=45 km。(2)三水到肇庆的路程s2=v2t2=80 km/h×1 h=80 km;广州到肇庆的总路程s=s1+s2=45 km+80 km=125 km;广州到肇庆的平均速度 = =62.5 km/h。
教你一招:物理计算时,若涉及多个同一类型的物理量,则应利用角标的方式进行区分,例如题中利用s1、s2 来区分不同的路程;注意一定不能利用x、y 之类的字母表示物理量。
3-1.[ 中考·台州]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约为1.2 m/s,他从家步行到校门口所需的时间约为10 min,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约为( )A.12 m B.72 mC.720 m D.1 200 m
点拨:时间t=10 min=600 s,他家到校门口的路程s=vt=1.2 m/s×600 s=720 m。
3-2. “ 神舟八号” 飞船绕地飞行速度大约7 800 m/s, 据测算, 航天员在太空舱失重状态下翻一个跟头对地就飞行了351 km,则他完成一个跟斗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约为多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s-t图象,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总时间,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v甲30ms,v乙30ms,平均速度,计算公式,t16s,t27s,时间t45h,s5600m,v80kmh,石牙山隧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